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
2022-12-06 | 阅:  转:  |  分享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文言文,标示的是略读课文,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本文是明末清初
著名文学家张岱的小品传世之作,作者于明亡后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赏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对西湖的深挚独特的爱,以及对故国的幽深的眷恋、感
伤的情怀和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下期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词汇,也学习了文言文的一些阅读方
法。本课属于略读课文,通过事前预习,可以了解有关背景,疏通课文内容,熟悉全文大意,把握一些需要掌握的实词虚词。所以,对文中描写的雪
景的赏析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是重点,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
的情趣,能朗读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分析赏析景色特点,体会重点字词的丰富蕴涵,体悟作者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四、教学重点1.?雪中奇景的赏析。2.?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五、教学难点?通过鉴赏作者的写景叙
事抒情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六、教学方法?引导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七、教学过程(一)引用导入,初识精品1.引用名言,导
入课文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两篇文章,他说:“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
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他说的其中一轴精品只有84个字
,特别精妙的一段全段在写月,但全段无一个“月”字,这就是我们上一期学过的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另一轴精品(板书:精品)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全文只有159个字(学生数一数)。2.自主学习,朗读感悟(1)学生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标注生字难
字。(2)听后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朗读本文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3)请两三个学生个别读,先谈谈自己觉得该读出什么感情(如:欣赏、惊喜
、淡泊、孤独……),然后试着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老师板书关键词。(二)初步探讨,质疑精品师:真不愧是精品啊,短短的159个字让同学们
读出了这么多感情。不过,老师在细读本文之后,却发现了文中问题多多,对人们给予它“精品”的评价有了怀疑。原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现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比如文章第二段写景的句子,我觉得这样改一改更好。1.?大屏幕出示教师改后的文段,并请学生朗读:雾
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2.找出文中老师修改过的地方,小
组讨论,看看是不是修改后更好了,为什么?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明确:(1)修改后去掉了“与”字,“与”天与云与山与水有一种天地相接
浑茫难辨的感觉,如果没有“与”字感觉事物间有了界限,截然分开了。朗读指导:要读出天地相接的感觉,该怎么读?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明确:
要读得稍快一点,读出浑然一体的连接感。(2)改了量词“痕,点,芥,粒”,修改后似乎更合乎常理,但是语言就显得平淡了。这几个量词一个
比一个小,写出了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让人想象到:阔大无边的茫茫天际中,一叶小舟在静寂的湖面徐徐,越来越渺小,更体现了人的孤独感
。朗读指导:怎么读出天地宏大,人物渺小的感觉?明确:要读得越来越轻,越来越细,最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3.这几句42个写景的字,就用
了4个“一”字,是不是太显得词汇贫乏了?明确:文中连用四个一,意思却有不同。前一个是全的意思,茫茫天地,上下皆白,给人一种浑茫难辨
的“大”的感觉。而后三个一,给人一种依稀可辨,孤迥渺“小”的感觉。一大一小的对比,让人体会到身处其中的人内心孤独,感到人生渺茫。(
三)深入探究,继续质疑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替老师解决了三个疑问,但老师还有不少疑问没有解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猜一猜老师可能
还有些什么疑问。(赏人析情)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讨论明确:1.“独”,独自。其实张岱不是独自去的,因为文中写道“舟中
人两三粒”,“舟子喃喃曰”。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自相矛盾呢?(大屏幕展示资料:)补充资料一:张岱原是个世家子弟,少时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
。明亡之时,张岱“年至五十”,所谓“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张岱又是典型的明朝遗民,明亡后还参加了反清复明斗争
,到后来就只剩消极退隐追忆前朝了。崇祯五年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三十又五,那时的明朝已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作为世家公子的张岱看来,芸
芸众生虽可同行,却不能为伍,表现了他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这“独”不是“形独”,而是“心”独。师:其实,张
岱这种孤独的情感,也不是他独有的,我国古代许多的文人雅士都有各种孤独的感觉。我们可以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吗?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游子思乡的孤独。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无人共赏美景的孤独。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是无奈的孤独。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无人理解的孤独。……2.“强”字
,有人解释为“痛快”,有人解释为“勉强”,到底哪一种解释才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呢?(1)解释为“痛快”:孤独赏雪,却意外遇到知音,
十分惊喜,于是“痛快”一饮,表现了作者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意;也表现了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2)解释为“勉强”:补充资料二:不
论是作为曾经的世家公子,还是后来的隐居文人,张岱对于西湖都十分钟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他还有专门记录
掌故逸闻的《西湖梦寻》。他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才是西湖唯一的知己?,他总会在等到游客散尽之时,才纵舟西湖,“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伴着
那“拍人”的“香气”,进入那“甚惬”的“清梦”?;所以,他才会唯愿与西湖相约于无人的雪后凌晨,与她独处,和她对话,再无外人能够介入
他们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温馨。从资料可以知道,作者对故国明朝有着深深的眷念,对西湖有着深深的依恋。游西湖之时,正值家国破碎,内心伤痛
无法排遣,想在凌晨无人时与知己西湖单独一聚。冒寒独往,不想西湖已有人在赏,好比美人被别人占了,在这种情境之下,心里的失落是可想而知
的,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了。所以“勉强”饮了三大杯就匆匆而别,这“强饮”既是对金陵客“拉”我的礼貌回应,也是心中的失落的宣泄
吧。老师小结:本文“强”的解释,在经过许多学者和老师的探究之后,多倾向于解释为“勉强”,因为这与本文作者的孤独之情吻合。3.舟子说
张岱“痴”,舟子竟然说张岱“愚笨”“傻”吗?明确:可以看出张岱的与众不同;也可以看出舟子对张岱的不理解;还可以与前文中的“独”字照
应,表现张岱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学生可各抒已见)。本文张岱的“痴”表现在哪些地方?(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去看雪;(2)“
是日更定”去看雪;(3)独自去看雪。张岱从一个仕宦公子到一位抗清义士,再到一位山中隐士,他享尽了繁华,凑够了热闹,明了了世事变幻,
那一种参透一切的平淡之心本非常人能及。所以这个“痴”字,正是对张岱最准确的概括,所谓“痴”,正是张岱身上那种非同常人的超逸、清高,
正是这清高超逸,拉开了张岱与常人的距离,成为他孤独的原因。其实,古人“痴”于某物的,大有人在,比如:庄周“痴”于蝶(不知周之梦为蝴
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陶渊明“痴”于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痴”于海棠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曹雪芹
“痴”于《红楼梦》创作(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种痴其实是作者某种情怀的寄托。在现实生活中想说想表达,但是又无从表达,不好
表达,无法表达,于是把它寄予山、寄予水、寄予事物,通过这种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舟子本来就不能理解张岱,结尾的喃喃自语把两
种截然不同的“痴”混为一谈就更让张岱无语了。张岱作此文当是此次游西湖十多年之后,清朝已立,大明已亡,如此结尾,张岱在明朝灭亡后的旷
世孤独之情就揭然在目了。4.学生还可以有对其他问题的探讨,也应该予以肯定。如:(1)“绝”消失。表现了一种万籁俱寂的氛围……让人感
受到作者孤寂的、平静的心情。(2)“而已”解释为“罢了”。表现了作者的伤感惆怅油然而生的心理。(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答非
所问,问的人随意,答的人无心。原文表达了彼此不在意谁是谁,因为不是真知己的意蕴。更显示了作者的孤独感被人打破的淡淡的失落和伤感。(
四)总结全文,理解精品1.师: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过:“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
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正是对故国明朝的深挚的爱,成为了张岱的旷世孤独,成为了他不与常人同道的“痴”。我们今天欣赏这
篇精品,更是欣赏这种深沉的爱国之思。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初识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进一步了解是“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彻悟参透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现在来看精品,确实不愧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的精华。?“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无论我们如何解读张岱和他的作品,或许只有张岱自己能品悟真正的味道吧。2.试着有感情地背诵全文。(五)写作升华、共鸣精品读了本文,你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感受和体会?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感觉孤独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痴”得不被人理解的时候?或者你读过其他描写孤独的文学作品有过共鸣的感觉?请你把你的这种感觉写下来。三四百字左右。附??板书设计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