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志存高远0310 2022-12-05 发布于河北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史记.高祖本纪》)

这是汉帝刘邦在刘太公生日宴会上对父亲说的话。这正是在大汉开国的第九个年头,在新落成的未央宫,金碧辉煌的大殿上举办的第一个宴会。文武百官都有出席。随着皇帝的这声发问,大家一起纵声长笑,举杯贺太上皇寿。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刘太公

太上皇刘太公只能笑笑,他心里明镜似的。如果不是面前的儿子,他连舔这些达官贵人的脚趾头机会都没有。可任谁能够想到在二十年前的乡间出名无赖刘三,今天居然能够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屌丝逆袭,莫过于此;世事玄奇,也莫过于此。

刘邦也有资格高兴。天下的权势、财富、美人都已经尽数落入自己的手中。想起当年混在人群中看到巡游的秦始皇车驾的自己,被沛县官吏逼迫的自己,一切宛如梦幻。

只是高峰过后就是低谷,人生就是这样,乐极就会生悲。任你是皇帝还是庶民,概莫能外。

刘太公又活了一年,毕竟年事已高,终于去世了。不过相信他是带着笑走的。毕竟,一个出生于战国之世的普通人,能够活这么长,最后还能享受九年的极致尊荣而且寿终,那是多少帝王将相梦想而不可及的。就是刘家的后代子孙们,虽然已经君临天下,可没有一个超过他的寿命。

在他出生前一年,才发生了著名的“完璧归赵”,一个叫“蔺相如”的小门客崭露头角。当他出生时,周朝还存在,秦国还在秦宣太后的统治下,魏国还有个普通人叫“范睢”。一个叫“屈原”的大夫还活着,一个叫“荀子”的老师才开始收学生。东面齐国还在被燕国打得奄奄一息。等他一岁时,一个叫“秦异人”的小公子才来到这个世界,而另一个叫“韩非子”还要一年才能出生。等他去世时,这些名人甚至他们的孙子大都早化为尘土。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刘邦贺寿

也许平淡真的是福。可惜的是,刘家人从此以后注定与这福气无缘了,因为他们的命运已经和“天下”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捆绑在了一起,注定了将无法享受普通人的平和。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开创刘氏江山的刘邦。

老爹去世,刘邦多少还是感觉有点伤心的。于是颁布了个诏令,让所有重臣都回长安来悼念。但他没有想到,这只是一场巨大风暴的开始。很多人的美梦注定在即将到来的连锁反应中变得支离破碎,哪怕是他自己的也不能够幸免。

国丧的诏书发到了北边的赵国时,巨鹿郡守陈豨犯了难。

必须把当时的情况说明一下,我们才能对当事人的想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汉王朝虽然建立了,但南北各有两大强敌。南面就是秦朝的南征军建立的南越国,北边就是强大的匈奴人。在汉高祖七年,汉帝国和匈奴就有了第一次交战,结果吃了大亏。名列汉初十一位诸侯王之一的韩王信甚至投降了匈奴人。而后对北方的防御一直是汉帝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陈豨在北边的作用之一就是负责边防。因此一般是不得擅离职守的。如今刘邦召他回京,多少里面有点问题。

这问题的起因就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在不久前,陈豨回乡探亲,路过赵国的时候,被赵国相周昌发现点猫腻。其随从人员过多,而且往来很复杂。有证据表明,陈豨暗中从事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于是周昌控告了陈豨。因此陈豨不敢回京,担心解释不清楚自己就麻烦了。

于是他先是称病不归,过了两个月,干脆造反了,自立为代王,率兵洗劫了赵、代两地。

这件事震动了朝野。刘邦立即亲率大军北上平叛。都城群龙无首,正是人心惶惶之际。皇后吕雉忽然收到线报,说是淮阴侯准备谋反。

淮阴侯,就是著名的常胜将军韩信。由于他的厉害早就天下闻名,刘邦也深为忌惮,所以不敢将他外放,只敢将他就近养在长安。本来这次对陈豨的讨伐,刘邦也想过让韩信和自己一起去,但韩信说自己生病了,不能出征,所以才留在长安。如果这个节骨眼上韩信真的反叛了,那将对大汉江山是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当时没有一个人有把握能够控制住韩信。

在当时来看,这是有相当的可能,因为陈豨本来就是韩信的老部下,有说他出任时还专门来见过韩信,两人关系本相当之好,还在一起秘密嘀咕了什么话。更重要的是,韩信一直对刘邦有怨气。因为他本是开国七个异姓王之一。先是封在齐国,接着被刘邦毫无理由地夺了兵权,改封在楚国。然后又以韩信私自收留项羽大将钟离昧为借口,贬他成了淮阴侯。事实上就是变相的软禁。这样的境遇,换谁也不高兴。

吕雉不是当摆设的花瓶,她也是个厉害角色。这种情况下她就找到丞相萧何商量,定下计策由萧何去请韩信入宫,就说刘邦平叛归来,要找人入宫庆贺。萧何是什么人啊?当年韩信刚投靠刘邦时,不受对方重视,一气之下就要离开,就是萧何孤骑来将他的挽留往,才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佳话。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因此最信任萧何,不疑有他,于是两人一起来到长乐宫,没想到才进门,就被早已埋伏好的人一拥而上,捆绑起来了。吕雉马上命人把韩信带到长乐宫的钟室杀了。并且杀了韩信三族,也就是满门。

对于韩信的死状,民间有很多传说,有的甚至被拍成了电视剧。比如说刘邦曾承诺韩信为“三齐王”。这个名号不是指有个地方叫“三齐”,而是刘邦给予韩信的特权,也就是在有天的地方,有地的地方,有兵器的地方不能把韩信杀死。于是吕雉特别在在重重屋顶,看不到天空,而且地上有竹席,也看不到地面的钟室内,让几个宫女用竹竿活活捅死了韩信。事实上杀人哪有这么复杂,其实这只是表达对这样一位百战将军毫无价值的死亡的惋惜。

因为这惋惜之情,很多人不相信韩信会谋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年他在协助刘邦与项羽交战时。项羽脑筋难得地清醒了一回,派出个说客劝韩信自立为王。结果被韩信大义凛然地拒绝。而且刘邦的确对不起韩信,本来自己的天下大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现在更灭了人家满门。事实上,说韩信谋反这件事本身就是疑点重重。如果韩信真要谋反,会这样放心大胆地入宫?说到底,刘邦都脱不了“恩将仇报”四字。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影视剧中的韩信

不过韩信死的时候刘邦正在前线,所以一时不知道这事。而他却遇上了另外一档事。

当刘邦的大军路过另一位诸侯王梁王彭越领地的时候,刘邦向彭越要兵,彭越却也说自己病了,只派了一个副将和刘邦会合。刘邦很生气,感觉彭越是假病,于是派出使臣斥责彭越。没想到一会儿就有彭越手下的太仆来控告彭越谋反。刘邦立即发动了一次突袭,把彭越控制住了。自己去前线与陈豨作战。

《史记》里对刘邦的用兵颇有微词,有说刘邦一次问已经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我能统率多少人的军队?”韩信说:“陛下可以统领十万。”刘邦又问:“你能统帅多少?”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刘邦说:“那我怎么能把你抓住?”韩信说:“因为陛下不善长统帅军队却善长统帅将领啊!所以我才会被陛下抓住,这是天意,不是人力。”

但事实上,十万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已经是很大的一支规模的军队了。司马迁一生没上过战场。对刘邦的军事能力可能是贬低了。其实从刘邦的几次战役来看,除了项羽和韩信、冒顿,还真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陈豨也不是。

值得注意的是,陈豨的几位大将都是商人出身,本来能力也很缺乏。于是到了最后,陈豨掉了脑袋。于是刘邦回师,半路驻跸洛阳。随便对于关押已久的彭越进行了审讯。但到底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谋反的证据来。当然,既然把你关起来,没罪怎么可以?于是判决为彭越流放四川。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彭越

彭越立刻被押解着西行,可他们在半路遇上一个人,那就是要东上洛阳找老公的吕雉。

彭越认为找到机会了。于是专门向吕雉诉说了自己的冤屈。汉初七大异姓王,哪个不是战功等身的呢?彭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出身寒微,早年在山东为盗,后来揭竿而起,称雄一方。在楚汉战争中,彭越接受了刘邦的策封,成功地在项羽后路发挥了牵制作用,为汉军的成功创造了条件。这些功劳都是实打实的。

彭越在这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说,可能他这时还不知道韩信已经死了。吕雉静静地听到最后。她说:“这样吧,我带你去洛阳,向皇帝禀明你的冤屈。”

彭越当然说好,遇到好人了。于是两人一起回了洛阳。没想到吕雉见到刘邦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把梁王放走?把他留下来是个祸患!”

刘邦一想也对,于是就杀了彭越和他的全家。

彭越死得很惨,肯定和韩信一样充满了不甘。据说刘邦还把他的尸体做成了肉酱给其他诸侯王吃。也许是这件事让人想起了九百年前的商朝故事,所以有种说法,说的是彭越长得很帅气,吕雉曾经想勾引他,结果没有成功,所以才下此毒手。

不过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不高。原因很简单,彭越的年龄应该不轻,吕后真要勾引谁的话,勾引韩信也不会勾引彭老大爷。应该只是人们无聊的瞎想。

等刘邦回到长安,才知道韩信死了的信息。心里暗暗的高兴,但他却没想到韩信、彭越相继身死,惊动了一个人,那就是九江王英布。通过分析几位诸侯王的现状,英布惊恐地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开国的七大异姓王,只剩下自己还活着。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英布

摆在英布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造反。正好就在这时,又有人向刘邦报告了英布想谋反。于是英布象陈豨一样真反了。他突然对东边的荆国发动了袭击。荆王刘贾战死,全家被杀。幸好南边还有两个封国,也就是楚国与吴国。楚王刘交、吴王刘濞浴血奋战,牵制住了英布的大军。

当有关英布谋反的线报到达长安时。刘邦和萧何开始还有点不相信。后来荆王战死的消息传来才恍然大悟。原来英布也曾是项羽的大将,和韩信、彭越合称“汉初三大名将”。一般的将军去征讨,可能还不是对方的对手。可正在这时,刘邦也害了病,所以计划让太子刘盈出征。

可吕雉明白,刘盈哪打过什么仗啊?于是跑到刘邦那里一哭二闹三上吊。把刘邦哭烦了,只好说:“我早知道这小子不行,还是我上吧。”于是抱病出征,让刘盈监国。

在战场上,刘邦面对英布说:“你为什么要造反?”英布也直言不讳:“我想当皇帝!”于是也没什么好说的,两军开干。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能够赶上当年楚汉战争。刘邦中了箭伤,但还是把英布打败了。

英布向南逃亡,他想跑到南越国去,这样刘邦就抓不到他。可这时,长沙王吴回来和英布联系,说自己要和他一起逃亡。吴回是英布的侄儿,于是英布相信了他。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是第一代长沙王吴苪是英布的岳父,被供奉为神

按照约定,英布进入了番阳,可他没想到的是,遇到的不是吴回的欢迎,而是一支伏兵。

最终英布被杀。人头被吴回献给了刘邦。至此,大汉开国七大异姓诸侯全部身死。

后人评价这件事,多数都会认为是刘邦不地道。不过这里说两句公道话,那就是你如果在他的位置上,可能做的也不会比他好上多少。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稍不注意就会翻船。事实上,七大诸侯王的存在对刘邦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安定因素。象韩信、英布这样能力出众的人,就算他能够驾驭,换上年轻的刘盈也未必能够控制住。与其让灾祸留给儿孙,不如在自己有口气时做个恶人。事实上,刘邦处理韩信、彭越的雷霆手段看似无情,却对大汉朝的百姓是最好的结果。如果真的放虎归山,死亡的人可能要翻上几倍,国力也会遭到大弧度的削弱。项羽的败亡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站在七大诸侯的角度,他们自己也有取死之道。长沙王吴苪是自己病死的,不说了。而燕王臧荼和英布就是自己心里有鬼。臧荼是做为曾经的项羽旧部,第一个造反,也第一个身死。他的缺点就是太敏感,如果他不这样反应过激,至少能多活三年。韩王信的问题也出在这上面。他与匈奴交战不胜,结果害怕刘邦怪罪,干脆造了反。

忠诚在这里是最不值钱的。因为人是会变的,就象在臧荼死后继任燕王的卢绾,他是刘邦的发小,从小两人一起长大。按理说两人应该十分熟悉。但等当了燕王后,卢绾一样被刘邦猜疑,被迫与陈豨一起反叛。好在后来还能够逃入匈奴。因为你领兵在外,要皇帝对你一点不起疑心也不正常。而象英布这样的人,对刘邦更是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异姓王分封表

在领导者的眼中,能够背叛一次,就能够背叛第二次。所以刘邦根本不相信叛徒的忠诚。这也是他杀死在战场上放走自己的项羽部将丁公,却赦免了很多曾经想置他于死地的很多人的原因。而从某种角度而言,韩王信、英布、吴苪、臧荼都是叛徒。

其实相对而言,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苪的作法都值得借鉴。这两位都是在刘邦把刀举起来前就自己死了的。特别是张耳,还让自己的儿子张敖取了刘邦和吕雉的独生女儿鲁元公主刘乐为妻。虽然说“帝王无亲”,但有时候这东西真能够救命。

在张耳死后,张敖继位为赵王。后来刘邦途经赵地,有几个张敖的臣下想暗杀刘邦,结果没有成功。但这事后来败露,张敖因此丢了王位,但好在最后还是撇清了关系。后来刘邦看在女儿的份上,还是让他当了侯爷。

而吴苪呢?他在世的时候屡次向刘邦示好,甚至主动出让封地。最后,吴回以姑父的人头保了一家平安。所以可以看出,虽然在大汉朝当异姓王是件高危职业,但也并非完全死路一条。做任何事都要讲个成本。当老大发现干掉你时,成本比保住你时的成本更高,那你就是安全的。

韩信的失败就在于手里的牌丢得太快,先是兵权,后是封地。等到最后,除了他本人的性命已经无牌可打,就这样还作死。说什么“多多益善”,显示锋芒。而对刘邦而言,直接杀了对方就是最“益善”的方法。后世司马懿为了避免曹家的猜疑,装出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不过这个法子对年轻的韩信有点难。就算他可以象信陵君一样玩纵情酒色的游戏,无奈刘邦正是信陵君的粉丝。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异姓王分封地图

其实韩信可以学张良,功成之后就去修仙了。只是这种方式只能用一次,第二个人可能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如把心一横早点上路,这样至少可以保往家族,虽然说很可能已经被吴苪用过,但从小孩的年龄来看,韩信有优势。

可以学司马懿的是彭越,只可惜他没有那个表演天赋。而英布,他的问题是战场上根本就不该输。从资料上看,他的确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是自己没抓住。而如果把他换成韩信,可能结局就大大不一样。

事实上,七大异姓王都还有一个靠山,那就是外敌的存在。刘邦所以不对吴苪对手,那是因为有长沙国在,多少还能牵制下南越国。否则,可能大汉的南部疆土都要落入敌手。所以有时候真的要玩心理战。

其实从刘邦的内心来讲,他未尝不想和这些异姓王共治天下。只是他太聪明了,明白治国的危险。也许今日我对你网开一面,那明日你的刀就会架在我的脖子上。

其实说到底,这些都是制度不成熟的表现。就象刘邦头几次出征居然没有想到让太子监国一样。如果不是刘邦运气实在很好,每次都能在战场上活着回来,可能大汉王朝早就学了秦朝,二世而亡。

新生的汉王朝是如此脆弱,几乎时刻都在灭亡的边缘上打转,必须要极高的政治智慧才能处理各项事务,心狠手辣只是基本,未来刘邦和他的子孙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平定英布回长安的路上,刘邦经过故县沛县。回到这里,他感慨万千。在盛大的欢迎宴会上,他唱起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大风歌》:大风起兮风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内里也是深深的遗憾,

名将之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为何要向开国功臣举起屠刀?

大风歌

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