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竹君:连生4女被丈夫追砍,父母的笑,成压垮她婚姻的最后引线

 六六花 2022-12-05 发布于黑龙江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时期,文豪鲁迅曾这样分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娜拉出走的结局只有两种,或堕落或回家!

在那个女性天空极低的时代中,如娜拉般离家出走,能够逆袭人生的女子,少之又少。

而出生于1990年,挣扎在青楼火坑的董竹君,却用一生的时光,找到了“娜拉出走”的第三条路,那就是:被命运和爱情背弃后,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她由贫民窟走来,曾沦落青楼,也曾贵为督军夫人,更曾被深爱的丈夫拿刀追砍…

起起伏伏的命运给了她千万种捉弄和刁难,可她却用披荆斩棘的姿态,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大戏。

董竹君的成长阶段,总是离不开一个“苦”字,似乎她从出生,就是无情命运的弃子。

她是自幼生长在上海租界处偌大贫民窟的孩子。

民不聊生的岁月里,疼爱她的父亲,也曾拼尽全力,给予她读书识字的机会。

只是无奈,董竹君13岁那年,身为顶梁柱的父亲身患重病,无力医治。

家人绝望时,心机颇深的老鸨,诓骗董家父母:可将女儿卖到青楼,只卖艺不卖身,三年后赎回。

就这样,不明真相的董竹君,为了支撑这个飘摇的家庭,毅然跪别父母,沦为青楼卖唱女。

但是,一进青楼深似海,其中的门道比董竹君想象得更为复杂。

不到半年,老鸨便盯上了面容姣好的董竹君,并计划让她接客。

就在此时,一位好心的老阿姨告诉董竹君,只有找到良人为自己赎身,才有可能彻底逃出魔窟。

但青楼之地多是纨绔子弟,怎有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

正在董竹君万分绝望时,一个英气俊朗的男子出现在他面前。

连日的观察,让董竹君欣喜发现:这个男子从来不把目光放在其他女子身上,更鲜少与人搭讪,每次来到青楼,都是进入事先预定的包间,与其他友人谈论正事。

后来董竹君才知道:这群人是革命者,而那个大自己13岁的男子,便是四川督军夏之时。

出生于四川省封建大家族的夏之时,是孙中山革命理念的积极追随者;作为最早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他曾配合辛亥革命,在成都带兵起义,几经战役,骁勇无敌;后在重庆成立的蜀军军政府中担任副都督。

随着袁世凯背叛革命,同盟会遭受重创;为了挽救革命大业,夏之时等人经常借着烟花之地的掩护,筹划重要事宜。

这样的夏之时,也成为命运投射在董竹君黑暗人生中的微光。

这是董竹君生命最珍贵的爱情,但救赎与成全,却牵连着爱情的命运,兜兜转转。

像所有美好的故事般:两人在相识中倾心。

为了相守,她毅然逃出青楼,与夏之时前往日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即便在异国他乡,她依旧有自己的傲骨:读书,不做妾室。

即便此时的董竹君是个备受争议的青楼女子,但夏之时却从她身上看到了新式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可爱情这件事,从来都是劫数重生。

董竹君不知道:夏之时宣扬革命,骨子里却是极其封建的男子。

他终究是忌讳她的青楼出身,所以为了防止她做出不忠之事,便为她请了家庭教师,防止她外出交友。

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开始了。

1916年,夏之时接到了返回四川参与革命的命令。

此时,两人的大女儿夏国琼已经一岁多了;考虑到母女的安全,夏之时在给了董竹君一把手枪,让她防身;临走前,又踟蹰道:“假如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儿,你也用它……”

这样的表态,让董竹君有些错愕,而后感受到莫名的耻辱。

她知道:丈夫一直是不信任自己的,这样的猜忌和防备,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割碎了美好初见的点点滴滴。

可是,在那个女性地位极低的年代,这些委屈又算什么呢?

董竹君想:自己终究要靠着丈夫的照顾,依着丈夫的成全,才能立足之处,安身之所…

纵然丈夫的猜忌,将婚姻平静的湖面吹起琐碎的涟漪,但她依旧选择了隐忍。

时间来到1917年的秋天。

独自在日本求学的董竹君接到丈夫的电报,要她和女儿回四川合江的老家。

此时的董竹君在日本也立稳脚跟,但为了支持丈夫的革命,她还是带着大女儿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如所有的旧式女子一样,此时的董竹君依旧把相夫教子视为自己的重任。

但来到丈夫老家后,她才发现:嫁入豪门的情况比自己预想的更加严酷。

夏家是个出名的封建大家庭,对门第等级有很深的看法。

当出自青楼的董竹君踏进夏家大门时,夏老太太的第一句话竟是:“青楼的女子怎么可以做大户人家的太太,你赶紧找个太太,她只能做姨太太。”

也是庆幸:在董竹君最不受待见的日子,丈夫夏之时最初是帮着她的。

他一边教她如何在大家庭立足,一边叮嘱她凡事要忍让、不必太较真。

董竹君感念丈夫对她的好,也明白她必须努力的去证明自己。

来到四川老家的那段日子,她不辞辛苦的操持家务、照顾大女儿国琼,以及夏之时与已故前妻的儿子夏大谟;由于任劳任怨、持家有道,董竹君终于迎来了家中人态度的转变。

可就在她以为幸福即将到来时,丈夫夏之时却亲手将她推进了万丈深渊。

来到老家仅有一年,四川战争形势便发生急剧改变,董竹君和孩子以及众多家属们,只好随着丈夫夏之时迁居成都;没想到来到成都后,夏之时的军队便被川军总司令熊克武收编。

这场猝不及防的变化,让夏之时陷入了事业的最低谷;也是从这个时候,夫妻两人的关系开始恶化。

素来在战场骁勇善战的夏之时,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终日郁郁不得志的他,最后竟然染上了赌博和鸦片。

董竹君不忍丈夫堕落,总是苦口婆心的劝慰;但这样的方式却被丈夫看成故意作对,所以,夏之时开始指着董竹君的鼻子破口大骂:“你成日跟我作对,哪有一点妇道人家的样子!”

这样的嘲讽和质疑,让夫妻关系骤然恶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业上陷入低谷的夏之时,性格也愈发冷漠和残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认定是女儿给他带来了霉运。

夏之时想要儿子,可董竹君接连生女,他开始将“哪个军阀不是三妻四妾的,只有我夏之时就你一个太太”挂在嘴边。

曾经的董竹君对于丈夫的专情是无比感激的,可随着夫妻关系逐渐恶化,丈夫把这些事情总是挂在嘴边,她才突然明白:这从来不是爱情,而是丈夫对她的“恩赐”。

后来的两人,有了4个可爱的女儿,但身为父亲的夏之时,却展现出刻薄而残酷的态度。

他不允许女儿接受教育,因为他觉得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

女儿生病危在旦夕时,董竹君抛开家务去照顾女儿,却遭夏之时大骂:“一个女娃,死了就死了,值得你抛开所有吗?”

后来的董竹君,终于生下一个男孩;可这个孩子的到来,丝毫没有缓和夫妻矛盾,反而让婚姻里得不到尊重的董竹君感到愈加煎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夏之时的疑心病越来越重,他甚至怀疑妻子与女儿的钢琴老师有染,这样的无端猜忌,也最终成为妻子董竹君的噩梦。

有一次,两人因为琐事吵了起来。

脾气暴虐的夏之时,嘲讽董竹君是妓院里卖唱的贱骨头,不忍被侮辱的董竹君当场反驳;可这样的行为却让夏之时彻底丧失理智,只见他脚上的长筒马靴,直接踢到董竹君身上。

感受到情况不妙的董竹君,不顾一切朝外边跑去,就在此时,夏之时从厨房里拿出菜刀追了上去。

没有人能够想象董竹君的绝望:那是她曾经无比深爱的丈夫,是她深陷困境时的救命稻草,更是她漂泊无依的宿命中最为信任和依赖的人。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丈夫,如今却丧失理智般用刀追砍自己。

董竹君一边逃命一边呼救,好在夏之时的侄子及时赶到拦下他,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让董竹君心痛的是:愈加残暴的丈夫,还变相虐待她的父母双亲。

早年因为生计问题,董家父母被老鸨诓骗,将女儿卖入青楼,但即便如此,董竹君对父母也没有怨恨。

从日本回国没有多久,董竹君便在丈夫的建议下,将父母接到了夏家生活。

可随着丈夫变得愈加残暴,父母在夏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夏之时疑心妻子背叛自己,更疑心岳父岳母心怀不轨。

有一次,夏之时居然在烟房当着佣人的面,冲着董竹君的父亲董同庆大吼,原因是:他觉得岳父给他熬的鸦片不够分量,怀疑对方偷吸了他的鸦片。

董竹君的母亲,在夏家的日子更不好过。

因为遗失了董竹君买来的金簪子,一生贫困的董母整日哭啼,无比自责。

但身为女婿的夏之时听到后,竟然直接让仆人把岳母绑了起来,并且凶神恶煞警告:不许哭。

直到回家的董竹君得知消息,她的母亲才得以松绑解脱。

见到母亲遭受到如此大的屈辱,董竹君无比心痛。

不忍女儿自责和痛悔,母亲便笑着安慰她:我年纪大了,做事愚钝,别和夏爷置气。

种种苛责和虐待,董家父母自然无法待下去了。

为了让母亲安心,董竹君用自己的积蓄,给母亲重新买了金簪子;并且给父母穿上新做的衣服,拍下了一张照片。

在那张珍贵的照片中,和善朴实的董家父母有些拘谨,但他们尽可能掩饰着情绪,为女儿留下淡淡的微笑。

为人父母者,所行种种,大多是对儿女的成全。

如董家父母般:他们为女儿留下的照片中,将所有的委屈尽可能隐藏起来;用那个无比释然而安稳的笑容,来抚慰女儿的自责和悲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他们想用自己的离开,换来女儿婚姻和家庭的平静;也换来女婿对女儿的珍重和疼惜。

这是贫苦一生的两人,能给予女儿的所有了。

可这样释然的笑容,却彻底戳破了董竹君的所有绝望。

她曾经想着,能让父母安心,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她是可以一直忍下去的。

如今父母的遭遇以及女儿们不受待见的境况,让董竹君彻底放弃了与丈夫修好想法。

也是这件事,在婚姻中备受煎熬的董竹君,正式离家出走。

她将年幼的儿子留在婆家,带着不受疼爱的4个女儿,选择独自打拼。

那个年代的女子,在外求生都是艰难的,更何况董竹君身上背负着青楼的印记。

但即便过得不好,她却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真正有尊严的人生。

她告诉自己,无论丈夫如何挽留,绝对不会回到那个没有尊严的封建家庭了。

董竹君的离家出走,给了丈夫夏之时深深的震撼。

他从最开始的鄙视,到后来的妥协…用了5年的时间,让董竹君回家。

但此时的董竹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女子了。

她创办实业,即便经济屡次受挫,却拥有了寻常女子难及的智慧和远见。

所以离家出走的5年后,两人正式办理离婚手续。

进行财产分割时,夏之时无比紧张,只怕妻子会狮子大开口;为此他甚至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

但是让夏之时没有想到的是:一人抚养四个女儿,生活艰难的董竹君,竟然选择了净身出户。

这样的决定,让双方律师都震撼了。

旁人不解,董竹君却无比释然的说道:

围困青楼之时,我未用他一分钱赎身;如今脱离婚姻,也不屑带走夏家的一分一毫。

这样的洒脱和绝然,让夏之时的律师都深感佩服,他情不自禁说道:

如果不追究赔偿,可以提些要求。

律师的这番话,彻底让夏之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他无比紧张时,董竹君却提了两个不算要求的要求:

“希望做父亲的,能够多与孩子们通信;若我将来遭遇不测出了意外,请作为父亲的你,负担孩子们读到大学毕业。”

至此,在场众人,无不佩服董竹君的气节和人格;就连曾残暴冷漠的丈夫,也假惺惺的忏悔。

但是不同于离婚时所约定般,身为父亲的夏之时,从来没有给过孩子任何帮助;甚至为了逼迫董竹君回头,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当地政府对董竹君进行驱逐。

只可惜失道者寡助,这样的阴谋并未得逞。

也是这份阴暗面的暴露,让独自打拼的董竹君更加无比庆幸:自己终于脱离苦海。

【放在最后的话】

离婚后的董竹君,携带4个孩子来到上海。

在藏龙卧虎的上海滩,她却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凭借菜品质量和上乘服务,最终跻身于上海滩有名的大饭店之列,成为社会名流聚集的场所。

就连当时叱咤风云的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也经常到这里请客吃饭。

一介女流,能够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立足,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样的董竹君,也成为上海滩的传奇人物。

纵观她这一生,是从认命到抗命的过程。

当年她逃出青楼,与丈夫远渡日本时,仅有15岁;在最绝望的人生时刻,大他12岁,器宇不凡的革命党人夏之时,曾是她想委身一世的良人。

怎奈世事变迁,人心不古,从相约白头到暴虐谋害,不过十几个春秋。

在这段备受煎熬的婚姻中,她隐忍过、也讨好过,曾企图用自己的委屈成全,安放自己漂泊无依的宿命;无奈种种努力和维护,换来的却是遍体鳞伤的绝望。

《玩偶之家》中,出走后的娜拉将要面临何种命运,我们不得而知;

但作为中国版的娜拉,董竹君却用自己的人生,唤醒了在命运中苦苦煎熬的中国女性;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权主义者,更是无数旧式女性,寻找命运出路的领头人。

曾生活在绝望深渊中的她,最终活成了自己的光。

最后,把董竹君的这句话分享给大家:

“不因怀疑而改变自己的信念,不因曲解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不因年龄而放慢脚步!”

命运风急雨骤如何,前路晦暗不明又何如?心中若怀有坚定与希望,再至暗的幽谷也会迎来曙光。

什么恩赐与好运?人这一生,终究是自我成全罢了。

谨以此文,献给与生活苦苦搏斗的所有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