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讯精密收购奇瑞汽车”是场乌龙,但果链一哥的野心不容小觑

 每日汽车观察 2022-12-05 发布于上海
一场乌龙事件,让奇瑞与立讯精密的关系再度成为焦点。

文/宋双辉

12月5日,一则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信息引发市场关注。

企查查信息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发生工商变更,奇瑞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新增立讯有限公司、上海湖山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股东。其中立讯有限公司持股约76.72%,为第一大股东。

但是随后,奇瑞汽车发布声明,称该信息有误,目前奇瑞汽车主要股东及持股份数没有变化,立讯持股7.87%,第一大股东依然是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平台工商信息正在更正中。

而截至发稿,企查查上显示的工商信息依然没有变化,不过我们发现,另一家奇瑞新能源的工商信息也同样发生了变化,立讯有限公司持股64.46%成为奇瑞新能源的最大股东。

关于奇瑞系与立讯精密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不妨从头梳理一下。

首先,咱们先要厘清奇瑞系这些公司与业务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说的奇瑞汽车,全称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它只是奇瑞控股集团旗下六大产业板块之一。

奇瑞控股的汽车业务包括奇瑞汽车和奇瑞商务车两个主力板块,其中奇瑞汽车又入股了奇瑞捷豹路虎、观致汽车、凯翼汽车和奇瑞新能源等。

此前很多年,奇瑞汽车一直谋求登陆资本市场,但是上市路走得并不顺。2018年,奇瑞开始混改之路,奇瑞控股与奇瑞汽车分别在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增资扩股预告,两大项目分别以79.11亿元和83.33亿元的交易底价正式挂牌。

但是一年后该项目未有结果,奇瑞只能在2019年9月重启混改,将交易价降低了19亿元,于是等来了青岛五道口,后者以以75.86亿元认购奇瑞控股30.99%的股份,以68.63亿元认购奇瑞汽车18.52%的股份。另外,青岛五道口还从华泰资管、芜湖瑞创受让了奇瑞控股总共19.56%的股份。

至此,青岛五道口分别持有奇瑞控股51%、奇瑞汽车35.58%的股权,成为两家公司第一大股东,并取代芜湖国资委,成为奇瑞控股实际控股人。

但是2021年6月传出消息称,奇瑞混改出现变局,青岛五道口第三期资金未到位导致股权交割延期。就在青岛五道口的存在感不断降低的同时,另一家企业立讯精密的身影出现了。

2022年2月,立讯精密宣布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另外,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拟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相关股权。

2022年4月,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股份已从46.77%降至14.77%,而立讯有限责持有奇瑞控股19.88%的股份。

很明显,立讯正在取代青岛五道口成为奇瑞混改的新主角,而这一次虽然“成为奇瑞汽车最大股东”被官方认定为乌龙事件,不过立讯成为奇瑞新能源的最大股东已是事实。

早在2020年9月奇瑞增资结束后,彼时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将加快公司上市提上重要日程。按照当时的计划,奇瑞汽车、奇瑞徽银、奇瑞新能源与奇瑞零部件均有上市计划,其中,奇瑞汽车计划于2022年在A股主板挂牌,奇瑞徽银计划在香港上市,而奇瑞新能源则计划在科创板或者纳斯达克上市。

如今2022即将结束,奇瑞汽车和奇瑞新能源的上市依然没有动静,此次立讯的股份变化又会对两家公司的上市计划带来哪些影响,还有待观察。

说到这次乌龙事件的另一位主角立讯精密,作为“果链一哥”的它,如今正在追随富士康的脚步,想在汽车代工领域掀起更大的浪花。

立讯精密与富士康一样,都是当年依靠为苹果公司代工发展壮大起来的制造业公司,但是眼下果链企业都在试图减轻“苹果依赖症”,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从电子元器件本业出发,进军汽车电子行业早已是行业共识,只是富士康与立讯的野心更大。

在2月宣布牵手奇瑞新能源是,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就表示,立讯要做大做强汽车产业Tier1的板块,立讯不会造车,而是协同奇瑞开拓整车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也就是我们口中的代工模式。

按照今年2月披露的信息,立讯的ODM业务已有比较明确的落地项目,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将陆续投产,主要目标业务预计是国外传统车企和国内新造车品牌的业务。

此前,致力于做汽车圈代工一哥的富士康已经与吉利成立了合资公司,而富士康此前也与奇瑞有过接触,但是最终奇瑞选择了立讯精密。

对于奇瑞来说,代工生意能够有效帮助其缓解闲置产能问题,还能创造更多利润。而对于立讯来说,进军新能源汽车的代工领域,则是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市场。

当然也有分析称,立讯和富士康最终的目标其实还是苹果,眼下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给最终能够代工苹果汽车做演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