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辛苦培养的孙子怎么就失败了?原因不只是因为朱棣太强悍

 志存高远0310 2022-12-06 发布于河北

导读:朱元璋为了保证他的孙子朱允炆能够当皇帝,当称职的皇帝,便不遗余力的培养他,为他扫除障碍,不惜大肆屠杀功臣。虽然朱允炆并不差,但是比起他的年富力强的叔叔们,朱允炆的皇位根本坐不踏实。当时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想的,他认为太子仁孝也好,还是后人认为对马皇后和朱标的情谊也好,但是让他继承大统,是把他往火坑里推,朱允炆自己有错,朱元璋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能够控制住的局面,孙子不一定控制住。接下来分析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


一、朱元璋的少年心酸事儿

老朱从小就穷,没饭吃,家乡又闹旱灾蝗灾,父母哥哥死了他都没钱安葬,孤苦伶仃的他到皇觉寺做僧人还不管饭,需要自己讨饭吃。后来事业有了起色老丈人也处处猜忌他,不给他饭吃,还是马皇后偷刚出锅的大饼给他吃,藏在胸前肉都烫焦了。

朱元璋辛苦培养的孙子怎么就失败了?原因不只是因为朱棣太强悍

一个人年轻时穷日子过怕了,他就不愿意自己的子孙也过这种日子,所以老朱在做了皇帝后对家人是非常的好。《明史》里说朱家子孙都是国家养,也不论愚贤。老朱是一个通古知今的人,他做的一些举措就是以史为鉴,比如说后宫不得干政,宦官不得干政等,可是在对待子孙问题上他就糊涂了。

《明史·诸王》一开头提到的就是不利于朱允炆的。

“皇子封亲王,授金策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署,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

亲王有钱有兵权,而且他的儿子多勇猛者,朱棣当时就800人都敢造反,所以这项制度的后果可想而知。自古分封制下,诸侯王多有造反的,虽然藩王造反成功的就朱棣这一个成功案例,但是都会对社会造成动荡。

朱元璋辛苦培养的孙子怎么就失败了?原因不只是因为朱棣太强悍

二、朱允炆对朱棣异常“宽容”

爷爷留给他的烂摊子那就他自己处理吧,怎么处理呢,削藩呗。朱允炆不会运用著名的阳谋“推恩令”,上来就硬削,首先是倒霉的周王朱橚,废为了庶民,又接着削了代王,派人拿湘王的时候,湘王不愿收狱卒的侮辱,直接带着全家放火自杀了。这确实吓着了其他的王爷,不是把他们吓老实了,是吓得抓紧准备造反。

可是朱允炆是怎么对待最有不臣之心的朱棣呢?上天给了朱允炆好几次收拾朱棣的机会,他都不珍惜。

建文元年3月的时候,朱棣来南京觐见新帝时就不遵守礼法,当时监察御史就奏朱允炆,说朱棣不敬,可朱允炆就是不理会,又有密奏说朱棣太过强大要过早处置,否则终是大患,可人家朱允炆却说

“骨肉至亲,何得及此”。

朱元璋辛苦培养的孙子怎么就失败了?原因不只是因为朱棣太强悍

5月的时候,上天还是怜悯朱允炆的,让朱棣犯了一个错,这时候正好是朱元璋的小祥忌日,诸侯王都应该来陵墓祭奠,朱棣称病不来怕出事儿,却让三个儿子全来了。齐泰让朱允炆把他们都抓起来,这样可以要挟朱棣,可是黄子澄却反对,说不能太急。

这事儿又找来朱棣的舅子徐辉祖、徐增寿和驸马王宁商量,就这么简单的事儿还要这么多人商量,而且都是还都是朱棣的亲戚,还是和朱棣要好的亲戚,除了徐辉祖另外两个都向着朱棣,于是朱棣的三个儿子就平安的回了北平。

朱元璋辛苦培养的孙子怎么就失败了?原因不只是因为朱棣太强悍

朱元璋明孝陵

朱允炆明明就不相信朱棣却不对他采取措施,机会就在眼前还不动手。以至于后来双方开战,朱允炆还嘱咐“不要伤者我叔叔”

朱元璋说他仁孝,他仁义吗?直接把自己的叔叔废为庶民,还逼死了一个。他为什么不伤朱棣?妇人之仁,愚蠢加优柔寡断。本来手下已经没有得力干将,再加上他的嘱咐还怎么拼尽全力杀敌,朱棣都连克好几城了,还不让手下杀他,无语至极。

三、朱元璋祖孙对底下的态度

朱元璋对自己手下的猜忌到了顶点,并且对他们非常的苛刻。前面说了他给自己子孙的钱是万石,而大臣的工资还不到百石,正一品也就87石,到了九品也就5石了。

工资不高穷就穷吧,也不能贪点儿便宜啥的,能活着就行,可是朱元璋是各种杀各种折磨。朱允炆登基后手下没几个能干的,忠义有余,智谋不足,儒气太重。齐泰黄子澄等人就是这样,朱元璋留给孙子的没几个能人,几个没被朱元璋杀掉还剩一个耿炳文。

朱元璋辛苦培养的孙子怎么就失败了?原因不只是因为朱棣太强悍

等到朱棣大军到来后,只有一个耿炳文能够御敌,却被黄子澄给换成了李景隆,还给了他50万大军,这可把朱棣给高兴坏了。李景隆,名将李文忠的儿子,却没有父亲的能力,用朱棣的话说就是“膏粱竖子耳”,打李景隆的时候果然特别容易,失败之后黄子澄等人还不上报,当皇帝也是可怜,外面发生了什么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全听底下人怎么说。

朱元璋对待太监一向不好,朱允炆也学他爷爷,这件事做得其实是正确的,针对历朝历代的前车之鉴来看,太监不能对他太好,你要会用他们。但是靖难的时候就因为朱允炆对太监刻薄,导致许多的太监都转而投向了朱棣为朱棣通风报信,而朱棣正是利用了朱允炆这一弱点获得了许多情报。


结语:朱棣以手握800人就开始进行造反,不只是因为自己能力卓越,更是朱允炆和他的臣子太过弱小,才为朱棣一路势如破竹创造了机会,靖难一共不到4年的时间,就这样被一路攻下,不做任何的改变,真是可叹。朱允炆被叔叔和爷爷坑了,导致老婆孩子最后都遭难,可悲可悲。齐泰黄子澄等人虽没做过什么漂亮的事儿,但临死的时候却从容不迫,誓不投降纵然这帮文人无真材实料,但是却铁骨铮铮,可敬可敬。也不知道朱元璋九泉之下会作何感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