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篁岭看“晒秋”美醉了

 名言诗句 2022-12-05 发布于辽宁

花溪水街(中华通韵)

小溪飞过古村

轻雾鲜花绕水环。

梯次石桥含瀑布,

深山有景赛江南。

篁岭晒秋(中华通韵)

粉墙黛瓦向云天,

万户千家飞彩盘。

纵是古村平日景,

亦凭巧手美名传。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去篁岭看晒秋,一直都是我的梦想。20221123,我们竟然亲眼目睹了过去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那个古镇与晒秋的景观。篁岭一步一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半空晾晒,古老文化,美的如童话,艳的若百花。

篁岭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始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多年。篁岭四面环山,整个村依靠在600的石耳山之上,100多栋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百米落差的山窝之中。清晨,这座小山村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因此有“梯云人家”之美誉。

篁岭村风景区开发于2009年,2014年国庆节前夕,篁岭晒秋大妈用粮食晒出了一幅国旗为祖国庆生,引来各大媒体争相刊载,因而,篁岭晒秋声名鹊起,成为网红打卡地,八方游人纷至沓来,争相探访这个被誉为“最美中国符号”的大美景观。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一入景区,一座粉墙翘角码头墙式徽派建筑的景区大门,就把我们惊艳到了。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大家争相在这里留下倩影。

(此片为大侠拍摄)

此刻,大家对篁岭晒秋充满了期待。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我们乘坐缆车,向景区进发,随着缆车的提升,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梯田上的绿色蔬菜与花卉如图画般展现在眼前。

下了缆车,拾级而上,山坡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木质牌楼,上书:天开篁岭。

沿石板林荫山路行走,两边高高的古樟树林庇荫着我们,茶树绽放着洁白花朵欢迎我们。

山坡上层层叠叠的绿色梯田,向我们展开了壮美的画卷。

不久,篁岭古镇的景色逐一在我们眼前展现。婺源民俗文化展览馆。

古老的祠堂。

篁岭美术馆在绿树红叶的围绕下更显得文化气息浓厚。

红灯高挂的恒雅斋是歙砚展览馆,安徽歙县以产徽墨、歙砚著名。这里展出的大小不等、形状奇特的砚台都是歙砚。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门口的《龙砚》大约有一米多长。

奇特的是一块《九龟荷叶砚》。

走着走着,路边一条花溪水街吸引了我们。

柿子树下一条古老而雾气缭绕神秘的小街展现在眼前。

顺石阶而下,只见雾气中掩映了一条小溪,小溪两边鲜花绿树萦绕,房屋、店铺鳞次栉比,花溪水街,名符其实。

花溪水街一步一景,一处小房边有云水间古风摄影的招牌。

弯弯的小路,高高的花墙,还有那似垂花门精巧的小门厅,在绿树与鲜花间更显得古老与神秘。

古屋石街旁不仅有小溪相伴,而且还有翠绿的芭蕉树做点缀,既古老有艳丽。

美女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风景。

古老的小木屋也有水泥码头墙。这里的小屋不完全是景观,还有烧烤夜宵和餐厅。

这里还有气味博物馆。

一处爬满了绿色爬山虎的两层小楼。上面有“藕然相遇”的招牌,原来这里是售卖食品的地方。

小草屋前平地上有蛇状的水道,这应该就是“曲水流觞”,是古时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饮酒时将酒杯放至水流之中,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主要作用为欢庆和娱乐、祈福免灾。

那溪水穿过小桥,有时还会形成一道小瀑布。

一道木质小廊桥上的房檐上挂有各式各样彩色斑斓的灯笼,为古色中增加了一抹亮丽。

鲜花、小溪、古屋,无处不风景。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激流之上一架水车吱呀吱呀的在摇动着岁月,两颗高高的红豆杉,与其相依相伴。

一处带有圆形木雕的白色影壁及其主建筑,分外抢眼。

这里房上的木雕,墙上的石刻既古老又典雅,是难得一见的风景。

花溪水街其实最为有名的还是悬浮土屋。这是一座奇特的山区特色土墙建筑,整个房屋墙体被拦腰折断,中间没有任何支点,仿佛整栋房屋悬浮在空中,特别神奇。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花溪水街,小桥流水,古屋错落,轻雾缭绕,鲜花摇曳。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回到主路,处处鲜花萦绕,惹人欢喜。

一座白墙镶有垂花门的建筑引人注目,叫做六顺堂,这是八、九十年代乡村民居。门楣上的三个字很特别,一个字是先生两个字组成,中间是见父母三个字组成,一个是主人两个字组成。这三个字究竟怎么读?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查到读音,只有感慨中国汉字的奇妙。

旁边就是天街,这是中国特色商业街。

天街上有各种店铺,店铺中有一位用围巾包着头、村民打扮的妇女在挑捡着膨化食品。

一家叫做篁岭木艺的小店,木窗上成串儿的柿子与门前一排鲜花把小店打扮的五彩纷呈。

不宽的小路上横挂着连起来的一个个圆形牌子:篁岭农夫集市,街边的建筑各有特色。

一栋楼房的整个门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又能突出竹、梅主题,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建筑名为“竹虚厅”。竹虚厅的原主人是曹元功,明崇祯八年(1635)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竹虚厅整体为三间结构,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

正堂墙面、家具全为木质结构,古典文雅,正面挂有竹画一副,两边对联很有意思:未出土时先有节,到云霄处也虚心。这副对联,不仅在画竹,而且是在表人。

还有各种木雕的展示,件件雕刻,构思精巧,雕工非凡。

街边各种店铺的装饰很有特色。用各种彩色瓶子拼起来的心形小店叫衿子,小巧玲珑,特别可爱。

小店中,大小不一、颜色斑斓的小伞,既是景观又是商品。

有人在街面上正在打造各种各样的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

用红辣椒摆成的一面国旗,挂在屋檐上,红的耀眼。

天街上还有装满了鲜花的道具自行车,引来游人的喜爱。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美女们走在古老的街上,绽放着美丽的笑容,古街也变得多姿多彩。

旁边有一座建筑叫做众屋。众屋,是篁岭族群开会议事地方。牌楼门额:“圣旨”二字体现曹氏家族受到皇上恩宠。仪门上卷棚,“龙凤呈祥”,藻井天棚,是罕见的四层建筑。仪门上的砖雕、石刻更是精细入微,巧夺天工。众屋是天街商业文化汇聚点。

“篁岭主题邮局”有对联:“路前车马书信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古朴中透着浪漫。

挂满了墙面的花草,使古宅也显得生机勃勃。一片片鲜花也令人流连。

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房屋,艺术而美观。

小巷中的建筑与鲜花共同讲述了篁岭的故事。

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流连。

在石板构成的围及被磨得铮亮的石阶上,穿行在上下起伏的古村落中,惬意油然而生。

穿过一院落般的小门楼,来到了窗棱雕刻精美的红色木质怡心楼。

这里有古镇婚房展示。红色的纱幔和大红花装扮着带有木雕的婚床,周边的红色窗帘和门上的喜字,到处都是喜庆的场面。

路边的怪屋又牵引了我们的脚步,倒屋的楼梯都是倾斜的。在大堂中人总是向一边倒,怎么也站不稳。

楼上的斜屋,地板是倾斜状的,站在上面心惊肉跳,就连那一套家具设施,桌椅与那幅画及对联也变成倒的了,好像都长在天棚上似的。其实,怪屋是趣味体验的项目。

来到一处门面有石雕、门楣上刻有“爱吾庐”三个字的民宅,下面有“五桂堂”标牌。

篁岭古村的开村始祖,姓曹,至今村里的大部分人的姓氏也是“曹”姓。而“五桂堂”便是曹姓家族的祖屋,可以说,“五桂堂”是篁岭古村的根。“五桂堂”的原主人叫曹希例。他也是篁岭曹姓家族的第五代传人。曹希例生有五个儿子,取名“五桂堂”,也是希望这五个儿子能有所建树。五桂堂内全为木质墙壁,木雕窗户,虽已褪色,但依然可见装饰典雅。

五桂堂中间为天井,楼上楼下四边为木质结构的房间,屋檐是精美的斗拱榫卯结构,保留着当时的家具布置,让我们零距离欣赏了古老居民的居住情景。

古镇的美景也时常令人陶醉,一棵柿子树,硕果累累,金光闪耀,把古村打扮得更加艳丽。

来篁岭,大多游人是为了赏晒秋,篁岭也是因晒秋而闻名天下,这里设有专门的晒工坊。

晒工坊的小门楼上挂满了一串串的红辣椒和一簇簇的金黄色的玉米,旁边还摆了几个竹晒匾,晒着红辣椒及皇菊,见此情景,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晒匾,学起了晒工。

在通往担水巷的路边我就见到了一位年近古稀的婆婆,她用两个木棒不停地在桶里捣着辣椒酱,这便是古法制作辣椒酱。在征得她同意后,我拍了一张照片。

晒工坊里火红的辣椒一串串、一排排整齐地挂在棚上,营造了一种热烈的气氛。

一把把带秧的花生挤满了整个房檐。

房檐上一串串的腊肉,鸡鸭也抢着来晒秋。

窗外就是一盘盘装满红辣椒和皇菊等物品的竹晒匾。

一盘盘红黄相间、连同那粉墙黛瓦、依山而立的古村落,形成了一幅粉黛飘彩的画卷。

从一个角度可以将近20个竹晒匾收入镜头。

它们悬在高空中,像一个个彩碟均匀分布在一家一户的木竿上。

近距离观赏,可见这竹晒匾中除了辣椒、皇菊,还有柿子和一把一把蕨菜。

那天恰好赶上有人做节目,亲眼目睹了当地妇女晒秋表演。她们在一盘盘红椒与皇菊竹晒匾前,用勤劳的双手演绎着她们自古以来的晒秋故事。

近观一户人家,不仅晒红椒、皇菊,还晒玉米,晒南瓜。

有的人家在两层楼上下挂满了一串串的红椒、苞米、柿子,在翠竹的映衬下令人眼花缭乱。

令人欣喜的是,一个晒盘中竟然摆出一个红色大福字,为来往游客送来美好的祝福。

晒秋的场景,近观令人感动,远望亦十分漂亮。

其实,五桂堂窗口处是远观晒秋的最佳地点。

在那里,几乎能见到依山而建的古村落以及房屋前所有的晒秋场景。

一盘盘的红辣椒、皇菊等等,都整齐的摆放在房屋伸出的木竿上,黄白红相间,美的如诗如画。

这里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春晒茶叶、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等,“晒秋”,已然成为篁岭的文化名片。难怪有人说篁岭晒秋是中国文化的最美符号。

在篁岭游览,最为快乐的是文化广场。

先是发现了一棵500年的樟树,树下还有一头木质的牛。偶尔发现旁边还有一个装满两筐红辣椒的担子。一时高兴,便担起了担子,走起来,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纷纷前来挑担表演。

每个人都挑得热情洋溢,尽情与村民分享丰收的喜悦。

旁边还有一台独轮车,我们纷纷前来参与推车表演。

广场正面舞台上有桌子、麦克,可以做新闻发布会,每个人都上去尝试一把,有人讲丰收场景,有人笑话连篇,引来笑声阵阵,有人因此荣膺“村长”的称号,成为大家一路的笑谈。

一台载满南瓜的手扶拖拉机又引来大家的兴致。

因背景有红色的篁岭字样,所以大家争相拍照。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美女们干脆来个合影。

不仅如此,还每人抱一个大南瓜排队扭了起来。大家开心快乐的笑声飞出心窝,传向天外。不走出家门,就不会有如此快乐的生活体验。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篁岭之行,空中揽胜、天街访古、梯田寻芳及民俗拾趣。当离开篁岭时,古老而美丽的村落及美妙的晒秋场景一直在脑海中回荡,大家欢快而清脆的笑声,总在耳畔回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