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题型|语言文字运用最新模拟题汇编(六)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2-06 发布于山东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一日三餐,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筷子。我们的祖先一开始是用小木棍儿拨食食物中的野菜、树叶,慢慢地,    ,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把杠杆原理运用得    。在烹调过程里,筷子可以用来检查、搅拌、品尝食物,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不怕高热,不怕冰冻,手指不便做的事,它也能做。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

筷子一头方、一头圆。筷尾方,便于持执;筷头圆,便于使用。从寓意上讲,有方有圆,也象征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就是方方正正,面对原则问题,做到“肃若秋霜”,    。圆,就是圆润周全,处理问题能注意方法,灵活机动,不拘泥呆板。“持方行圆”,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若相反,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现如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是如影随形。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      

“手机病”的门诊病例中,问诊最多的是骨科。手机拿久了,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在问诊中是最多的。相对于骨科,            ,且是“重灾区”。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经过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使患者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眼底黄斑病又称“眼睛癌症”,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手机病”中,心理层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用手机上网,大脑对网络世界产生的大量即时愉悦反馈会不断把使用者带回网络世界,久而久之,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并最终成瘾。而一些手机应用软件利用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让一部分人深陷“信息茧房”,无法自拔。如今,“放不下”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这把“剑”一面是便利,另一面是各种“病”。对于我们来说,学会了上网,也要学会“”网,不能做“低头族”,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

22.最后一段加点的“下”字为什么要加引号?请简要分析。(4)

【答案】18(3)熟能生巧    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巧妙绝伦)    寸步不让

19(4)①比喻:以生活经验讲为人处事方圆不当的后果,易于接受;夸张:夸大握不住筷子的失礼后果,从心理作用出发诫勉为人处事要方圆得当,带有民俗文化色彩。

20(6)①却是各种手机病”    ②眼科最令人担忧    ③手机是把双刃剑

21(3)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严重的会使患者得眼底黄斑病。

22(4)借用上网造出下网一词;提醒读者注意,将离开互联网的行为重点突出,并说得形象可感。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千年古刹隆兴寺天王殿前,古朴典雅的宁荣街和荣国府门前,铿锵雄浑的常山战鼓擂起,让人们瞬间穿越历史。

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的村庄常山战鼓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节庆,谁的鼓声更响,谁的鼓点更密,谁的花式更多,都是要拉开场子比试一番的。已经记不清诞生过几届“鼓王”了,只记得那彩旗猎猎、铁甲闪闪的场面越来越盛大。

七十岁的老艺人张书社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张书社他们相信:这声响还会传得更远、响得更亮哩!

常山战鼓响起来了,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那在风中摇曳的雉鸡翎,;一面面龙凤小旗缠在高高的中幡竹竿上,猎猎生风。几十公斤的中幡在艺人们的身上上下翻飞。“托塔”“二踢脚”“孙猴背剑”“二郎担山”……代表着吉星高照的中幡,似乎有着不倒的魔力。高照,高照,高高地照耀着正定古城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而在每一次成功飞跃、每一次向上托举的背后,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不知付出了多少,那是无数次的练习和,历经了一次又一次无畏无惧地奋起……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为夏天吃不完的西瓜都会贴上保鲜膜,这是很多人的习惯做法。连在超市里卖的西瓜,切开的也都会裹上一层保鲜膜。不过,有说法称,食物裹保鲜膜后不仅不会起到保鲜抑菌作用,反而会繁殖更多的细菌。保鲜膜还能放心使用吗?

保鲜膜,从名称上来看它是为了帮助食物保鲜而设计制作的一种薄膜。它可以将食物包裹住,与外界环境隔绝,能防止苍蝇、蚊子、蟑螂等害虫,还能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落在西瓜表面,对于西瓜的保存其实是有好处的。

那为什么网传西瓜贴了膜反而细菌更多了呢?①。首先,你用的保鲜膜是否合格?②,如果保鲜膜不合格,就难发挥保鲜的效果,放久了细菌繁殖自然会更多。其次,还要看食物在使用保鲜膜前的情况。如果西瓜在贴膜前,已经沾染了比较多的微生物、细菌,那贴膜后,③。所以,大家最好使用合格正规的保鲜膜,而需要保存的食物应该尽快贴上保鲜膜并及时冷藏保存。理想的保鲜膜应该符合以下条件:容易被拉出及剪开;容易与玻璃陶瓷及不锈钢面食具(但非保鲜膜本身)黏合;接近透明且没有折皱、厚度不均等情况出现;能承受一般拉扯的压力。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B.炎炎夏日,你是不是对冰镇饮料等冷饮食物情有独钟?

C.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D.请你认真分析这次考试的得失,争取下次更优秀。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案】18.①走南闯北 ②妩媚多姿 ③挥汗如雨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填空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第①处要根据后面的“从村镇里的田堙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全国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来填,第②处要根据前面的“在风中摇曳”和后面的“猎猎生风”等来填,第③处要根据前面的“不知付出了多少”等来填。

【评分细则】每处1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即可。

19.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长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在原句中找出主要信息点,可以把句子的各个成分划分出来,主要成分组成一句,其他修饰成分分开叙述。

【评分细则】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1分)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1分)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1分)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1分)(其他答案,只要不改变原意,酌情给分)

20.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常山战鼓响起来了,不能没有“高照”的身影。从结构上来看,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常山战鼓过渡到下文对“高照”的描写。从表达上来看,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表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也极具魅力。

【解析】本题考查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分析表达效果时要结合句子具体内容,不能只答“加强语气”“发人深思”等套话。

【评分细则】结合句子具体内容从结构上回答得2分,结合句子具体内容从表达上回答得2分,都只需要答出关键词即可。

21.B【解析】本题考查使用人称的能力。B项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你”,都不是特指某个人,是泛指;另外三项是特指。

22.①原因是多方面的 ②如果保鲜膜不合格 ③细菌自然会更多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前面的“为什么”和后面的“首先……其次……”等信息可知;第②处根据前面的“是否合格”和后面的“就难发挥保鲜的效果”等信息可知;第③处根据前面的“已经沾染了比较多的微生物、细菌”等信息可知。

【评分细则】答对一处得2分,答出关键词,意思对即可。

、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①      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②      ,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徽墨③      ,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意蕴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不仅我揣摩到徽墨蕴含的千年底蕴,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耀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18.请在文中画线的序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寻找微墨中,不仅我感受到徽墨蕴含的千年底蕴,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

B.在寻找徽墨中,我不仅揣摩到徽墨蕴含的千年底蕴,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

C.在寻找徽墨中,不仅我揣摩到徽墨蕴含的千年底蕴,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

D.在寻找微墨中,我不仅感受到徽墨蕴含的千年底蕴,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研究大树对研究区域的生物群落演化以及生态适应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还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个科学谜题——如何把水分和矿物质营养从树根里面,送到高高在上的枝头呢?

比如说,科考队发现的不丹松,高度为76.8米,换算成居民楼,大概相当于25层楼的高度,如果没有水泵提供压力,我们根本无法在如此高度享受自来水服务。那么没有水泵的大树①      ?

最初,人们认为②     。所谓毛细作用,就是水会顺着很细很细的管道向上“爬”,这些管道越细,爬升的高度就越高。但经过计算发现,以大树输送管道(维管束)的尺寸所产生的毛细作用,根本无法把水分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

实际上,大树还真的有个“水泵”——枝干顶端的叶子。叶子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就会来补充,通过这样的传递③      。因为跟蒸腾作用有关,这种特别的提升力就被称为蒸腾拉力。不过,这个供水系统究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拉力,到目前还是个谜。这次发现的刷新纪录的树,对于我们研究植物的生理,特别是水分和营养的运输的生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画线句中“水泵”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在千山万水的随心所欲里,“交情”似乎张口就来,“友谊”好像信手拈来。

B.再孤独的内心,也不欢迎指手画脚的“友情司令”;再热络的态度,也不必充当无微不至的“友情保姆”。

C.其中“龙娃子”让广大网友直呼心疼——累了困了,往头上浇一瓶水;中暑呕吐,又跨上摩托一溜烟骑走。

D.“上得了国际舞台,入得了百姓生活。”冬奥场馆的赛后运营业态更为丰富,为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更多新路径。

22.请在文中画线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8.①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各式各样)②束之高阁(置之高阁)③不负众望

19.D

20.拟人手法。“耳鬓厮磨”赋予墨与砚台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展现出墨与砚台相伴相生的特点;“横插一杠”赋予墨汁人的行为,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墨与砚台被现代科技冲击而遭受冷落的惋惜。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依据前文“徽墨式微”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的对比,体现出书写工具的多种多样,可以填“五花八门”。“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填写“形形色色”“各式各祥”均可)

第二处,依据前文“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以及后文“制墨传习几乎无人向津”可推断,墨块已很少被人使用,可以填“束之高阁”。“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填写“置之高阁”也可以)

第三处,根据前后文权威人士言之凿凿,确认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可见虹关徽墨虽然式微,但因为虹关徽墨的历史美誉,最终为虹关换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由此推断可知,此处可以填“不负众望”。“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两处语病:

一、语序不当,“不仅……也……”连接的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应该把“我”放到“不仅”之前。

二、搭配不当,要把“揣摩……底蕴”改成“感受……底蕴”。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和“被墨汁横插一杠”可知,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其中,“耳鬓厮磨”让墨和砚台有了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墨与砚台”相伴相生不可分割的特点;而“横插一杠”则让“墨汁”有了人的行为特点,结合前文“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和“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可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墨与砚台”被现代科技冲击而遭受冷落的惋惜之情。

21.B

22.①是如何将水从树根送到枝头的呢

②大树是通过毛细作用来提水的

③树根吸收的水分就被“抽”上来了

【解析】21.画线句中“水泵”的引号表特殊含义;

A.引号表强调;

B.引号表特殊含义;

C.引号为特定称谓;

D.引号为引用。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空,本句为承上启下句,下面两段阐述大树将水从树根送到枝头的方式,结合句末的“?”,故可填写“是如何将水从树根送到枝头的呢”之类的句子。

①空,结合句前“最初,人们认为”可知,此处是人们对大树将水从树根送到枝头的方式的理解,再结合“所谓毛细作用……”可知,这个方式与毛细作用相关,故可填写“大树是通过毛细作用来提水的”之类的句子。

①空,结合“通过这样的传递”可知,此处应是填写结果,故可填写“树根吸收的水分就被'抽’上来了”之类的句子。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临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这条山路是沿着文谷河修的,河直行,路也直行,河拐弯,路也跟着拐弯,  ①  不肯离开半步。文谷河从阳关山最高峰下来之后,自西向东,流经几座大山几道大沟,最终汇入汾河。(        ),所以只要跟着河流就能出山。在我小的时候,木材厂砍下的圆木都是放进河里,顺流而下带出山的,放排人站在木排上点着竹竿。那时候,我经常会骑在一截圆木上跟着河流漂一段再爬上岸,在岸边看着那些滚圆笔直的木头在河道里拥挤着,谈笑着 ②    ,结伴而去。冬天,河道结冰,白色巨蟒一般蜿蜒在山间,那些圆木则一路滑着冰,照样呼啸着出山。

河流在视野里若隐若现,有时就在脚下,有时又钻进河柳丛中。即使看不见它,却仍然可以嗅到水的气息,听到哗哗的水声,你觉得离它很远,又仿佛    ③    。河流两边青草夹岸,蒲公英携伞飞行。偶见有白色的巨石档在河道中间,河流也是欢快地侧身而过并不上前挑衅。

18.在文中横线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河流的两岸孕育出不少小村庄,被河流串成一串珍珠一样

B.河流的两岸孕育出不少小村庄,珍珠一样被河流串成一串

C.不少小村庄孕育在河流的两岸,被河流串成一串珍珠一样

D.不少小村庄孕育在河流的两岸,珍珠一样被河流串成一串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一定的标准,  ①   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 ②   。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

然而,网络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是另一回事。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媒体的用法就是“标准答案”,编辑人员应该成为广大受众的"先生”。然而,时下不少新媒体、自媒体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很不规范,一些“小编”连基本的编辑素养都不具备,   。传统媒体尽管处境比较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匠心,做好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表率。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概述材料主旨,要求使用表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4分)

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

18.(3分)①如影随形 ②熙熙攘攘(或:摩肩接踵) ③近在咫尺

19.(3分)B

20.(4分)句中使用了“欢快”“侧身”“挑衅”等词语,(2分)赋予河流以人类的动作、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河流绕过巨石阻挡、自由流淌的自然状态。(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21.(6分)①捍卫这个标准 ②也大大拓展了语言文字的表达空间 ③更不要说是给受众当“先生”了

22.(4分)示例一:只有严格规范各种媒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才能够保证汉语汉字的纯粹性,从而确保汉字的传承和发展。

示例二:要确保汉语汉字的纯粹性,从而保证汉语汉字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严格规范各种媒体的语言文字运用。

、简答题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越来越冷,丁香树只余纤纤弱枝。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我发现,儿子没有安全感,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  ①  ,说话也变得语无伦次。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他说,儿子特别喜欢这间店,这是他能记得的最远的地方。出来的时候,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一个普通人。

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儿子时不时扭过身子,见父亲就在丁香树下,便长吁一口气,抹抹鼻尖上的汗。

一个春天的周末,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  ②  ,又隐隐担忧,今天顾客特别多,有个小女生过生日,丁香树下的两张桌子被拼到一起,坐满了笑语盈盈的小伙伴。店主一个人忙,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为了给她个惊喜,已经找人来挖树了。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  ③  ,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还在学谷爱凌每天睡眠10小时吗?新研究表明:不必强求,你的基因  ①  。有的人每天睡8小时还远远不够,可有的人睡5个小时却绰绰有余。一些人天生就将睡眠集中在一个有效的时间窗口中,每晚只睡4~6小时就能保持精力充沛。

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家族性自然短睡眠者,这类人群拥有令人“羡慕嫉妒恨”的高效睡眠能力,每晚睡觉时间多在4~6小时。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这类人群基因组中的5个基因,这些基因在实现这种高效睡眠方面发挥了作用。对一般人来说  ②  ,因为睡眠不足会加速神经退化。但对家族性自然短睡眠者来说,大脑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睡眠任务。换句话说,睡眠时间较少  ③  

研究表明,优质睡眠可以成为抵御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盾牌。了解睡眠调节的生物学基础有助于研发解决睡眠障碍问题的药物。此外,改善人的睡眠可能会维护幸福感,提高每个人的时间质量。但追寻涉及其中的众多基因则道阻且长,研究人员视其比作“拼凑出一千块拼图”的漫长游戏。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文中画波浪线处称“时间”为“窗口”很恰当,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21.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7.①惊慌失措   ②忐忑不安   ③欲言又止    18.①文中把小男孩想说话却说不出来,一句话堵在胸口的样子,比喻成一朵花将开而未开,卡在枝丫间的样子。②由此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由上文“儿子没有安全感”可知,此处是说儿子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所以应该用成语“惊慌失措”。意思是: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第二空,由下句“又隐隐担忧”可知,此处是说男孩心神不定,所以应该用成语“忐忑不安”。意思是: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第三空,由上句“嘴唇哆嗦着”和下句“只是摇头”可知,小男孩想说话又停止不说,所以应该用成语“欲言又止”。意思是: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由上文“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可知,文中把小男孩想说话却说不出来,一句话堵在胸口的样子,比喻成一朵花将开而未开,卡在枝丫间的样子。

表达效果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把小男孩想说话却说不出来的样子展现出来,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由此引发了读者的联想。

19.①影响着所需睡眠的时长 ②保证睡眠时长(充足)是至关重要的   ③不一定就等同于睡眠不足    20.①从内容表达的角度看,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时间”,特指某些人能够保持精力充沛而天生只需保持的每晚4~6个小时的睡眠时长。②从辞格使用的角度看,画波浪线处将“时间”比喻为“窗口”,形象地说明透过某些人相对较少的睡眠时间可知其睡眠的较高质量。    21.①将“维护”修改为“维持”;②将“其中”移至“涉及”前;③将“视”修改为“将”。修改后的句子为:改善人的睡眠可能会维持幸福感,提高每个人的时间质量。但追寻其中涉及的众多基因则道阻且长,研究人员将其比作“拼凑出一千块拼图”的漫长游戏。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从语脉上看,第一处横线上所填内容,承接其前句,同时引发其后两个分句不同的人对睡眠时长的不同需求。据此给出答案①“影响着所需睡眠的时长”。

第二处横线前的“对一般人来说”及横线后的“因为睡眠不足会加速神经退化”的语句,说明对一些人来说,睡眠时长很重要,会影响身体健康。据此给出答案②“保证睡眠时长(充足)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处横线上所填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根据第三处横线前的句子“大脑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睡眠任务”及“换句话说”等词句的意思可知,“睡眠时间较少”对于有些人来说并非传统认识中的“睡眠不足”。据此给出答案③“不一定就等同于睡眠不足”。

20.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体悟语言表达特点的能力。

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不能离开语境。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文中画线处“时间”的含义;其次,在此基础上,准确理解“时间窗口”这一比喻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

根据文意“一些人天生就将睡眠集中在一个有效的时间窗口中,每晚只睡4~6小时就能保持精力充沛”可知,“时间”,特指某些人能够保持精力充沛而天生只需保持的每晚4~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时间窗口”一句将“时间”比喻为“窗口”,透过“窗口”,我们可以看见某些内部的东西,而这个一部则形象地说明透过某些人相对较少的睡眠时间可知其睡眠的较高质量。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三处(种)语病:

一是动宾搭配不当,“维护……幸福感”不搭配,需将“维护”修改为“维持”;

二是语序不当,导致表意不明,需将“其中”移至“涉及”前;

三是介词“将”误用为动词“视”,导致句中“视其”与“比作”句式杂糅,将“视”修改为“将”即可。

修改后:改善人的睡眠可能会维持幸福感,提高每个人的时间质量。但追寻其中涉及的众多基因则道阻且长,研究人员将其比作“拼凑出一千块拼图”的漫长游戏。

六、(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①  。环顾周围,曾 ②  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苗,顺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单薄的绿意。

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 ③  ,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点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  ④  ,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的晚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十,即使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B.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C.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D.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

20.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一顿饱餐之后, ①   。这一众所周知的生活体验,究竟是怎样引起的?一个常见的解释:人吃完饭后,肠胃功能活动显著加强,血流量随之增加;相应的,大脑中的血流量开始减少,继而供氧量下降,所以会产生困倦的感觉。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可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甚至有研究表明,饭后大脑的血流量不仅没减少, ②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餐后犯困呢?

餐后犯困和促食欲素的水平有关系。促食欲素也叫下丘脑泌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进食能够引起身体血糖的升高,进而抑制促食欲素的分泌。而促食欲素含量降低就会导致人体因倦,让人缺少精气神”。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胰岛素和犯困也密切相关。一般认为, ③ ,但是可以通过影响血糖对睡眠产生间接影响。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导致血糖上升,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降低血糖;胰岛素还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使人体中的色氛酸含量增多,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大脑产生睡意。

21. 词语的意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肩负着时代重任。

B. 踏上新征程,跑出加速度。

C. 打卡井冈山,重走红色路

D.移除绊脚石,奔向新时代。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

18. ①依依不舍 ②郁郁葱葱③绚烂多彩 ④周而复始(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 D

20.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你可踩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4 分。句序1分,整句格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21.B(“精气神”原是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元精、元气、元神。此处指精神力气,为引申义。A 比喻义;B引申义;C 基本义;D 比喻义)

22.①大脑会不同程度地犯困 ②反而还会增加 ③胰岛素对睡眠没有直接作用(6分。每句2分)

七、(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题。

最近,这首《孤勇者》持续破圈,甚至打入“小学生内部”,在小学生群体中口口相传。我们会习惯性地以为。小孩子可能听不懂《孤勇者》,但很神奇,《孤勇者》却的的确确有着魔力。即使有孩子不能完全读懂歌词,但只要一听到那激昂、明快的旋律,耳朵就会被紧紧抓住,和着节奏跺脚打拍子,情不自禁带入情绪,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细细分析会发现,这首歌的旋律不仅很适合孩子们学唱,而且这铿锵有力的节奏,听者有一种相当振奋人心的感觉“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①         的歌词,使人们但凡听过,总能哼出几句,更有一种令人备受触动、备受鼓舞之感。

短视频平台和主流媒体的传播,以及学校提供的人际传播环境等,也让孩子们②       。此外,这首歌还有消防版、航天版、奥特曼版、六一儿童节版、手势版、作业版……③       的形式,让未曾接触到的孩子也都迅速接受融入。

词作者唐恬跟癌症抗争9年,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将命运的咽喉紧紧扼住的女性,把平凡英雄的气概糅进了歌词中。“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正是这样的“倔强”,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孤勇者》的歌词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原意。(3分)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倔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深切道出了离家游子的期许和渴盼。

B.中国有无数个小镇,通过“做题”来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没什么不好。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D.“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农校的稻田,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 题。

重大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发生后,舆论场一般会出现短暂的信息“真空”,此时正是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的“黄金期”,但也是①  “窗口期”。在这个关键点,如果相关地方和部门不发声、不回应,就可能出现“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跑遍世界”的局面,从而丧失主动权,再想说时就晚了。

该发布时不发布,分析其背后原因,主要有三种心态:

“鸵鸟”心态。奉行“沉默是金”,打死也不说;觉得“挺一挺就过去了”,反正热点自会降温。殊不知,舆论场上,正确的声音不去占领,错误的声音就会蔓延。“甩锅”心态。认为事件由上级或下级部门负责处置,本级可以不回应;或者认为事件涉及多个部门、地方,谁先回应,谁就“引火烧身”。“求稳”心态。觉得应该发声,但又顾虑重重,担心对外发布后,老百姓不满意,或者有质疑。还不如不发布。

不管是“鸵鸟”心态、“甩锅”心态还是“求稳”心态, ②    。当前,很多单位和领导不主动担当作为,怕发布出错而逃避发布责任,索性选择不发布,这绝对不应该。

对应当发布而不履行发布责任的,应该像追究发布错误一样追究不发布的责任。③         媒体要态度鲜明地肯定支持,社会各方面也要更加宽容,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鼓励这种负责任敢担当的作为!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23.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言使用特色。(4分)

答案】19.(3分)朗朗上口 耳濡目染 层出不穷(五花八门)

20.(3分)细细分析会发现,不仅这首歌的旋律很适合孩子们学唱,而且这铿锵有力的节奏,也使(带给)听者有一种相当振奋人心的感觉。(语病一:关联词位置失当:语病二:中途易辙)

21.(3分)B(A表示引用。B表示强调、突出,与文中一致。C表示否定或讽刺。 D表示特定称谓。)

22.(3分)①谣言、传言迅速滋生;②(归根结底)都是缺少主动担当的意识:③对及时主动发布的。

23,(4分)①形象生动,如“鸵鸟”形象,“引火烧身”等;②通俗易懂,多用口语,如“打死也不说”“挺一挺就过去了”:③多用短句,表达干脆有力。

24.立意参考:材料关键词是共鸣与沟通,理解与共情。因为主播讲述的内容与网友的经历处境高度吻合,所以网友与主播之间心灵有了沟通,产生共鸣与共情,对自己的处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等经历,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如何借助沟通与理解,在心灵的共情、共鸣中摆脱困境、战胜困难或解决问题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历经10年打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程全面竣工。这条古巷,先后孕育了百余名进士和一大批近现代名士大家,恽寿平、张惠言、盛宣怀、赵元任、瞿秋白、周有光等一众风流人物      ,成就了它“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名。

千百年来这里人文璀璨,千百年后依旧风雅浪漫。盛夏的青果巷里,翠绿的藤萝蜿蜒于粉墙黛瓦,与深邃的夜幕、星星点点的灯光交织成静谧的背景,依巷流淌的南市河水倒映出皎月,安详地听着堤岸上的欢声笑语

展现江南古城魅力,打造文旅特色活动。青果巷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众多特色节庆被策划得精彩纷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为了增加招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青果诗会,青果熙市夜游,有光文化季,赵元任艺术节……一系列可溯源、有底蕴且各年龄阶层      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带给市民和游客难忘的体验之旅。创新开发印记、艺趣、风尚、雅韵、栖居五大主题业态,实现古典街区与时尚商业的无缝连接,令游客      城市在焕新中提升品质和能级,文化是城市焕新的“根”与“魂”。青果巷全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写下了一个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从句式和词语选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特色。(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牙齿坚硬而有光泽,(),“巧笑倩兮”则是与五官相映生辉的动态美。牙齿对主人容貌的加持不亚于任何饰品。

①  :前方切牙像铲刀,负责切断蔬菜水果;两侧犬牙像尖刀,负责撕碎坚韧的肉类等食物;后方前磨牙凸凹不平,负责把食物嚼碎;更靠后的磨牙把前磨牙嚼碎的食物再次咀嚼,使其更加细碎。

智齿与“智慧”没有什么联系,  ②  。古人类采集到的食物,比如植物茎叶、块茎等,质地比较坚硬粗糙,含有大量纤维,在咀嚼时要有较大力量和大的碾磨面积,所以古人类有宽阔的颌骨容纳智齿。人类学会使用火和工具加工食物后,不再需要那么费力地咀嚼,于是颌骨变窄,预留给智齿的空间位置明显缩小,这就导致智齿往往不能正常萌出,  ③  ,如果咬合不良或经常发炎就要拔掉了。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齿如编贝”是形容洁白整齐的静态美

B.形容洁白整齐的静态美可以用“齿如编贝”

C.“齿如编贝”形容的是洁白整齐的静态美

D.洁白整齐的静态美可用“齿如编贝”形容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18.(3分)灿若繁星   喜闻乐见   流连忘返

19.(4分)运用节奏舒缓的长句,清丽典雅的修饰语,描写夜晚的青果巷静谧和乐的景象,表现其风雅浪漫。

20.(4分)青果巷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策划了众多精彩纷呈的特色节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招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

21.(3分)C

22.(6分)

1)牙齿在咀嚼时各司其职(各有分工)

2)倒是与人类的进化相关

3)如果平安无事就可以保留

、简答题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些孩子在玩耍,他们变换着石子的阵势,说:“这是在行军,那是牛群和羊群。”但是,过路人只看到石子,不明白孩子心中的财富。

同样,享受黎明的人会在初现的晨曦中温暖身子。那个走向井边的人,因为口渴,把沉重的桶提上井沿。口渴,使他的步伐、他的双臂、他的眼睛都充满了意义,就像一首诗。有些人若不在辛苦中获得信仰,欢乐也不会找上他们。

我也注意到了那个人,他听音乐,却不用心。他叫人用轿子抬他去听,而不是自己走着去听。没有人爬上山坡,大好风景也无人欣赏。但让人抬着送上山顶,你看到的不过是   ①   的景物,你怎能赋予它实质的意义呢?

一个对现状深感满意的人,必是经过努力后方能有 ②   的享受——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调整山河,推平村庄的砾石路。这个景色起自他的胸臆,他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孩子感受到的快乐——他排列了石子,建造了城市,于愿已足。看到一堆未经自己努力而成为风景的石子,哪个孩子会   ③   呢?我若不身体力行,就不存在任何历险;我若不用尽心力,一切就没有意义。

我想说的是,你们没有权利不努力。因为,不做这件事,便要做那件事——你们必须长大。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分别使用了“我”和“他”,“我”和“你”的称谓,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按照黄永年先生的说法,古籍整理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等加工,其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传承下来的文献典籍,其数量之丰富,内容之深厚,是其他任何民族和国家所无可比拟的。这些文献典籍,我们概称为“古籍”。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这些文献典籍进行搜集、校勘、编订、抄刻、传播的整理工作从未中断过。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   ②   ,已经很不容易了。除了今人对古人的社会生活产生隔膜的影响之外,古籍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错误,使得我们使用起来很不放心。   ③   ,大多数古籍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而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白话文运动”的推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知识界、教育界的主流。由于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造成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生出越来越多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组织全国的学术和出版力量,以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基础,其中的优秀成果成为体现古籍整理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作和传世之作,为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改变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对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90字。

答案】17.①平淡无奇     ②气定神闲     ③欢欣雀跃    

18.(1)人称灵活变换应用,使行文更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2)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态度,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依据语境“没有人爬上山坡,大好风景也无人欣赏”可知爬上山坡可以看到大好风景,“但让人抬着送上山顶”没有用心去发现大好风景,看到的就是一般的景色,可以选用“平淡无奇”。平淡无奇: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突出的、出色的地方。

②依据语境“一个对现状深感满意的人”“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调整山河,推平村庄的砾石路。这个景色起自他的胸臆,他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孩子感受到的快乐——他排列了石子,建造了城市,于愿已足”可知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内心会悠然自在,可以选用“气定神闲”。气定神闲:形容一种悠然自在镇定的心境与状态。

③依据语境“看到一堆未经自己努力而成为风景的石子”,“我若不身体力行,就不存在任何历险;我若不用尽心力,一切就没有意义”可知主人公并不会满心欢喜,再依据“哪个孩子会……呢”是一个反问句,可填写与之情况相反的成语:欢欣雀跃。欢欣雀跃:高兴得像鸟雀一样地跳跃,形容非常高兴。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语境“我也注意到了那个人,他听音乐,却不用心。他叫人用轿子抬他去听”中的“我”指代作者,“他”指代那个听音乐的人。用“我”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用“我”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用“我”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用“他”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行文更流畅,思维不受阻碍,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他”是第三人称,有疏离感,表明作者并不赞同他的做法,即“听音乐,却不用心”“叫人用轿子抬他去听”,从而表明做事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会到快乐而有成就感。

语境“我想说的是,你们没有权利不努力。……你们必须长大”中的“我”,描写的是作者看到的世界和内心的感受,“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我”和“你”两个人称同时使用,人称转换灵活,当“我”转为“你”时,“你”成了描写的对象,“我”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和描写,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第二人称的“你们”代表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人,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努力生活,努力长大。用第二人称仿佛面对面交谈,就像老者给青年忠告一样,显得自然亲切,而道理更易于接受。从这个角度看,这种转变说明作者的态度是冷静和客观的,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态度,即所有人都必须努力,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

19.①什么是“古籍整理”

②当代人要读懂这些古籍

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20.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造成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出现越来越多的障碍。

21.古籍整理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出现越来越多的障碍。政府重视古籍整理工作,古籍整理为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是问句,后文是回答,结合后文“按照黄永年先生的说法,古籍整理就是……”可知是对“古籍整理是什么”的回答,所以可以填:什么是“古籍整理”。

第二空后文“除了今人对古人的社会生活产生隔膜的影响之外,古籍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错误”是对今人很难读懂古文的原因的分析,这里应该是说今人要读懂古籍不容易,可以填:当代人要读懂这些古籍。

第三空前文“除了今人对古人的社会生活产生隔膜的影响之外,古籍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错误”是对今人很难读懂古文的原因的分析,后文“大多数古籍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而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白话文运动’的推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知识界、教育界的主流”也是原因分析,而且是更重要的原因,所以这里可以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错误。

一是“由于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造成……”句式杂糅,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可以删除“由于”。

二是“生出越来越多的障碍”搭配不当,应该是“出现……障碍”。

所以改写为: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造成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出现越来越多的障碍。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结合“古籍整理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等加工,其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可知古籍整理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

结合“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已经很不容易了。除了今人对古人的社会生活产生隔膜的影响之外,古籍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错误,使得我们使用起来很不放心”可知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出现越来越多的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组织全国的学术和出版力量,以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基础,其中的优秀成果成为体现古籍整理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作和传世之作,为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知政府重视古籍整理工作,古籍整理为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可以整理为:古籍整理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出现越来越多的障碍。政府重视古籍整理工作,古籍整理为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他出神地凝视着车窗外的黑暗。列车摇晃着,黑暗中的树林、山冈和大地都在玻璃外面成了流动的黑色。原来列车也是一条河,在横贯陇海又猛折向北的河道上奔流,亮着灯光,鸣着号角,掀起着轰隆隆的巨响。列车上的人呢,就是河里的水和浪。

那次也是这样:车厢里挤满了学生他坐在地上有一块冲出防滑钉的铁踏板的连接两节车厢的冷飕飕的过道。

那是你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投进一条汹涌的河。那时你在这块灰蒙蒙的玻璃里只看见一张娃娃脸,看见一双明亮的闪闪的眼睛。那时你没有和红脸后生交朋友的本事。你只是揣着一颗小兔子般活泼的心,在大千世界的风雨面前坐卧不宁。后来你穿州过府,风尘仆仆地和社会、和政治、和大自然、和那么多复杂的人往来比试。你敢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上大声疾呼,敢在空旷恐怖的荒山里大唱大喊地走夜路。你从马背上栽下来,翻滚的马从你稚嫩的身子上压过去。你不相信道路,用指北针计算着,倔犟地朝挡路的大山攀登。

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文段回忆部分的人称由“他”转换为“你”,这种转换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最近,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因为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云科普”,而广受青少年喜爱,成为了科普领域的新“网红”。在短短五六分钟的科普视频内,院士们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 甲 ),生动有趣。他们为了能让知识基础不同的观众“各取所需”       ①       ,既有面向普通观众的“短视频”,也有针对专业人士的“长视频”。

有人觉得,院士做科普是(  )。实际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搞科研的目的,一是要推动社会发展,       ②       。怎样让大众了解科学、运用科学、具有科学精神?这都离不开科普工作。科学不只是知识,    ③     。知识本身会不断更新变化,但科学的思维可以(    )。

2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18.他坐在冷飕飕的过道里,过道连接两节车厢,地上有一块冲出防滑钉的铁踏板。(3分。顺序正确,每句1分)

19.①将列车比作河,用“汹涌”比喻火车上人流的拥挤,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车厢内人多而嘈杂的环境特点。②这句话形象地传达出主人公刚刚步入纷繁芜杂的社会时惶惑不安的内心感受。(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便于叙述中的时空转换,扩大了表现的时空领域;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更加抒情地描述主人公过去的生活;③能够更好的展现人物积极乐观、执着坚强的内心世界,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饱满。(4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甲)浅显易懂(通俗易懂) (乙)大材小用 (丙)一以贯之(始终如一)(3分。每空1分)

22.①会录制不同长度的视频 ②二是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③更是一种思维方式(6分。每空2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