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大一上学期化学考试试题
2022-12-05 | 阅:  转:  |  分享 
  
大一上学期化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已知:

(1)C(s)+O2(g)→CO(g), △rHΘm,1(298.15K)= -110.5kJ·mol-1

(2)C(s)+O2(g)→CO2(g), △rHΘm,2 (298.15K)= -393.5kJ·mol-1

则在标准状态(100kPa)下25℃时,14g CO的发热量是 kJ。

2、测得[Fe(CN)6]3-的磁矩μ = 0μB,而[FeF6]3-的磁矩μ = 5.9μB,由此可知二者中稳定性较大的是 。

3、配合物NH4[Co(NO2)4(en)]的系统命名为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4、已知某元素原子基态的价电子层有4个价电子,它们的4个量子数(n、 l 、m、ms)分别是: (4,0,0,+1/2), (4,0,0,-1/2), (3,2,0,+1/2), (3,2,1,+1/2)

则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组态是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区,第 周期,第 族。

5、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推测ICl4- 离子空间构型为 ,孤电子对数为 。

6、溶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和 。

7、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8.4,其分子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电泳的方向是 。

8、分光光度法是根据 及 ,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9、在溶液液面上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外压,则溶剂分子由溶液进入溶剂,此过程称为 。

10、滴定时,酸碱浓度愈大,滴定突跃范围愈 ;Ka或Kb 愈大,滴定突跃范围愈 。

11、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



(1)



(2)



可推断三个电对EΘ值的大小顺序是       ,氧化性最强是     ,还原性最强的是     。

12、 为双分子基元反应,该反应的级数为 ,速率方程式为 。

13、影响缓冲容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和 ;对于某缓冲系,其有效缓冲范围为 。

14、在BaSO4溶液中加入BaCl2,会使BaSO4的溶解度    ,其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将 ,此效应称为 。

15、已知 HCOOH在25℃时的酸解离平衡常数Ka = 1.8×10-4,则HCOO-的Kb为 。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配合物溶液的pH升高时,由于中心离子发生水解会使配离子稳定性下降。 ( )

2、处于等电状态时,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

( )

3、碳酸钙的生成热等于CaO(s)+CO2(g)=CaCO3(s)的反应热。 ( )

4、杂化轨道理论不仅能对分子结构进行解释,还能对分子结构进行预测。 ( )

5、某有色溶液在某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测得其吸光度为0.85,吸收程度大,测量误差小。 ( )

6、相同外界条件下,某溶液沸腾时所产生的蒸汽压比纯溶剂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小。 ( )

7、滴定分析时,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减少由分析方法选择不当带来的误差。 ( )

8、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与所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关。 ( )

9、饱和氢硫酸(H2S)溶液中H+(aq)与S2-(aq)浓度之比不为2:1。 ( )

10、H2CO3溶液中CO32-的浓度近似等于H2CO3的Ka2 。 ( )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反应中,Qp≈QV的反应为( )。

A.CaCO3(s) →CaO(s)+CO2(g) B.N2(g)+3H2(g) →2NH3(g)

C.C(s)+O2(g) →CO2(g) D.2H2(g)+O2(g) →2H2O(l)

2、配制pH=9.30的缓冲溶液,下列缓冲对中最合适的是( )

A.NaHCO3-Na2CO3(H2CO3的pKa2 = 10.33)

B.HAc - NaAc(HAc的pKa = 4.75)

C.NH4Cl – NH3·H2O(NH3·H2O的pKb = 4.75)

D.Na2HPO4 – Na3PO4(H3PO4的pKa3 = 12.32)

3、在NH3的解离平衡NH3(aq) + H2O(l) (aq)

NH4++OH-(aq) 中,为使[OH-] 增大,可行的方法是( )

A.加 H2O B.加NH4Cl C.加NaCl D.加HAc

4、[Ni(CN)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其中心离子的杂化类型为( )

A. sp3 B. d2sp3 C. sp3d2 D. dsp2

5、为了有效组合成分子轨道,成键的各原子轨道必须符合的首要原则是( ) A.电子配对原则 B.能量近似原则。

C.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则 D.对称性匹配原则

6、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应是( )

A.相同温度下,蒸气压下降值相等的两溶液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C.物质的量相等的两溶液

D.质量摩尔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7、在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

A. H2 B. HF C. Ne D. CO

8. 用等浓度下列电解质溶液聚沉Fe(OH)3溶胶时,用量最少的是( )

A. K2SO4 B. AlCl3

C.K4[Fe(CN)6] D. Na3PO4

9、下列关于电子亚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亚层的各轨道是等价的

B.同一亚层电子的运动状态相同

C.P亚层有一个轨道

D.S亚层电子的能量低于P亚层电子

10、某有色物质的溶液,每50ml中含有该物质0.1mg,今用1cm比色皿在某光波下测得透光率为10%,则吸光系数 (L?g-1?cm-1)为:( )

A.1.0×102 B. 5.0×102

C. 2.00×102 D.1.0×103

11、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物质中,能用强碱直接滴定的是( )

A.苯甲酸 [pKa = 2.98 ] B.NaAc [pKa ( HAc ) = 4.74 ]

C. HCN [pKa = 9.31 ] D. 苯酚 [ pKa = 9.89 ]

12、用高锰酸钾做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中,需用下列哪种酸调节酸度( )

A. H2SO4 B. HNO3 C. HClO4 D. HCl

13、2.30 (112.1- 1.201) / 4.4398 的计算结果为

A.57.4 B.57. 5

C.57.450 D.57.4503

14、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平衡的转化率为25%,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 )25% 。

A.无法确定 B.小于

C.大于 D.等于

15、 电池Cu│Cu+‖Cu+,Cu2+│Pt和电池Cu│Cu2+‖Cu2+,Cu+│Pt的反应均可写成Cu + Cu2+ = 2Cu+,此两电池的( )

A 均相同 B 均不同 C. 不同, 相同 D. 相同, 不同

四、计算题(共30分)

1、(6分)对生命起源问题,有人提出最初植物或动物的复杂分子是由简单分子自动形成的。例如尿素(NH2CONH2)的生成可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

CO2(g)+2NH3(g) →(NH2)2CO(s)+H2O(1)

已知298.15K时,△fHΘm[CO2(g)]、 △fHΘm[NH3(g)]、△fHΘm[(NH2)2CO(s)]、△fHΘm[H2O(1)]分别为-393.509、-46.11、-333.19、-285.83 kJ·mol-1; SΘm[CO2(g)]、SΘm[NH3(g)]、SΘm[(NH2)2CO(s)]、SΘm [H2O(1)]分别为213.74、192.45、104.60、69.91 J·K-1·mol-1。

(1)计算298.15K时的△rGΘm,并说明上述反应在此温度和标准态下能否自发;

(2)在标准态下最高温度为何值时,反应就不再自发?

(3)若CO2(g) 、 NH3(g)的起始分压分别为10.0、10.0kPa,试判断300K时上述反应正向能否自发?

2、(6分)有一固体混合物,仅由NaH2PO4和Na2HPO4组成,称取该混合物1.91g,用水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0 mL,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651℃(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忽略溶液中除Na+、H2PO4-、 HPO42-之外的其它粒子对溶液依数性的影响)

(1)计算溶液的渗透浓度。

(2)计算该溶液的pH值。

已知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Mr(NaH2PO4)=120.0,Mr(Na2HPO4) =141.9;凝固点下降常数Kf =1.86 K·kg·mol-1

3、(6分)298K时,在pH=9.00的NH4Cl-NH3缓冲溶液中,NH3的浓度为0.072mol·L-1。向100ml该溶液中加入1.0×10-4mol研成粉末的Cu(Ac)2,忽略体积变化。试问

(1)游离铜离子浓度[Cu2+]为多少?

(2)有无Cu(OH)2沉淀生成?

(已知Ks,[Cu(NH3)4]2+ = 2.1×1013,Ksp,Cu(OH)2 = 2.2×10-20)

4、(6分)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为一级反应,现有一批该同位素的样品,经测定其活性在10天后降低了38.42%。求蜕变速率常数、半衰期及经多长时间蜕变99.0%。

5、(6分)通过计算判断反应Cu2+ + Cu + 2Cl-

2CuCl在298K、标准状态下能否自发进行,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Θ和标准自由能变化(rGmΘ。

已知 EΘ(Cu+/Cu)=0.521 V,EΘ(Cu2+/Cu+)=0.153V,KspΘ(CuCl)=2.0×10-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41.5 kJ

2、[Fe(CN)6]3-

3、四硝基·(乙二胺)合钴(Ⅲ)酸铵 ; 6

4、3d24s2 ; d ; 四 ; ⅣB

5、平面正方形; 2

6、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 水合膜层的保护

7、负极

8、 吸收光谱;物质对光的吸收定律

9、反向渗透

10、大;大

11、EΘ(Cr2O72-/Cr3+)>EΘ(Fe3+/Fe2+)>EΘ(Sn4+/Sn2+); Cr2O72- ; Sn2+

12、2; r = k C(A)2

13、总浓度; 缓冲比; pKa±1

14、降低;不变;同离子效应

15、5.6×10-11

二、是非题 三、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

题号 1 2 3 答案 C C C



号 1 2 3 4 5 答

案 √ √ × × × 题

号 6 7 8 9 10 答

案 × × × √ √



号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D D A B C A B A A B D D 四、计算题答案(共30分)

1、(6分)

解:(1)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rGΘm(298K)= △rHΘm(298K)-T △rSΘm(298K)

而 △rHΘm(298K) =∑υB△fHΘm(B,T)

= △fHΘm((NH2)2CO(s),298K)+△fHΘm(H2O(1),298K)

- △fHΘm(CO2(g),298K)-2△fHΘm(NH3(g),298K)

= -333.19+(-285.83)- (-393.509)-2×(-46.11)

= -133.29(kJ·mol-1) △rSΘm(298K) =∑υBSΘm(B,T)

= SΘm((NH2)2CO(s),298K)+SΘm(H2O(1),298K)

- SΘm(CO2(g),298K) - 2SΘm(NH3(g),298K)

=104.60+69.91- 213.74-2×(192.45)

= -424.13( J·K-1·mol-1)

故 △rGΘm(298K) =-133.29kJ·mol-1-298.15K×(-424.13)×10-3 kJ·K-1·mol-1

= -6.84 kJ·mol-1<0

此温度时正向反应自发。

(2)若使 △rGΘm(T)=△rHΘm(T)-T△rSΘm(T)<0 ,则正向自发。

又因为△rHΘm、△rSΘm随温度变化不大,即

△rGΘm(T) ≈ △rHΘm(298K)-T△rSΘm(298K) <0

则 T<-133.29 kJ·mol-1/(-424.13) ×10-3 kJ·K-1·mol-1

=314.3K

故最高反应温度约为314.3K。

(3)△rGΘm(300K)=△rHΘm (300K)-T△rSΘm(300K)

≈ △rHΘm (298K)-T△rSΘm (298K)

=-133.29kJ·mol-1-300K×(-424.13)×10-3 kJ·K-1·mol-1

=-6.051 (kJ·mol-1)<0

因△rGΘm= -RTlnKΘ 则

lnKΘ= -△rGΘm/RT=-(-6.051)×103/8.314×800= 2.426

KΘ(300K)=11.31



而Q=



=1000>KΘ(300K)= 11.31 则300K时正向不自发。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235K。

此题第三小问如果用△rG m = △rGΘm + RT lnQ

计算 △rG m=11.2 kJ·mol-1 >0 与上述判断结果一致



2、(6分)

解:(1)设混合物中NaH2PO4为yg,Na2H PO4则为(1.91-y)g

根据

△Tf=Kf·ic≈ (2× ×10Kf =0.651K



解得 y=1.20g NaH2PO4为 1.91g -1.20g = 0.71g



c(NaH2PO4)= = 0.100 mol·L-1







c(Na2HPO4)= = 0.050 mol·L-1



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2× c (NaH2PO4) + 3×c (Na2HPO4) =350 mmol·L-1

(2) ∵ H 2 PO4-(aq) H3O+(aq) + HPO42-(aq)





Ka2 =





∴ pH= - lg[H3O+] = - lg(2× Ka2)=6.91





也可以直接套用亨德森公式计算

3、(6分)

解:(1)设平衡时自由铜离子浓度[Cu2+] = x

Cu2+ + 4 NH3 ? [Cu(NH3)4]2+

起始浓度/mol·L-1 1.0×10-4/0.1 0.072

平衡浓度/mol·L-1 x 0.072-4(10-3-x)≈0.068 10-3-x≈10-3





x = 2.12×10-12 mol·L-1

(2)pH=9.00,则[OH-]=1.0×10-5mol·L-1

离子积(反应商)为

[Cu2+][OH-]2 = 2.12×10-12×1.0×10-10

= 2.12×10-22 < Ksp, Cu(OH)2 = 2.2×10-20

所以,没有Cu(OH)2沉淀生成。

4、(6分)

解: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为一级反应

c(A)= 1.0000-0.3842 = 0.6158









故 蜕变速率常数



半衰期







蜕变99.0%所需时间为





5、(6分)

解: 对于反应Cu2+ + Cu + 2Cl- 2CuCl(s)

= +0.059lg



= +0.059lg    

=0.153-0.059lg(2.0×10-6)=0.49(V)



= +0.059lg[Cu+]



= +0.059lg     

=0.521+0. 059lg(2.0×10-6)=0.184(V)

= - =0.49-0.184=0.306(V)>0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