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画就是修图加滤镜有时还得撒谎

 画意水彩 2022-12-06 发布于河北

近期我专心于创作古诗插画系列,到目前已经创作了十来张作品了。作品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和欣赏,我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脱离照片,独立创作。我惊讶于自己也具备了创作的能力,我感叹于量的积累果然会带来质的飞跃。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要和大家分享,今天要和大家说一说怎么根据照片和实景来创作符合主题的艺术作品。

意在笔先 画尽意在

以前我画画,就是从网上找一张好看的照片,不论是风景、静物、人物、建筑、街景等等,只要好看就行。没有什么创作的主题,就是很盲目的根据照片画。可是现在,我会先确定一个主题而去找素材。比如画《风》这首诗的时候,光是构思这首诗就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当然啊,都是闲暇时候才静下心来琢磨。看插画猜古诗系列11 每句话都美如画一开始我是想画一张表现风的风景画,画旷野当中一棵在风中飞舞的树。后来我看了几张画风竹的国画,又想画竹林里一只被风吹得缩着头的兔子。最后我想不如采用国画里折枝的构图,每句话都画成一幅画,以秋叶、桃花、海浪、竹林为对象,但主题都是风。确定好这个主题和构思之后我再找素材。手头没有素材就去外边拍素材。实在不行再从网上找。

先来看,《风》这首诗的插画创作图片素材和水彩作品差别在哪?


是不是感觉看起来很像又一点也不像。因为我根据要创作的主题,对照片素材进行了剪裁、改动、添加、美化等处理。妥妥的一个修图高手就出现了。
是根据照片画画,还是根据画找素材,这不仅仅是前后顺序的改变,而是先给你的画确定了“立意”,明确了“主题”,注入了“思想”,再去寻找贴切的素材表现它。
这就像咱们女生买衣服,你是逛街的时候看哪件衣服好看就买呢,还是根据自己的搭配需要才去逛呢?
放在画画上,这就要“意在笔先,画尽意在”!

画画就是修图/p图/美颜/加滤镜
有的时候,拍的素材或者实景和我们要创作的主题非常贴切,就是实景没有那么完美,那么就需要咱们用画画的这双手对画面“作假”,对观画人“撒谎”,比如我画《咏鹅》,我是先在公园里拍了一组大白鹅的照片,后来才想起来画它的,但是原景的背景是石头,不够通透和整体色调也不搭,湖水也不够清澈。那么我在画画的时候,就把背景简单处理成单一的色调,整个画面形成蓝绿色调。

画《池上》这幅插画的时候,参考的素材图片是我在公园里拍的一张远眺图,水彩作品人物摆放的位置和图片是一样的,画荷花和河岸的时候也是参考素材来画的,但是我改变了原图的那种平行构图,根据需要变成了斜线构图,色调上也没有照抄照片灰蓝的感觉,而是采用了小清新的绿色调。人物和船全靠想象,也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参考。所以我们自己拍的照片或者现实的静物根本就没什么美感,完全靠我们的审美给它重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

还有一些素材本身非常美,有些摄影作品不论是构图、色调、光感都非常好,我们再画的时候就能全盘照抄吗?当然不行,还是要根据主题、立意进行再加工。就像我画《敕勒川》这幅作品时,参考的是我去坝上旅游时拍的一张草原照片,天空非常通透干净,但是我不能把天画的那么蓝,也不能照搬照片的色彩,况且照片的那种鲜艳清晰的色彩水彩是做不到的。我需要把重点放在地面上,放在地面上的牧羊人上。

就像摄影师拍完一张照片也会后期加工,对画面进行亮度、色阶、色温、对比度等等调整一样,力图通过调整这些数据使画面达到最满意的效果。而我们画画不用这样费事,我们是边画边解决这些问题,哪里不好看当时就修改了,哪里多余当时就弃之不画了,哪里需要突出,直接把它在比例和色彩上突出就可以了。所以画画就是修图美颜加滤镜的过程。

移花接木之绘画武功
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相机,我们的前辈,国画大师们是怎么画画的呢?据说,民间的画工常在街边设一小棚为过往行人画像,叫“设棚写真”。摄影传入中国后,取而代之,也叫“写真”。我们看宋画,画的非常的逼真写实,前人这种写真的能力,就如今天的美术艺考生需要具备“默画”的能力一样,是我们绘画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功。眼睛才是万能的相机。不依赖照片,我们也得具备创作的能力。
因为有时候我们想要画得东西,相机根本无法取景,或者受镜头和光圈的局限,无法拍到理想的光线、构图的照片,只能默默记在心里,回家画下来。
或者我们只是画想象中的景象、人物,现实中根本没有可参照之物,或者只有相似之物,我们得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就像这张《天净沙秋思》,画的时候没有任何参考的素材,画面里的桥、人物、马以及整个画面景象,都是我凭空捏造的,但是这里边每一个东西又有现实景物作参照,公园里处处都是这样的石拱桥,这样的河岸也随处可见,这样的傍晚天空也经常能遇到,山坡上的房子我们出门就能见到,人物和马在草原上随处可见,没去过草原就算动物园里的马总该见过吧。所以说,画面虽然是"假的",但每个东西都是我们印象里的真实存在。
这张《古朗月行》的插画,是我看列维坦的油画获得的启发,我们来看列维坦的《月夜》原作照片,拍出来有些偏色哈。
我画的这张月夜参考了列维坦作品的色调和构图。加入了河流、月亮、人物和萤火虫。看上去比列维坦的画面更热闹有趣一些,但是色彩还是人家的好看。
《山行》画的虽然是枫林,但是我没有见过枫林,只见过枫树,和红叶子的杏树林,杏树林也是这样,有的树偏红紫色,有的树偏黄橘色,那么我在画枫林的时候,就参照了这个印象。
《江雪》这张也是完全凭空想象的,也是“假的”,但是把意境表达出来了,而且看上去也很真实。画的时候,除了这条小船有照片素材参考之外,其他的就靠编造了。大家都看过山画过石头画过雪,不过是把这些东西都合理的拼凑在一起罢了。
这种移花接木的武功要怎么习得呢?还是靠平时大量的练习积累起来的,画的多了自然就有了默画的能力。看的多了,自然就记在心里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怎么根据实景或者照片素材创作一幅艺术作品呢?首先要主题立意在素材之先,先有主题再有素材,不要照抄照片,这样才能做到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其次要学会对照片和实景进行再创作,修图美颜加滤镜的功夫一定要具备。最后,要学会默画,学会移花接木之武功。在山东见过的河,没准画在河北见过的山前,在北京见过的房子,没准就画进了唐山的街道上。


看插画猜古诗系列11 每句话都美如画

看插画猜古诗系列10 天涯游子的悲秋感怀

看插画猜古诗系列9 爹~天上有个大玉盘


自学水彩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