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的一生——“无道昏君”还是“千古一帝”(六)

 天天快乐者 2022-12-0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李世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盛的帝国,必然要使得周围的藩属小国纷纷臣服,万国来朝,才能体现一个大国的威严。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去征服地方的同时,也需要使用怀柔政策,对对方施以小利,让他们看到中华帝国强大的同时心甘情愿地奉其为长,并定期遣使朝贡。而杨广,奉行的自然也是这种主张众国臣服的朝贡体系。

(4)外交

(一)巡幸突厥

突厥是继匈奴、鲜卑、柔然后又一个称霸北方的游牧民族。南北朝时期,突厥击败柔然,将其疆土扩展到东起大兴安岭,西至中亚康居的广大疆域。“时佗钵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周、齐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佗钵益骄,每谓其下曰:“我在南两兒常孝顺,何患贫也!””连北朝的北齐、北周政权,也对突厥十分忌惮。

到了隋文帝时期,曾“以河间王弘、上柱国豆卢勣、窦荣定、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庆则并为元帅,出塞击之。”再加上突厥自身的内讧,双方的强弱实力逐渐发生了转变。

杨广继位后,虽然突厥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仍然经常南下骚扰隋朝边境。而杨广为了保证边塞稳定,在不断令人修筑长城的同时,数次亲自巡幸突厥。

大业三年(607年),杨广下诏:“古者帝王观风问俗,皆所以忧勤兆庶,安集遐荒。自蕃夷内附,未遑亲抚,山东经乱,须加存恤。今欲安辑河北,巡省赵、魏。所司依式。”接着从京师出发,巡幸北方。

出发的第二十三天,杨广到达了榆林郡,当时的突厥启民可汗亲自赶来,朝见杨广。当时的定襄太守周法尚建议杨广:“结为方陈,四面外拒,六宫及百官家属并在其内;若有变起,所当之面,即令抗拒,内引奇兵,出外奋击,车为壁垒,重设钩陈,此与据城,理亦何异!若战而捷,抽骑追奔,万一不捷,屯营自守,臣谓此万全之策也。”杨广采纳了他的意见。启民可汗随之看出了杨广对他的不放心,也重新上表称臣。

三天后,杨广命令工部尚书宇文恺在城池的东边设下大帐,邀请启民可汗及其部落的三千五百人赴帐。启民可汗在来的同时献上了无数的牛羊马驼,杨广也回赠了数千的丝帛织品,并“又赐启民路车乘马,鼓欢幡旗,赞拜不名,位在诸侯王上。图片

几天后,杨广离开了榆林,向北度过黄河,“亲巡云内,溯金河而东,北幸启民所居。”直接到达了启民可汗的地盘。而当时的宇文恺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一座能够行走的宫殿“观风行殿”。这座宫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旌轮轴,倏忽推移。”甚至周围还有“行城”护卫。

这样一支庞大的幸巡队伍震慑了塞外的突人民,《资治通鉴》载:“胡人惊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稽颡,无敢乘马。”以至于到了杨广到达启民可汗的牙帐时,启民可汗“奉觞上寿,跪伏恭甚,王侯以下袒割于帐前,莫敢仰视。”同行的萧皇后也在义成公主的庐帐内作客。这一次隋朝与突厥的交流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大业四年(608年),杨广二次北巡突厥,下诏:“突厥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率领部落,保附关塞,遵奉朝化,思改戎俗,频入谒觐,屡有陈请。以氈墙毳幕,事穷荒陋,上栋下宇,愿同比屋。诚心恳切,朕之所重。宜于万寿戍置城造屋,其帷帐床褥已上,随事量给,务从优厚,称朕意焉

当时巡幸突厥的杨广又命人设计了一座“六合城”作为行宫。史载其“设六合板城,载以枪车。每顿舍,则外其辕以为外围,内布铁菱;次施弩床,皆插钢锥,外向;上施旋机弩,以绳连机,人来触绳,则弩机旋转,向所触而发。其外又以矰周围,施铃柱、槌磐以知所警。”可以说是一座带自动警报系统的多层立体防御堡垒。从这里可以看出杨广并没有因为突厥人的臣服而放松警惕。

大业十年(614年),杨广在处死叛臣斛律政后,为保证北方边防的稳定,立即开始了第三次巡幸突厥。

而此时的大隋,已是盗贼蜂起,群雄并立。杨广三证高句丽结束班师回朝经过邯郸之时,甚至被“邯郸贼帅杨公卿帅其党八千人抄驾后第八队,得飞黄上厩马四十二匹而去。

突厥方面,与隋朝交好的启民可汗已经于大业五年(609年)去世,继位的始毕可汗虽然是由隋朝所册立,但他见当时隋朝已经有土崩瓦解的趋势,于是有了不甘心臣服于隋朝的念头。甚至在裴矩对突厥实施的政策失败后停止了对隋朝的进贡。

八月,杨广到达了北塞,但此时身在突厥的义成公主暗地将始毕可汗率数十万军队来攻的消息告诉了杨广。杨广紧急命令全军后撤雁门,并令齐王杨谏率军于崞县断后。“突厥围雁门,上下惶怖,撤民屋为守御之具,城中兵民十五万口,食仅可支二旬,雁门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门、崞不下。突厥拼命攻打雁门,甚至将箭矢射到了杨广的御前,而杨广则被吓得抱着赵王杨杲哭泣。前两次巡幸突厥的威风可以说是消失殆尽。图片

对于是战还是守,雁门内的将领众说纷纭。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主张让皇帝率少量军队突围,纳言苏威主张放弃守城,以轻骑与突厥较量。民部尚书樊子盖则认为:“陛下乘危徼幸,一朝狼狈,悔之何及!不若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使入援。陛下亲抚循士卒,谕以不复征辽,厚为勋格,必人人自奋,何忧不济!”内史侍郎萧瑀也进言:“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又,将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还事高丽,若发明诏,谕以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众心皆安,人自为战矣。”

于是杨广听取了樊子盖与萧瑀的意见,决定坚守城池,并亲自勉励将士“努力击贼,苟能保全,凡在行陈,勿忧富贵,必不使有司弄刀笔破汝勋劳。又下令:守城有功者,无官直除六品,赐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于是“众皆踊跃,昼夜拒战,死伤甚众。

十多天后,杨广下诏:“诏天下募兵,守令竞来赴难。”当时前来勤王的各路军马中,就有后来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在突厥中的义成公主也欺骗始毕可汗说“北边有急”。始毕可汗见到南方各路勤王军队已到,突厥北边又起了战事,只得率军撤退。

十月,杨广回到了洛阳。

(二)交好倭国

开皇二十年(600年),倭国派遣了数十名沙门僧侣人士,也就是最早的“遣隋使”到达隋朝,学习佛法。

大业三年(607年),倭国国王多利思比孤遣使小野妹子朝贡。但在倭国交给隋朝的国书中却出现了“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样的字眼,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杨广看到十分不高兴,对鸿胪卿说: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次年,倭国吸取了教训,将国书改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才缓和了双方的关系。

大业四年(608年),杨广派遣鸿胪卿裴世清回访倭国。

 图片

(三)结交赤土

杨广即位初,为了开疆拓土,曾下诏招募熟系四方人情物事、地理环境的人才。

大业三年(607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请使赤土。”杨广感到十分高兴,“赐骏等帛各百匹,时服一袭而遣。”又下发了“赍物五千段。”从南海郡乘船出航,到达赤土国,献于赤土国王瞿昙。国王又让儿子那邪迦跟随常俊到隋朝朝见杨广。

虽然在第三次巡幸突厥的过程中,受到了突厥的突然袭击,差点上演了明朝土木堡之变的一幕。但杨广积极巡幸北边突厥,又积极搜索人才结交赤土、倭国等政权,加强了隋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联系,稳定了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

     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的杨广结束了对高句丽的征讨,开始着重镇压内部的农民起义:关内讨捕大使屈突通破十万之众的刘迦论于上郡,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大使张须陀灭齐郡左孝友十万余人,江都王世充灭都梁宫孟让十余万,太原李渊也大败甄雀儿于雀鼠谷,当时连强悍无比的张金称也被太仆杨义臣和清河郡丞杨善会合力击杀。

二月,杨广下诏:“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于是各个地方的郡县都开始了修筑城堡,极大破坏了生产力。同时也表示了隋朝已经失去了对各地农村的控制力,开始龟缩于城镇中。但这种做法也增加了农民起义军搜索物资的难度。

杨玄感造反失败后,李密逃到了瓦岗,投靠了瓦岗寨的首领翟让。而李密在瓦岗寨中也积极出谋献策。指挥瓦岗军首先攻破了隋朝运河上的要塞金堤关,使得瓦岗军有了保障粮食来源的立足地。

杨广知晓了瓦岗攻破金堤关的消息后,立刻派遣讨捕大使张须陀猛攻瓦岗寨。瓦岗寨的首领翟让之前被张须陀屡次击败,正想要躲避张须陀的锋芒。而却在李密的多次劝说下,选择主动出击。并首战击败了张须陀的军队。又趁势招呼翟让、徐世绩、王伯当率军合围张须陀军队。当时的张须陀为救军队,来回奔跑于两阵间,最终力战而亡。李密也在翟让的准许下开府建牙,独立为蒲山公营。图片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劝说翟让:“今东都空虚,兵不素练;越王冲幼,留守诸官政令不壹,士民离心。段达、元文都,暗而无谋。以仆料之,彼非将军之敌。若将军能用仆计,天下可指麾而定也。”于是派心腹裴叔方到洛阳打探隋朝虚实,想要攻占隋朝的第一大粮仓兴洛仓。后被隋朝方面察觉,于是越王杨侗“遣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崱帅步骑二万五千讨密。”却被李密设计打败。

在此战后,李密获得了无可置疑的领袖声望,翟让也顺势奉李密为主,称魏公,定年号永平,并“开(兴洛)仓以振群盗,众至数十万。”当时就连隋朝方面的讨捕大使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还有原张须陀部下秦琼、程知节也投降了李密。

四月,李密发布了由祖君彦起草的檄文声讨杨广的“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并开始了对隋朝发动了决战的攻势。

此时,身为关陇贵族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李渊也在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的支持下,杀掉了杨广派来监视自己的虎贲朗将王威与虎牙朗将高君雅,正式在太原起兵反隋。

同时李渊奉身处江南的杨广为太上皇,北结突厥,西和李密。开始向长安发动进攻,途中杀掉了镇守霍邑的大将宋老生,劝降了讨捕大使屈突通。终于在十一月攻入了长安城,并按照之前的计划,奉杨广为太上皇,扶元德太子杨昭的三子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

而杨广这边,于大业十二年(616年),杨广眼看天下已经是土崩瓦解之势,便“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可见此时的杨广已经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

七月,江都新造的龙舟完工,杨广便迫不得已地开始了第三次南下江都。当时的右侯卫大将军赵才以“百姓疲劳,府赋空揭,盗贼蜂起”为由极力阻止杨广南下,希望他留守京师,却遭到了杨广的拒绝。

杨广到达了江都后,命令留守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开始放荡不羁,沉迷酒色。与吴绛仙、韩俊娥等一班才女妃子谈言欢笑,完全放弃了回到长安的打算。图片

而当时护卫在杨广身边的骁果军的士兵“多关中人,久客羁旅,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杨广虽然采取了“江都人女寡妇,以配从兵”的办法,也阻止不了骁果军对家乡的思念。于是当时的骁果军首领武贲朗将司马德戡便四处奔走,以右屯卫大将军,出身关陇贵族的宇文化及为首,并和“武贲郎将元礼,监门直阁裴虔通,将作少监宇文智及,武勇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景,内史舍人元敏,符玺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质,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以骁果作乱。

当天晚上,城门郎唐奉义打开城门,迎叛军入内,劫持了负责巡察的侯卫虎贲冯普乐,并冲入成象殿,杀死了右屯卫大将军独孤盛。随后四处寻找杨广的行踪。其中监门直阁裴虑通在宫中美人的指引下,首先发现了躲在西阁的杨广,于是将其捉获。后在司马德戡派遣的令狐行达的强迫下,诧叱风云的杨广上吊自杀,结束了他辉煌无比的一生。其余忠于杨广的大臣如来护儿、虞世基、宇文协、萧矩等人也先后被叛军所杀。

这场政变,也被后人称为“鼓城阁之变”。

      从公元569年出生到公元618年死于兵变,杨广在这个世上存活了将近五十年。

他首先目睹了杨氏家族的崛起,其父杨坚架空宇文氏,并通过禅让的方式建立了隋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随后杨广也凭借着自己优秀的军事能力统领各路大军南下灭亡了南陈,结束了自西晋永嘉之乱、八王之乱后混乱杀伐、诸侯并立了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使得天下重归于一统。又通过政治权术设计打倒了自己的大哥杨勇,成为了当朝太子。后又在隋文帝杨坚病重之际,通过政变而顺利地登上了他梦寐以久的皇帝的宝座。

在其在位之时,并没有后世无数人所说的,是昏庸无道,沉溺酒色,欢淫乱政,乱杀忠臣。反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外交各方面都做出了其他朝代几代皇帝加起来都完成不了的丰功伟业。这个在前文已经论述和说明,就不再重复。

图片

虽然说,在这个过程中,杨广不可避免地杀掉了如苏威、高潁等许多的忠臣良将,但除了三下江南所杀的任宗、崔民象等人之外,那都是出于要稳定朝政,削减关陇贵族的势力而无可奈何做出的决定。像南朝宋文帝杀檀道济、谢晖,南宋高宗杀岳飞,亦是如此。

当然,我们不能够为了给一个历史人物正名,洗刷污点就全面肯定他的所作所为。像杨广为了直追秦皇汉武,不断发动对外的征伐,弄得民不聊生,天下百姓揭竿而起。晚年放弃京师,执意南下江都寻欢作乐。这样的污点都是不可否认的。

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所谓的“隋炀帝”杨广,是可以算得上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太祖的“千古一帝”的。

钱穆先生在其的著作《国史大纲》里说过:“我们对待历史,应该怀着温情与敬意。”我认为,正如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够凭借外表和第一印象而去评价与认定一个人一样。不能够单纯得了解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就去认定他是昏庸的,无能的,愚蠢的。毕竟我们比起这些历史人物来说,他们的见识阅历比我们高,智商思维也可能比我们高,为什么我们都能想到的事情他们会想不到。当然这其中会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他们做出种种我们看似荒谬的事情其实都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和道理。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发现,大胆求证了。

参考书目:

胡戟:《隋炀帝的真相》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魏征:《隋书》 中华书局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