分享

离别上海——回眸六十年(一)/ 作者:一叶知秋

 黄之中 2022-12-05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前言

二零二零年五月,一幅《先锋大岛先锋组团棚改项目指挥部》红色横幅,悬挂在原盐城针织内衣厂大门上方。这里正在签约拆迁,六十年来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即将归零。

图片

六十年前,儿时的我和即将成为发小的兄弟姐妹们跟随父母来到盐城,当时只有五、六排平房作为职工和家属宿舍,两个大棚做车间。六十年间建设起了若干平房和四栋宿舍楼,更建起了一座涵盖针织、成衣两大车间的大楼,和一个漂染车间,一个可容纳全厂职工的大礼堂,除此之外上交国家数以千万计的利税。这些都是父辈们在计划经济年代,用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

图片

1960年的九月底,二百多个生气勃勃、怀着青春梦想的年轻人,在厂长沈春鸿、支部书记高勗斌的带领下,响应国家号召,携子女和家人,舍弃上海的富裕生活,来到贫穷落后的苏北盐城,立下雄心壮志,要把盐城建设成和上海一样的大都市。

这二百多个职工从厂长到工人,当年大多数年龄在二十多岁,人称大姐的我母亲那年也才三十六岁,真是憧憬满怀、青春热血的年龄啊!

图片

如今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今天的盐城已经远远超过了五十年代的上海,遗憾的是他们中的百分之九十,已长眠于盐阜大地。但是,我相信共和国建设的里程碑上由上海支内人书写的光辉一页必将永存!

古人说:天干地支六十年一轮回为一甲子。从1960年到2020年,正好是六十年。六十年后的今天,拆迁的横幅,悬挂在这里,这难道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

图片

今年是迁厂六十周年大庆,发小们在去年的第二次大会上就约好了,今年的国庆节要在厂门口拍一张几代人的合影。这是一张怀念过去,展望未来的合影,哪怕是站在废墟上,也一定意义非凡!

三年来,曾经陆续写过一些支内怀旧文字,在发小们中间传阅后,发现有很多遗漏,现在重新整理,也积累了很多的图片,借这次机会一并补上。

愿这些文字和图片带给您美好的回忆!


离开上海
——回眸六十年(一)

一叶知秋

上世纪六十年代,辽阔的苏北沿海平原以盐碱地为主盛产棉花,纺织和针织等轻纺工业十分落后。国家宏观调控,陆续从苏南各地调拨几家工厂给盐城。

盐城县派出考察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周涛局长带队赴上海考察,选中了上海新声棉织厂。

图片

图片

上海新声棉织厂主厂区位于北京西路近石门二路。前身是七家私人老板开的家庭工厂,他们是:沈大可、王海城、阮乾荣、陆松年、童国良、童厚得、徐翠娥。七家家庭工厂中,老板王海城生产的“海城”牌内衣,在沪上已小有名气。(有关海城牌后面将有故事叙述)公司合营后,七家小厂合并成一家,在上海仍属于小型针织行业。主营棉毛衫、汗衫坯布的织造和制衣,染色则需要送外厂加工。

图片

七个老板的工场间分布于几个地方,合并后,北京西路厂区为针织车间,新闸路厂区为成衣车间,石门二路344弄73号还有一整栋石库门房子作为单身职工宿舍和财务室。我的母亲就在北京西路厂区工作,母亲的工作是修布,属于轻体力劳动。坯布在编织过程中会产生瑕疵,母亲的工作就是修补这些瑕疵,使其完好无损,修布需要很好的视力,工作环境要求整洁,工场间需脱鞋进入。

图片

厂迁走后,北京西路和新闸路的厂房被国家收回,石门二路73号的房子除了陆续解决部分职工家属住房困难之外,留下底楼前客堂和一个小阁楼作为盐城内衣针织厂驻上海办事处。2005年国企改制,几年前整条弄堂拆迁,国有资产流落何处?谁也不清楚。

图片

1960年迁厂,整建制搬迁。从厂长、书记,到工人、后勤服务人员、机器设备全部打包。国家为这次迁厂给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家属在外地城镇的单身职工可以带家属随迁,职工工资维持上海标准,粮油供应也按上海标准,并承诺职工子女日后可以优先安排进厂工作等等。

图片

厂里只有个别职工,因为家庭或身体原因,选择辞职回家。其余绝大多数干部职工服从政府安排,不仅如此,还动员在上海其他厂工作的家属一起随迁。

动员大会之后,开始拆卸机器设备打包托运盐城。就在主要设备已经托运发往盐城后,厂里接到江苏省有关部门通知,停止搬迁!

图片

停止搬迁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家在上海的职工,愁的是那些单身汉,留在上海他们还得继续做单身汉,有些单身职工甚至敲打剩余机器,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

盐城县政府为了本地的经济利益,不服从省有关部门的朝令夕改,坚持搬迁,这也为日后得不到省里生产计划埋下了祸根。(后面会有叙述)

职工们领到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搬迁费,回家置办冬衣、蚊帐等,家具、衣被打包托运。

图片

那年我11周岁,正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更不知此去盐城将会改变我一生命运。当时父亲被迫害还在狱中,为了在上海留住一条根,母亲决定把13岁的哥哥新新留在上海。母亲的决策为我42年后回上海定居打下了基础。(事实上,厂里大部分职工都留了一、二个子女在上海,真的是很有预见性。)

图片离开上海之前在襄阳公园留影

大姐玲玲正值芳龄,小妹幼玲才七岁,把她们留在上海母亲都不放心。只有我和小我一岁的弟弟又新少年不知愁滋味,坚持要跟母亲一起去盐城,欢天喜地天天盼着快点出发。

图片

1960年9月24日晚,黄埔江边十六铺码头人声鼎沸,夫妻惜别、母子分离、姐妹抱头……哭声、喊声、笑声和家人们的互相叮嘱声交织在一起,姨外婆拉着玲玲的手不肯放:到盐城,苦头有得吃了呀!一幕幕刻骨铭心、难舍难分的画面直到六十年后的今天仍记忆犹新。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22点整,东方红号大轮船在一声长鸣中向长江北岸移动。看着轮船驶离灯火辉煌的黄浦江畔,眼前成了漆黑一片的江面,兴奋劲儿渐渐冷却,心底弥漫起一阵茫然。

【待续】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网名一叶知秋,本名丁坚,曾用名冯琰,1949年10月出生。从小生活在上海,11岁跟随母亲所在工厂支内江苏盐城。42年后历经曲折回到上海。42年的支内生活积淀了丰厚的生活底蕴,2017年8月开始,写有二十余万字的纪实忆旧散文,坦露心迹,感谢生活!


原载:“上海情愫”公众号

鸣谢:一叶知秋赐稿分享!

我知道你在看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