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广们的羊肉煲里为什么会有甘蔗?

 一葉一如来 2022-12-06 发布于广东
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左右,正是甘蔗上市的时候。甘蔗不但美味,还是一种具有食疗功效的中药。

甘蔗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糖蔗,一种是果蔗,糖蔗是制糖的原料,而日常生活中所见更多的是果蔗。

果蔗根据皮色不同,有黑皮与青皮两种,黑皮甘蔗主要以广东中山、番禺、福建及台湾所产最为著名。而青皮甘蔗中上品则产自广东“潭州白蔗”及钱塘江流域的盐官镇,青蔗素有“脆如雪藕甘似蜜”的美誉。

图片

冬季气候寒冷,很多人会选择吃羊肉煲来帮助身体抵御严寒,但羊肉性偏温燥,有些人吃完会出现喉咙痛的情况。

对此,广东地区就会选择甘蔗与羊肉一起炖煮,除了可以达到祛腥提鲜的味道效果外,关键在于可以利用甘蔗生津去燥、止渴去烦的功效,缓解羊肉的燥性,从而达到补而不燥、补而不腻的效果。

甘蔗所蕴含的中国文化

甘蔗之所以得此名,首先是其味甘甜;而“蔗”字的由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引吕惠卿的记述:“凡草皆正生嫡出,惟蔗侧种,根上庶出,故字从蔗。”

图片

甘蔗不仅在人类生活上有诸多用途,它还和中国文化有一些关联,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文化名人食甘蔗的趣事。

东晋时,工于诗赋、书法,尤精绘画的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噘食甘蔗是从尾部开始,逐渐推进到头部(根部)。《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顾恺之与众不同的食蔗法,后来有人以“蔗尾”一词比喻先苦后甜,境况越来越好,元代李俊民在《游青莲》诗中,就写有“渐佳如蔗尾,薄险似羊肠”之句。

此外“渐入佳境”的食蔗法,还有人以“蔗境”一词比喻为人生晚景的美好,例如宋代赵必豫《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词:“百岁人有几?七十世间稀。何况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饴。”


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甘蔗的保健用法。

甘蔗汁的功效

图片

中医认为甘蔗性寒,入肺、脾、胃经,其味甘能滋补,性寒能清热,具有生津去燥、利咽润喉、止渴止呕、利大小肠、解酒、除心胸烦热等功效。具体可体现为:

1.健脾利尿

甘蔗有解热止渴,和中宽膈,下气止呕,助脾健胃,利尿,滋养的功效。

2.润肠通便

甘蔗可缓解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秘结,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发烧口渴等症状。

图片

3.生津解酒

甘蔗有一个很重要的功效,就是解酒毒。

醉酒后会出现头痛、头胀和头晕,这时候来一杯甘蔗汁,既能补益气阴,更能入血中把酒毒清除,所以我们饮酒后喝杯蔗汁可以有效缓解醉酒症状。

4.和胃止呕、滋阴止咳

饮服甘蔗汁与四分之一姜汤混合之汤液,和胃止呕效果更佳,很适用于治疗孕妇的妊娠呕吐。

5.清洁口腔

甘蔗含有的纤维多,常吃还可以提高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多嚼甘蔗能够健齿,还能够锻炼面部的肌肉。

口臭、嘴巴发炎的人都可以多嚼嚼甘蔗。但是注意食用甘蔗后要及时漱口,以免过多的糖分在口腔滞留,引起龋齿和口腔溃疡。


甘蔗生吃、熟吃,疗效大有不同

图片

生吃泻热

冬季气候干燥,最适合吃甘蔗。很多人误以为甘蔗吃多了会上火,实际上古代医籍已经做了解读。《本草新编》中提到:“甘蔗,世人皆以为性热,不敢多食。不知甘蔗甘平而兼微寒,能泻火热,润燥之妙品也。”

中医以甘蔗榨出的汁液入药,名蔗浆(甘蔗汁)。甘蔗汁具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所致的咳嗽、胃阴不足所致的呕吐、热病及暑热伤阴所致的口干口渴等。《随息居饮食谱》中甚至称其为“天生复脉汤”,可“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血,大补脾阴”

对于吃了煎炸上火之物引起口干舌燥,或热病过后心烦口渴,或大便闭结难解都可以尝试吃甘蔗或喝甘蔗汁。

熟食益脾胃、润心肺

古籍中还记载了一些熟吃甘蔗的方法和功效。

比如《滇南本草》中就记载“甘蔗汁治心神恍惚,神魂不定,中风失音,冲开水下。又熬饧食,和胃更佳。”提示甘蔗熬制之后有益脾胃,其中的“饧”类似于现代的饴糖。

《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蔗汁煎成如饴,色黑,甘温。和中活血,止痛舒筋。越人产后辄服之。”

《本草纲目》记载:“治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甘蔗汁一升半,青粱米四合。煮粥,日食二次,极润心肺。”也指出了甘蔗汁煮粥有益于滋润心肺。


甘蔗食疗

为大家介绍几款健康又好吃的甘蔗食疗做法。

1.甘蔗粥

材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图片

▲高粱米

做法:甘蔗洗净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倒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宜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症。用蔗汁煮饭或粥可以让米饭和粥更清甜可口,又能起到益胃生津之效,对于长期吸烟导致咽喉不适的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甘蔗生姜汁

图片

▲生姜汁

做法:将新鲜甘蔗200克榨汁、生姜适量榨汁约10毫升。两种汁倒入杯中,混合搅匀备用。每次喝15毫升,每日两次。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和中、止呕。

3.甘蔗菊花饮

材料:甘蔗500克,山楂5克,马蹄5个,菊花10克。

图片

▲菊花

做法:将材料洗净,马蹄去皮,甘蔗斩条,菊花洗净温水浸泡。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入甘蔗、山楂及马蹄,煮30~40分钟,去渣,最后放入菊花即可。

养生功效:中医认为,甘蔗有解热止渴,生津润燥,利尿滋阴的功效,而且能为机体补充充足的热能。山楂味酸,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防暑提神的作用,搭配甘蔗,酸甘化阴,有助于改善肝火伤阴的状态。马蹄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作用。菊花则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整个药膳方口感清甜,清肝泻火,能提高肝火旺盛类型人群的睡眠质量。

小贴士:脾胃虚寒及糖尿病人群少食。

4.芦根甘蔗饮

中医认为小儿磨牙多见于积食、胃热、阴虚,对于小儿磨牙,胃火炽盛,可试试芦根甘蔗饮。

原料:芦根15g,白茅根10g,炒麦芽10g,甘蔗50g。

图片

▲白茅根

制法:将芦根、白茅根、炒麦芽和甘蔗放一起与水同煮15分钟,晾凉频服,此饮品甘淡、微甜。分次代茶喝,避免睡前服用。

功效:芦根性甘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白茅根性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功能消食和中;甘蔗性甘寒,归肺脾胃经,功能清热生津,润燥下气,解毒。诸物合用,能清泻胃火,生津润燥,利尿解毒,消食和中。

适用:适用于病程比较短,磨牙频率高,夜间磨牙次数多,磨牙声调高或刺耳,或见形体壮实,平时喜食甜腻、肉食等,舌苔厚,特别适合口干喜冷饮,大便干,容易饿,口舌生疮的人。

5.甘蔗雪梨饮

食材:甘蔗 1节,雪梨 1个,陈皮 若干,红枣 3~5个,枸杞 10颗。

图片

▲雪梨

做法:  甘蔗用刀劈成四瓣,雪梨不用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把甘蔗、雪梨、少许陈皮放入锅中,一次性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20分钟,再把红枣枸杞放入,继续煮5-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火去燥。

6.甘蔗红枣桂圆水

功效:暖身、排毒、补血,最适合冬天饮用。

图片

▲桂圆肉

做法:将桂圆肉、红枣用清水泡一泡,待变软后将红枣去核,桂圆肉撕成小块,甘蔗切小段,与红枣、桂圆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7.马蹄甘蔗羊肉汤

材料:鲜马蹄50g,黑皮甘蔗100g,当归5g,生姜6片,羊肉250g,食盐和料酒适量。

图片

▲马蹄

制作: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十分钟后放入适量食盐、生姜片和料酒混合均匀,再腌制10分钟;鲜马蹄削皮洗净,切块;黑皮甘蔗洗净切块;当归洗净;将上述处理好的羊肉和相关食材放入砂锅,加入适量纯净水,先大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即可。(2~3人份)

养生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肝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马蹄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也供药用,中药名叫荸荠,多鲜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甘蔗宜选用黑皮清热生津,润燥和中,解毒,兼补血。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兼可以去羊肉膻气。

生姜与料酒同时腌制羊肉可除去羊膻气,同时生姜性味辛、微温,可温中散寒。

本汤具有温中散寒、补益气血、生津润燥的功效,补而不燥,尤其适合岭南地区冬季手脚冰凉人群选用。


购买挑选甘蔗时的注意事项

图片

挑选甘蔗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摸,检验甘蔗的软硬度;二看,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三闻,鉴别甘蔗有无异味。

如果看甘蔗外观仍然分辨不出也不要紧,在商家对甘蔗剥皮、分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甘蔗的中心和表皮,如果是红心的话不要购买。

还要谨防有些不法商家会把变质的甘蔗榨汁出售,不明来源的甘蔗汁最好不要饮用。


注意!吃甘蔗这些禁忌要知道

虽然甘蔗有很多功效,但并非人人适宜。因为甘蔗能泻热,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生甘蔗。《本草经疏》中记载:“胃寒呕吐,中满滑泄者忌之。”《本草汇言》也提醒:甘蔗多食久食会诱发痰、胀、呕、嗽之疾。

● 甘蔗性寒,脾胃虚寒、胃腹寒痛者不宜食用。

● 无论甘蔗生吃还是熟吃,都不建议血糖高的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并发症等)食用,因其含糖量高可能加重病情。

● 甘蔗剖面发黄、味酸,并有霉味、酒糟味和生虫变坏的,均不能食用,误食后容易引起霉菌中毒,导致视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严重者还会使人双目失明,患全身痉挛性瘫痪等难以治愈疾病。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技术殿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