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汁反流性胃炎,日久不愈,老中医治疗强调一个字“通”

 F2967527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今天跟大家说说困扰很多人的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闷不适,甚则疼痛,烧灼感,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胃脘痛”、“嘈杂”、“呕苦”等范畴。
图片
情志失调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个很重要的病因。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平时忧思恼怒、思虑过度、忧愁抑郁,易导致肝失条达、疏泄失常,胆附于肝,导致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异常,胆邪犯胃,可致胃失和降,从而出现呕苦、嗳气、胁痛等症。正如《灵枢·四时气》所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因此,中医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采取以“通”为主的治法。通即调畅气血,消其郁滞,导引胆浊壅滞下降,给邪以出路。临床上可以观察到年轻人以实证为多,而且还伴有情绪急躁易怒,大便干结难解等症状,胃镜下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大量胆汁反流,治疗上主要以疏肝和胃,通浊降逆等祛除邪实为主;中老年人则以虚实夹杂为多,伴有情绪抑郁,失眠,大便不畅等症状,胃镜下可见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治疗上以疏肝健脾,补益脾胃为主,佐以通降、活血等法。在用药方面,不仅应当疏肝气,升脾气,降胃气而且还需要宣肺气。

图片

我看诊过一位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女,63岁,胃脘部不适2年,食后益甚,泛酸,右胁下疼痛,每因情绪变化而症情加重,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辨证为肝胃不和证,治疗以疏肝和胃为主,并嘱咐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一段时间之后,患者感觉右胁下疼痛缓解,食欲改善,但大便没有改善,加大腹皮、肉苁蓉,继续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复查胃镜显示胆汁反流已无。
胆汁反流性胃炎大多预后良好,但影响胆汁反流的因素特别多,复发也比较常见。因此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活上的调护。吸烟的患者要戒烟,因为烟草可加重胆汁反流、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加重胃黏膜炎症;在饮食上,要避免过食生冷、肥甘、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定期检查身体也很关键,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