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痛的执着:白居易与湘灵

 srfb 2022-12-05 发布于湖南

大唐的盛世与衰败,都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凝炼着文字的精华,有如夜空中璀璨夺目的星光,熠熠生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诗鬼李贺、诗佛王维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代大诗人

文无第一。若列大唐诗人排行榜,千人千品。以影响力与传唱度,毫无疑问,白居易。其作品声动神州,流入扶桑,淌动东南亚...

图片

提起大唐白居易,给人的浅印象就是一个风流才子,爱诗、爱马,爱酒、爱美女,就连苏东坡也都很艳羡他的潇洒自如。东坡《青玉案》: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图片

公元782年,11岁的白居易前往符离。在那里,白居易认识了邻家小女孩湘灵。白居易和湘灵,成了青梅竹马的小伙伴

图片

八年后,白居易父亲去世,回到符离守孝三年。湘灵已经十五岁了。湘灵能歌善舞,精通音律,深得白居易倾心。窦初开的年龄,白居易喜欢上了湘灵。有一首诗,叫《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在那三年的日子里,白居易与湘灵陷入了热恋

图片

闻听消息的白母坚决不允。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官宦子弟与农家女,这门亲事显然是不可以的。为了打消白居易的念头,母亲举家搬迁到江南。湘灵知道后追逐十余里,把一个木匣送给了白居易,然后转身离开...

图片

一路上,白居易连写了三首诗,都是思念湘灵的,其中一首就是《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图片

都说时间是抚平伤口最好的良药。三年过去了,二十三岁的白居易依然没有忘记那个叫湘灵的姑娘,甚至无心科举。身边的朋友不禁在问,你还是那个十六岁就名震京师的少年吗?可是他不管,他的心思没办法安定下来。于是在某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看着天空的牛郎织女星,他写下了这首《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图片

可是迟迟也没有收到湘灵的回应,白居易是坐立难安,食之无味。于是在那个落叶萧瑟的秋天,他又写下了这首《长相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图片

贞元十六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科举高中。衣锦还乡的白居易,恳求母亲成全他和湘灵的婚事。可是门户观念极强的白母是断然不允。那晚的白居易,泪水早已打湿了枕巾。一阵寒风,使他觉得倍加凄凉。趁着夜色偷偷的跑去了湘灵家。看着映在窗户上湘灵的影子,白居易是百感交集,于是在墙上提下了一首《寒闺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消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白居易带着惆怅、空虚、落寂的心情写下了《花下自劝酒》: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图片

白居易的《潜别离》就写出了当时的情形: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

图片

三十岁本是而立之年,可是白居易依然单身。他拒绝了一波又一波的提亲。包括一些达官显贵,他感受到了这人世间最痛苦的不是死别,而是生离。一首《生离别》最能体现出当时白居易的近况吧: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积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贞元二十年,得天子赏识,白居易升为校书郎。回乡时,他再次哀求母亲,允准和湘灵的婚事。可白母态度坚决,尤其是做了大官以后

图片

无奈之下,白居易不得不与湘灵辞别,甚至走的那天,都没能见上一面。举家迁至长安。一个长安一个符离,白居易知道,再也没有机会了。凄凉的冬至夜,白居易生无可恋的缩在被子里,不管被子有多厚,他都感觉到浑身发冷。于是起身伏案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直到36岁时,白居易因为相思之苦,一直未婚,期间作了很多诗,都是怀念湘灵的,《感秋寄远》: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图片

《寄远》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冥色无边际,茫茫尽眼。

一晃十多年,相爱的两人始终无法在一起。白居易的母亲甚至不允许他们见面。情感的压抑比泪千行更令人难受和心酸。即使现在读来,那种忍痛分离的苦,也让人动容。用情之深,令人心痛

图片

三十七岁的白居易,在母亲以死相逼的情况下,娶了同僚杨汝士的妹妹为妻。他与湘灵18年的感情,在此暂时告一段落。几次跟妻子倾诉衷肠,说心中有念,很是对不起发妻,“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妻子特别理解他,说可以给他时间,希望他能早日走出来。可是白居易深深的知道,“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图片

一日,白居易整理文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木匣,一下子又勾起他尘封已久的回忆。他想到了那个黄昏,他想到了马车飞驰后留下的印痕。他想到了那个在尘土飞扬中一路追着马车的身影...打开了木匣,一把铜镜映入眼帘。“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图片

面对着连绵的秋雨及凄凉的夜色,白居易想起了已经不知身在何方的湘灵,一首《夜雨》脱口而出: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图片

后来白居易与妻子至江州,就在途中恰巧遇到了漂泊卖唱的湘灵父女。回去以后的白居易写下了“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次日去找,久寻未果,白居易最终失望的写下了“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既今欢乐事,放又成空。”

图片

找了两个月还未找到,白居易猜想是不是回到了老家呢?于是立马赶往符离。到了湘灵的家中时,发现门未上锁,但院子满是杂草。走进屋内虽已破败不堪,但是物件却摆放有序。白居易流着泪,伤心的写下了《重到毓村宅有感》:“欲入中门泪满襟,庭花无主两回春。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图片

这一年,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40岁,一直未嫁。最让人心痛的是湘灵,对一个女子来说,从十五岁到四十岁,经历了什么?我不知道也无法去揣测,是什么让能歌善舞充满才气的湘灵,宁肯独守一生?

图片

白居易53岁的时候,曾回乡去寻找过湘灵,可惜已经杳无音信,两个人35年的感情,终于在这里划上了句号。

从19岁开始,一直到已知天命之年,他始终未曾忘记符离桥下,那个对着他微笑的姑娘。你能说,白居易不是一个痴情男子吗?

图片

晚年的白居易蓄养过三十三名家伎侍妾。在杭州任刺史时,纳过两位能歌善舞的小妾,小蛮樊素。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也许,是她们能让他想起某个人的影子吧?所以对她们特别好,一直留在身边

图片

蓄养三十三名侍妾,却失恋了62年。爱到入骨的初恋终究还是成了一场遗憾,成了白居易一辈子的痛;一生的情感都寄托在一个叫湘灵的女子身上...

我与春风皆过客

我想,或许一开始,白居易喜欢上邻家女孩的乖巧美貌。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湘灵给了白居易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感觉。自此,这种感觉便陪伴了白居易的一生,始终无法忘却与释怀...

《诗经.卫风》之《淇奥》有这么一段描写男子: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想起周星驰: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图片

强势的妈,受伤的儿。无论白居易还是湘灵,有句话,很值得玩味:越懂事,越心酸...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