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XX大学“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2022-12-05 | 阅:  转:  |  分享 
  
XX大学“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是我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实现“保持省内领先,达到国内优秀的省属医学院校水平”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师资队伍数量逐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保证。

1.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XX学者”特聘教授X人,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X人,硕士研究生导师X人,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X人,硕士研究生导师X人,并打造出由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X个学术研究团队。

2.师资队伍数量逐步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高

截止到XXXX年X月,全校教师XXX人,其中教授XX人,副教授XX人,博士XX人,硕士XXX人。

相比“十一五”末期,学校师资数量增长XX%,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提高了X个百分点,硕士学位教师比例提高了近X个百分点,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由“十二五”末期的X:X:X优化为X:X:X,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更趋合理。

3.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学校积极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海外访学和培训计划,大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国际化素质和整体水平。每年以不同形式选派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或培训进修,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学校累计选派出国访学或交流学习青年骨干教师XX人。

4.师资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

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高,有力促进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目前学校设有X个教学院系部和X所临床教学医院,XX个学科开展了研究生教育,有XX个本科专业和X个专科专业,建有X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X个省级重点专业。“十二五”期间,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XXX篇,其中国家级XX篇,获批厅局级及以上教研课题XXX项,学校教学研究基金课题立项XX项,获得厅局级及以上教研成果奖XX项;共承担各级科研立项课题XXX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XX项,发表SCI收录论文XXX篇,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XXX项,获批科研经费资助XXXX余万元;共编写出版教材XX部,其中主编、副主编共计XX部,规划教材XX部。

(三)“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师资队伍数量还需进一步补充。

2.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匮乏,统领创新团队的帅才和重大项目的领军人才不足。

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未达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偏低。

4.青年教师成长速度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二、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兴校战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引进和培养学科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梯队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汇聚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引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为实现学校“十三五”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

三、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

(一)总体发展目标

1.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和学科建设“十三五”发展目标要求,围绕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支撑特色优势学科水平提升的学术梯队。

2.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凝聚学术队伍,培育一批学术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和发展,产生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3.围绕人才培养,凸现专业特色,按需引进与加强培养相结合,形成符合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梯队。

4.以知名教授和教学名师为引领,培育一批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团队。

5.建立定位明确、层次清晰、促进优秀人才和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支持体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二)规划目标与建设任务

1.增加教师数量

“十三五”期间,每年净增教师数量为XX人左右,到“十三五”末期,专任教师总数比“十二五”末期增长XX%,达到XXX人左右。

2.优化师资结构

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提高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XX%,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XX%以上;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教师比例为X:X:X:X左右;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实现教师学缘结构多元化,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达到X%;45岁以上、35~45岁、35岁以下各年龄段教师比例为X:X:X,老、中、青年龄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3.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实施“12345”人才梯队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引进“XX学者”特聘教授1人,引进重点扶持学科高水平领军人才2人,遴选学科和学术带头人30人,引进和培养博士40人,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50人,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学术梯队。

4.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实施创新团队建设“五个一”工程。到“十三五”末期,力争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部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

5.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1)加大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力度。鼓励、支持和督促青年教师通过短期培训或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到国外进行3—6个月的培训。

(2)加大国际交流力度。通过国际交流,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让中青年教授、博士到国外进行项目研究或学术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深刻认识人才对于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人才理念,吸纳、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特色发展需要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兼职结合、学术素养一流、学科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工作任务来实施

1.学校成立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师资队伍的组织领导,把师资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定期召开人才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各学院(系、部)也要成立相应的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系、部)行政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贯彻和落实学校人才工作的有关政策,将人才引进列入学院(系、部)工作目标和责任人的任期责任,通过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全面落实人才引进规划。

2.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以及特色发展的需要,按年度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工作规划,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工作,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落实教学法活动、集体备课、试讲等制度。落实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和导师制度,落实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

(三)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着力构建学科梯队、层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重点引进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十三五”期间,根据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需要,将学校重点发展、扶持的若干学科和专业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有较高学术造诣、在本学科专业有较突出的学术业绩、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等领军人物,以及引进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同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着力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逐步提高各专业师资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

2.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完善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为来校工作的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

3.进一步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模式,通过各种渠道,以“柔性”引进和外聘、特聘、兼职等短期和长期聘用相结合的形式,广揽人才,构建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聘请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担任教学任务,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开展教学、科研合作,指导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学术交流。

(四)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进一步建立、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坚持“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加强实践”的原则,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加大投入,安排专项经费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2.积极开展国(境)外培训,鼓励教师到国(境)外留学、访学、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选派和推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出国(境)进修深造,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国际交流范围、层次和力度,提升教师的国际学术背景和整体素质水平。“十三五”期间,学校每年安排50万元经费,资助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境)进修访问。

3.鼓励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继续坚持提高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相结合,钻研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在职为主和自学研修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实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程,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4.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工作,制定计划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培训进修和开展科学研究,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和归国青年留学人才进行重点资助,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为优秀人才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1.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依托重点学科和现有实验室,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中心实验室建设,打造优质科研平台。

2.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

(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1.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业务建设和思想品德建设并重的方针,不断强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的观念,积极挖掘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探索加强教师师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倡导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尚,广泛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

2.建立并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惩戒制度,在校内营造"崇尚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端正学术风气,杜绝弄虚作假"的学术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健康的学术气氛。

3.贯彻尊师重教的战略思想,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意识,加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团队责任感,营造和谐、宽松、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协调的工作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千方百计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安心工作、多出成果,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



献花(0)
+1
(本文系cf沧海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