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生命的世界一起呼吸

 禅风nzbcgz58kn 2022-12-05 发布于辽宁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a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
In 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Gentle people with flowers in their hair
All across the nation ,such a strange vibration
People in motion
There''s a whole generation with a new explanation

如果你要去旧金山

请别忘了在头发插上鲜花

在旧金山遇到的人和善温良

如果你想去旧金山夏天会是美好的时光,

在旧金山的街道上,人们头插上鲜花,

这里正在发生奇妙的变化,

一代接着一代他们用自己的想法装扮着人生......

电影《阿甘正传》悠扬的弹唱,很有旧金山的味道,那是一种阳光和着海风的味道。六月的旧金山,阳光明媚,可海风依旧冰冷。

乘坐公交车在旧金山棋盘一样的街区里起起伏伏穿行,不一会儿就到了金门公园,没有看到围栏,也没有明显的景区标识,从hayes st穿行了几条路,先是林木渐渐密集了,而后到了音乐广场,再向深处走,远远就看到了倒立的梯形建筑,那就是鼎鼎有名的笛洋美术馆了。

笛洋美术馆建于1894年,1989年地震时严重受损,新馆是由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就是北京鸟巢的同一个设计师。整幢建筑外墙是由7200片铜板镶嵌的,这些铜板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洞,犹如日光穿透树叶而投下细碎的光影,而外墙的铜片也会因氧化而呈现绿色调,与广场上的桉树相呼应,你看到的笛洋总是独一无二的。

那个倒置梯型的建筑叫哈蒙塔,有44米高,游人可搭乘电梯登上塔楼顶端,俯瞰公园、城市、海湾,甚至远处的太平洋。

走在美术馆宽大的梯廊里,最奇特的感觉是设计者对光的独特处理,建筑是通透的,随着日照时间的不同,光影投射在楼梯和墙壁上的景致也不同,加上随风摇曳的高大的蕨类绿叶,整个建筑幽美,静穆,却又灵动。很多展品都巧用自然光,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或者一年四季都会呈现不同的风采,迪洋已然与周围的世界融成一体,同步呼吸了,这光影才是美术馆最珍贵的藏品。

正如设计师Jacques Herzog所说的:“我希望改善访客、建筑、艺术品与公园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如身体各部器官彼此交织在一起。”

金门公园最大的特色是异国风情,因为公园里种植了黄土地上5000多种植物,公园风格更是东西南北合璧、既有法国的雕塑,又有日本的花园,也不缺少中式的亭榭楼台,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感觉到浓浓的异国情调,也许这就是旧金山最迷人的地方吧。

金门公园的景致看似不经意的,可是每一处又都是别致的:会呼吸的屋顶,会变色的外墙,融入展厅的树木和巨石,林间水岸安然自在的小动物,甚至,街角咖啡店的与你比肩漫步觅食的鸽子,带给你的都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种多元兼容、和谐共生的理念冲击。 

美术馆外有一个金属铸的大花瓶和一尊狮身人面像雕塑,据说是地震前笛洋美术馆遗留的,颜色一深一浅,背后是几棵百年棕榈,在蓝天骄阳下格外醒目,那个花瓶是法国艺术家古斯塔夫·多尔在1878制造的,瓶身上雕刻着许多神采各异、栩栩如生的美人和孩子,讲述着葡萄收获季节里的一个故事,借以向法国酿造葡萄酒的匠人们表达敬意。

最初这个花瓶还是十一英尺的石膏花瓶,1894年参加加州旧金山国际博览会,旧金山报人笛洋买下了花瓶,捐赠给博物馆,这让人一下子联想到旧金山著名的艺术宫,当初也是简易的石膏建造,而后固定下来,成为旧金山地标式的建筑物。 

就在欣赏这个铸铁的花瓶时,我发现不远处的座椅上,坐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妇人,神情专注地读着一本书,与四周的景物浑然一体,毫无违和感,也许每一个走在公园里的人,都是这风景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公园里不时传来鸟的鸣叫,松鼠好像也不怕人,安静地啃着松塔,反倒更显得寂静了,高大的柏树矗立着,有的被雷电劈成几段,就这样呈自然的状态横在那里,枯木,绿茵茵的草地,倒映蓝天的湖水,更增加了公园的幽深与空旷。

整个公园犹如一条绿色的缎带,横亘在旧金山的城市街区里,东西长竟有10多里,整整跨越了53条街。南北宽800多米,也跨越了10个街区,旧金山1号公路就从园区正中心拦腰穿过。

据说,金门公园原来就是一片野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成了现在的金门公园。

说它是野地,也不无道理,当时这里是一片荒野,1866年,旧金山市政府拟定建造公园的计划时,设计过纽约中央公园,和斯坦福校园的设计师曾断言,这片“野地”常年刮海风,到处是沙丘,根本不可能建成公园,很多市民也觉得这样会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但市长任然坚持,相信旧金山总有一天会发展起来的。

直到1870年,年仅二十岁的政府测量员何威廉,以低价投得金门公园的测量与设计权,用了六年时间将荒芜的沙丘逐步改造,金门公园的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1879年,建成有“白宫”之称的”植物宫Conservastory of Flowers"。

1882年,建成露天音乐场;

1888年,儿童游乐场落成;

1893年,举办了冬季博览会。

野地真的变了,从沙丘变成绿洲。

百万棵树木在这里扎下了根,抵御住了太平洋的强风和浓雾,茂盛的林木、大大小小的人工湖泊,浸染了荒滩,涵养了贫瘠的沙丘,自然与建筑,人类与它类,相濡以沫,共生共荣,野地终于成了各种植物、鸟类和小动物的乐园,也成了旧金山会呼吸的生命之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