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冲!它让艺术圈无地自容

 抽屉电影 2022-12-06 发布于陕西

当我们谈论艺术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的核心就在于艺术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简单的说清楚艺术的本质,但人人都愿意谈论艺术,仿佛谈论艺术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品味或者是档次提高到一定的境界。然而艺术就是艺术,艺术的本质并不会随着人们的热议而提高,也不会因为遇冷而降低。因此,我们所谈论的的艺术大都是具有外部性的,这种外部性并非是艺术本身赋予的,而是出自周围人的手。因为被附有外部性,艺术也就不再是艺术。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叫《苏富比伪画大师》本片谈论的是一个专门造假的大师,但本片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什么才是假,真真假假之间,人们趋之若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苏富比伪画大师》是一部纪录片,本片讲述的是造假高手贝特莱奇的故事,这个曾经在著名的艺术拍卖场苏富比一战成名的高手为我们展示了伪造一幅名画需要的步骤以及伪造后如何骗过众多的所谓的艺术鉴定的行家里手的故事。

本片带给人们的冲击感并不仅仅局限于贝特莱奇高超的造假手段,而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自从艺术被称为艺术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周围就会有很多人对于艺术自然而然地发出来向往的神情,且有很多人对于艺术很钟情,我们很难分辨哪一些人是真正喜欢艺术,哪一些人是人云亦云,然而贝特莱奇的出现,似乎给这些人进行了很好的归类,究竟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贝特莱奇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为我们勾勒出来了一个答案。

如果说当下追求艺术的人追求的是原作者的高超技巧,那么很遗憾,这样的追求之下就不该有真假之分。我们可以从片中了解到贝特莱奇的高超的绘画技巧已经远远的超越了很多的原作者,同样是创作一幅作品,贝特莱奇所用的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多种多样的的,这样多样的技巧是汇集了前人所能及得以及前人所不能及所有技巧,当这些技巧全部集中在贝特莱奇身上,艺术作品自然也就诞生了。

如果我们作为观众,仅仅是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艺术,那么贝特莱奇的作品没有任何的问题,原作者能受到何种尊敬,贝特莱奇自然也是。如果我们对于艺术秉持的是这样的理念,那么无需要在乎真伪,只要是用心创作的,且能很好的用先进的技法来表现,那么毫无疑问,这依旧是一部美好的艺术品。

如果我们追求的并不是技法上的新奇,也不是思想上的造诣,我们仅仅追求的是一个年代的一个画家的作品,不论好坏的作品而已,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确告知,艺术不在于你画的有多好,而在于你有没有被成名,有没有经过时代的考验而被后来人所炒作等等。因为你的作品可能在技术上并不是很高超,在思想上也很一般,但就是被一群人炒作起来了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一定的拥众,且人们将这种行为高呼为艺术,这种艺术当然也能算作是艺术的一种,但如果当代的艺术界只有这样一种艺术,那么这样的艺术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很显然,贝特莱奇崇尚的是前者,而厌恶的是后者。因为前者的存在,贝特莱奇才能屡屡根据一个画家的风格创作出来新作品,而这些新作品也能成功骗过那些所谓的鉴定者。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更是一种创作,给一部作品灌输进去一种理念,并且成功的将这些作品延续下去,贝特莱奇并不是单纯的造假,而是让观众们看到了一种可能,艺术本该是延续的,因为我们后人的技巧已经远超前人。

然而如果秉持着后一种态度,那么贝特莱奇就是一个无耻的骗子,他之所以无耻,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造假,而是将某一个群体的遮羞布扯了下去。自诩为艺术的收藏者们被戏耍了,他们所崇尚的艺术品位原来是一种附庸,是一种人云亦云,可见,他们并不是崇尚这种艺术品位,而是崇尚这种艺术品位背后的虚荣,他们也不在乎原作者作品中的思想性,而在乎的是原作者作品被赋予了额外的光环之后可以给自己带来升值的收益。这样用钱来解释艺术,似乎更加行得通。

回到最初的话题当中,贝特莱奇刺破的是一种虚伪的面容,因此,他才被很多人所仇恨,然而对于贝特莱奇而言,创作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贝特莱奇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根据原作者的风格进行延续,这样的延续对于原作者来说才是需要的。而我们的一些人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他们需要的是炒作,是不断地让一个在生前默默无闻的人死后被赋予更多的故事,而贝特莱奇告诉我们,故事是人说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本身也是故事。很明显,他掌握了魔法之后,魔法也就不再是神话。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