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理路与教学实践

 高观点笃者 2022-12-05 发布于上海

引用本文请注明:

周素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理路与教学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22(22):4-11.

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核心素养语境下学科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跨学科主题学习精髓在于多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的整合,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剖析从独立到关联、从学习到应用、从被动到主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逻辑理路,并凝练出融知识学习于主题活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深刻理解、开展项目式学习助力问题解决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样态。同时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做到跨而有“联”,跨而有“度”,跨而有“核”,跨而有“评”。

图片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亮点,也是教学实践的难点。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培养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近年来,笔者顺应课程改革趋势,打破学科壁垒,开展“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探寻核心素养语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图片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理路

图片

“跨学科”的实质是打破学科已有界限,对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和情境化设计,进行跨界教学与应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主题学习”则明确了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与组织方式是主题或专题式的,而非知识逻辑性的、系统结构式的。每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都是一个线性模型,各个学科的思维模型在人的大脑里纵横交错,跨学科学习的本质就是找到这些线性模型的联结点,使之产生网络效应,实现各种信息的自由流通,从而让学习者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

图片

(一)从独立到关联——体现现实世界的整体性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本质上都是赋予学习者一种观察现实世界的向度和支架。传统的分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科的专业性具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其整体把握和理解知识体系,容易割裂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因为现实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复杂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多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支撑。譬如,像购买高铁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考虑时间、路线、价格等因素。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现实世界整体化和综合化的特征,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成为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支点。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助其学会向度转换,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整体把握和系统思考。

图片

(二)从学习到应用——回归学科价值的本体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学层面的意义在于能够破解“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两张皮的问题。以数学为例,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应用的广泛性日益凸显,这是数学的本体性价值所在。虽然数学是抽象的,但现实世界终究是它的本源,数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一定是回归现实世界,并赋予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同时,数学的基础工具性也说明,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与物理、化学、语文等学科融合应用的推动下,现代信息技术应运而生,促使人类快速步入信息时代。由此可见,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图片

(三)从被动到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为“跨学科”,在组织形式上体现为“主题式”,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为“协作式”,在成果呈现上体现为“展示式”。其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育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像数学家一样做测量,像科学家一样做探究,像工程师一样做设计……从而实现学科教学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让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生根。

图片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样态

图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学科知识简单的拼凑,其精髓在于多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的整合,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片

(一)融知识学习于主题活动,积累丰厚体验

在分科教学模式下,因为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教师容易按照过去的经验,将重心放在落实知识上,采用“讲授—练习”的思路设计教学环节。而主题活动教学可以聚焦学科学习的某一重点或难点,整合跨学科资源,多科集中发力,使学生积累丰厚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量”,新课标将其从“数与代数”领域移到“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为例,学生在生活中缺少直接接触较大计量单位的机会,而建立上述观念的过程通常要依赖于间接的感知,光靠数学课“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于是,笔者尝试将数学、语文、体育、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五门学科进行融合,开展跨学科学习(表1)。通过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生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更得心应手。如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明长城长8851( )。我们将实验班(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班级)与对照班(没有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班级)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如表2所示。

图片

图片

没有实施跨学科学习的班级有89人填“米”,通过访谈得知,他们大多是受到了“8851”这个数字的影响,认为这么大的数,肯定用“米”作单位。但是,经过跨学科学习的学生,他们有的这样推想:从家到学校是2千米,如果明长城8851米(8千米多),就是从家到学校的4倍长,这个距离太短了。还有的这样推想:从家乡到南京是350千米,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大半个中国,何其雄伟壮观,肯定不可能只有8851米(8千米多)。可见跨学科学习为学生解决问题积累了可靠经验。

本案例以“认识千米”为主题,将数学、语文、体育、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有机融合。数学聚焦量感的理解体会,语文让学生学会了千米的语言运用,信息科技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获取信息的途径,体育直接积累关于1千米的经验,道德与法治则让学生了解到千米的实际运用。此外,本案例的设计不仅仅限于“千米”的学习,还拓展与丰富了有关长度的知识,并教会学生感受如何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笔者还设计了“扩展学习”板块,展示了从古代的竹竿、准绳、规矩,到生活中常见的尺(三角尺、卷尺等),再到高科技尺(螺旋测微器、激光尺等),学生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进一步积累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经验。

图片

(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深刻理解

张华教授认为,作为特殊课程形态的“跨学科学习”,可以超越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主题或问题,融合几门学科的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形成主题观照下的深刻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以育人主题“长征精神”为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七律·长征》《丰碑》等篇目,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章节,音乐课要教学《长征组歌》,虽然不同学科的教学角度不同,教学方式和目标侧重点也不同,但都是围绕“长征精神”展开学习的。

那么,围绕“长征精神”这一主题,数学学科可以如何设计教学呢?数学特级教师李培芳设计的《“数”说长征》就是典型的案例。教师用加法和除法对比长征12500千米和参考量的关系(相当于长城和长江的长度和,小明每天跑5千米约7年,马拉松跑300余次,地球赤道约3圈),感受长征的路程之长;通过推理想象(10万人相当于100个会场的人数,100个学校的人数,25000个家庭),感受在长征中牺牲人数之多;再通过除一除的方法找关联(每千米牺牲8人,每走125米就牺牲1人,每天牺牲272人,平均大约5分钟就有一名战士牺牲),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这样的一节课,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思维让学生理性地、深刻地感受了长征精神,给学生带来心灵的触动,实现了数学育人。这样的课不是简单地借着生活来教数学,而是用数学来理性地、深刻地品生活。这样的转变是从数学传统课堂向主题活动和项目化学习迈进的重要一步,是推动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和实践的必要前提。

在“长征精神”这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中(图1),学生要深刻领悟“长征精神”,需要把握《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内涵与意境,需要对长征的原因、路线和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有所了解,需要通过数据来真实体会长征途中的艰辛和悲壮。将这四门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重复的删减,交叉的合并,割裂的打通,学生的体验更加丰富,理解更加深刻,更能够全方位理解长征精神,实现综合育人目标。

图片

图片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助力问题解决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理解力,助其形成系统思维,而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毫无疑问是发展跨学科理解力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制定疫情下学校的出操方案,就是一个基于真实背景、真实需求产生的问题。由于“1米距”的防疫要求,学校操场不够用了,学生只能采用单双班交替的方式隔天轮流去户外做操。在此背景下,驱动任务产生了。“制定疫情下学校的出操方案”这一项目安排在六年级,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明确任务

针对单双班轮流到户外做操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室内做操有很多不便,能否设计一套新的方案,既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又能让全体同学都出来做操,让大家到操场上、阳光下呼吸新鲜空气,快乐运动。

第二阶段:前期研讨,规划方案

项目化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需要多学科教师协同教学,统筹设计与实施。研讨阶段,确定了由六年级数学教师及学校的体育教师、信息教师组建导师团队;每个班级内部分成若干项目小组,选出组长。

研讨阶段还明确了两个问题:1.设计的方案中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这些数据?

第三阶段:测量数据,绘制图形(图2)

图片

本阶段,学生综合运用图形位置、测量、比例和数据收集等知识,通过设计、测量、绘制,最终完成做操场地分布图。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其实践能力。

第四阶段:交流评价,反思完善

新课标强调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反思,该阶段的交流要把握几点: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图片、文字、ppt等形式展示交流本组的思考。

2.说说本小组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3.根据其他小组的汇报,进一步修改完善本组方案。

4.在六年级组织“方案评价点赞”活动,获赞最多的方案报给学校。

本案例是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长程案例,包含6个课内学时和若干个课间学时。第1-2学时,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即明确任务,规划方案;第3-4学时,完成第三阶段任务,测量数据,绘制图形;第5-6学时,完成第四阶段任务,交流评价,反思完善。课间学时属于机动学时,主要是为了补测数据,弥补各小组进度的不一致。

在这个以“制定疫情下学校的出操方案”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的案例中(图3),学生遇到的问题是真实的、复杂的,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这就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意愿;多学科教师协同教学,统筹设计,为学习的顺利推进提供指导与保障。看似简单的方案,其设计需要注意诸多的细节:实地测量时选用什么工具,如何确定合适的比例尺画到图上,各班级的出操区域需要考虑楼层分布和进退场的顺序,小组成员意见不统一怎么办,等等。当学生调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了种种问题和困难,这就是核心素养的发展。

图片

图片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图片

在分科设置课程的现实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一种课程综合化、实践化策略。然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话题,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容易出现目标不清、主体不明、内容混乱拼凑等问题,需要教师审慎思考、稳妥推进。在实施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图片

(一)跨而有“联”——找准“联结点”

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为跨而跨,要跨而有“联”。只有学习内容之间真正存在某种意义关联,学习者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 进行以“春”为主题的学习,语文课上学习“春”的古诗,音乐课教学生演唱“春”的歌曲,科学教师则教学生认识春天的花草树木……各个学科都从自身角度对“春”进行了解释、说明,但如果各个部分仍是独立的个体,学科之间没有形成互相借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要产生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反应。因此,在确定主题和选择内容时,既要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更要各科教师通力合作、系统梳理,从中发现共有的概念或相关联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出学习主题,使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课程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起到延展课堂深度之效。

图片

(二)跨而有“度”——排除“干扰点” 

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想跨就跨,要跨而有“度”。第一,学习内容的难度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一般是将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科进行整合,不提倡跨年级甚至跨学段进行整合。第二,学习精力的分配上,课程方案规定“不低于1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学习”,建议90%的时间还是要扎扎实实用于现行的分科学习,让学生保持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的平衡。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双减”的背景下,跨学科的探索还要从学科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出发,力求主次分明、目标适当,避免贪多求全,真正使学生受益而非受累。

图片

(三)跨而有“核”——建立“支撑点”

实施跨学科学习,离不开学科的“跨界”,但“跨界”不等于“无界”,更不能是学科特色的消解。跨学科是“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在扎实学科教学的基础上主动跨界,立足某一学科去实现跨越”,这样做“既可引导学科教学的纵深发展,又可引导学科教学扩展视野”。因此,跨学科学习,它不是泛泛的“通识教育”,也不是“去学科”的实践活动,更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科思维、深刻理解为代价,恰恰相反,跨学科学习是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形成深刻理解、增强课程创造性的重要策略。因此,跨学科学习要坚持学科为“核”,首先还是要促进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理解,以达成本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目标。

图片

(四)跨而有“评”——寻找“生长点”

评价是学习的指挥棒,也是学习的导航仪。现行的分科教学评价主要是结果性评价,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知识的摄入与再现程度。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周期长、自主空间大的特点,宜采用“作品化”评价,引导学生将问题探究过程和解决结果转化成“作品”,如建立学科模型,撰写实验方案和研究报告等,从而来客观评价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出来的表达交流、合作分享、问题解决能力。

跨界融合既是一种意识,也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更是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品格和能力。高质量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是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也是课程教学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作者:周素娟,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小学,高级教师,盐城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