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附子之禹白附关白附

 经方之道 2022-12-06 发布于山东

附子、禹白附(白附子)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根据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性辛味甘,大热,有毒,归心、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用法用量:3~15g。回阳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剂量用至30g以上者。开水煎制不低于1小时祛麻味。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附子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主要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有兴奋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禹白附为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别称滴水参、白附子、疔毒豆等。性大温,味辛、甘,有毒,入胃、肝经。功效:燥湿化痰,社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主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瘰疠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0.5~1g。内服宜制用并先煎40分钟,外用生品适量,捣烂外敷。使用时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均慎用。


禹白附在中药处方上多以白附子出现,切莫与附子,白附片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