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恭行天罚

 冬窗事发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严格来说,开创君主世袭制度的并非大禹。

在成为夏朝领袖的第十个年头,大禹死在了东巡途中。临终前他把王位传给了益,益曾帮助大禹治水,俩人并无血缘关系。

但不久后,鉴于益没能赢得诸侯足够信任,所以人们就纷纷远离益去朝拜启,都说:“启是我们帝禹的儿子啊!”三年后,益正式把位置让给了启。

然而这个举动,却被一些部落解读为是传统禅让制度的终结,有扈氏因此向启发动了讨伐。是役两军大战于甘,启获得了胜利。
《尚书·甘誓》记载了启出征前誓师的全部内容,当时他振臂高呼,指出有扈氏的行径违背了自然规律,自己要奉行上天的意志去惩罚他,即“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甘之战,不仅是争夺当下统治权利的一场战役,更是决定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走向的关键节点。因以“恭行天罚”的名义赢得了战争,启的身上渐渐有了一股“天子”气质,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产生根源。

世袭制通常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启死后儿子太康继位,不久太康失国,后羿另立其弟仲康为王,仲康死后儿子相继位,相死后儿子少康继位,少康中兴夏朝...

基于这种以血缘为根本的传承制度,夏朝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位帝王,延续了约四百七十年。 

             匕

精 选 文 章 推 荐

真相 | 无为

 阝                

                              廴              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