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肆虐钟南山的自信稳民心:智慧父母让孩子勇敢成为自己

 安详心世界 2022-12-06 发布于山西

有温度 有思想 有广度

就等您来关注

安静阅读 享受时光

文/书淋漓

庚子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各种关于疫情的消息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但我知道,大家都在等一个人的消息。

那就是钟南山,他是一位84岁的老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信如神谕。

17年前,非典肆虐,人人避之不及的时候,钟南山却毅然往前,掷地有声地承诺;“把所有的重症送到我这里来!

17年后,酷似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准备在武汉卷土重来。当人们还对病毒无知无畏时,钟南山又一次站了出来,大胆直言,确定“此病人传人”。

这句话就是强心针,安稳民心。

他向国人呼吁:“在武汉的不要出来”、“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而另一边,则吩咐助理去家中,取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就要立即奔赴疫情的重灾区,做一个“不怕死”的逆行者。

正值春节返乡高峰,各类交通一票难求,临时决定启程的钟老只订到一张没有位子的高铁票,被安排在拥挤的餐厢里。

在实地考察了疫情后,他满含热泪,指导大家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做好防疫,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出门!

于是,全民取消了春节出行和聚餐,甚至有人说:“钟南山说不动,我们就不动,至于几时再动,钟南山说动再动。”

钟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定心丸,让人定心。

人民信他说的话,因为他对自己的专业有着足够的自信,他是权威、诚信、正直和科学的代表,我们信任他的“敢医敢言”。

一时之间,钟南山成了全民英雄,成为家长教育孩子成人成才的典范,但钟南山的自信并不是天生的。

钟南山出身医学世家,他也不是从小就对医学有兴趣。小时候的钟南山调皮顽劣,经常逃学,这让母亲觉得担忧。

五年级时,钟南山偶然有一回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母亲看了非常高兴,就鼓励他:“南山,你还是很不错的啊!”

就是这一句鼓励,让钟南山重拾了信心,他后来回忆到:“是妈妈发现了我的优点,让我重新树立了自尊自信,我读书认真了。”

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个最淳朴的愿望:希望孩子有出息

也许我们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条件,却可以帮他培养自信的品格。

01

他什么都好,可还是不自信

今年过年,朋友和我聊起孩子的期末考试,她说分数不高,但排名不差。

我告诉她:“这说明题型较难,总体分数都不高,但好在排名不错,还是值得高兴的。

但看样子,朋友并不是很满意。

我问她:“那孩子自己呢?他觉得满意吗?”

朋友回答:“他也不满意,因为他从来都不自信。”

观察我的朋友,她长相甜美,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工作出色,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公司中层;孩子听话,成绩始终位列年级前十……

我觉得她的一切都很不错,有骄傲的资本。然后她对自己的一切并不是很满意,甚至没有一件事情能够绝对满意。

对待孩子也是如此,不管孩子取得怎样的成绩,她都认为,还可以做的更好。

久而久之,孩子对待妈妈总是低眉顺目,失去了应有的自信。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能理解朋友的用心良苦。她自己努力健身、美容、工作,给孩子不断施压,在她看来,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异的成绩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

但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不管孩子取得多好的成绩,如果没有鼓励,只是一味地否定,日常消极的评价习惯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够好”“我不能让妈妈满意”“我不行”,对自己失去自信。

02

我给不了你什么,除了自信

教育心理学有这样一则经典案例:

有一位妈妈去参加幼儿园家长会,老师告诉她:“你的孩子有多动症,他在椅子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

妈妈鼻子一酸,全班三十多个孩子,老师唯独批评了她的孩子。

可妈妈还是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只能在椅子上坐一分钟,但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并且全班只表扬了你一个人。

那天孩子很开心,吃了两大碗米饭,并且没让喂。

上了小学,还是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告诉这位妈妈:“全班五十名学生,你的孩子考了四十几名,怀疑智力有问题,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这位妈妈再次落泪,然而回到家中,她还是告诉孩子:“老师对你充满自信,这次考试你只是有些粗心,如果能够细心一点,就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考了第二十名。”

初中的家长会上,老师告诉这位妈妈:“你的孩子有了进步,但想要考上重点高中恐怕没那么容易。

这次妈妈终于感到欣慰,因为孩子的名次已经可以从前往后数了,她告诉孩子:“班主任对你很满意,他说如果你努力,就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重点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录取通知书下达,她预感这批通知书一定有自己孩子的,并且还是清华大学,因为她相信孩子能够考上。

果然,如愿以偿。

当她把录取通知书交到孩子手上时,孩子竟然哭了起来:“妈妈,我知道,我从小就是一个笨孩子,成绩一直不如别人,是你一直不断的鼓励我,给我的自信,我才能有了今天的成绩。

自信并不是好看的成绩能带来的,自信来自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肯定与鼓励,来自孩子内心对进步的不懈追求。

篮球巨星科比从未上过大学,选秀更是名落孙山,甚至开始打篮球时也被人换来换去,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他内心的自信,依靠着那股子自信,才有了后来的成绩,成为世界上千万人的精神偶像。

自信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03

自信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智慧养育

01

热爱产生持久的热情与自信

篮球巨星科比的不服输树立了他在篮球界的地位,然而对待培养孩子,他十分佛系。

他的四个女儿中,大女儿的各方面条件十分优秀,最适合打篮球,然而她却不喜欢篮球,反而热衷于排球。

对此,科比坦言,他从未想过让孩子“子承父业”,孩子能够拥有自己的梦想才是最珍贵的。

在家里,他从不对女儿们说教,反而常常设计各种小游戏,带着孩子们一起玩。

科比说,尽管大女儿并不喜欢篮球,但他依然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真正的体育精神和竞争精神。

科比的这个方法也契合了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的观点,他在著作《游戏力》里阐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构建孩子的自信,是有效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

科比的二女儿在和父亲的玩乐中发现了篮球的魅力,跟随父亲的脚步踏上篮球之旅。

科比从不把自身的成功压力强加于孩子身上,而是把孩子当成了独立的个体,让孩子自己找到热爱的事物,从而获取更多的自信。

02

允许孩子通过试错建立自信

有一对德国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沙滩上玩。她躺在沙滩上看书,孩子则拿着一把沙子就往嘴里塞。

这一幕被一位中国妈妈看见,她慌忙地去提醒那位德国妈妈:“你的孩子在吃沙子呢。

没想到,德国妈妈不以为然,告诉中国妈妈:“没关系,他吃了沙子,觉得不好吃就不会再吃了。”

乍一听这话,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仔细想想,还是有些道理。

其实孩子天生就拥有判断力,他吃了沙子,觉得不好吃,就会明白这个东西是不能吃的。

“吃一堑长一智”,试错的过程,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若如果此时父母阻止了孩子的行为,那他就会失去这次学习的过程,就不会明白沙子是不可以吃的,就没有了知物的自信力。

试错是获取人生经验的有效手段,见识少,经验少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加怯懦,没有了足够的自信。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晓云说过:“有时候,成人眼里举手之劳的事情,如果能让孩子去体验,孩子反而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经验,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远。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试错,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一些常识和道理,孩子的自信也是在不断体验和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日积月累获得的。

03

适度放手培养孩子自信与独立

我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

从我记事起,他们从不强迫我做任何事情,在做人生选择题的时候,也只是引导性地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选择,即使有些选择在当时看来不那么正确,但只要我能够说出合理的理由,他们就会尊重我。

小升初,我提出要去外地上寄宿学校,理由是想要过集体生活,锻炼自理能力,父母考虑后同意了。

开学那天,父母特意借了一辆车,送我到50公里外的学校,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想吃方便面。第二天,妈妈又搭了别人的顺风车,专门来跑来学校给我送方便面,当时,我分明看到她的眼圈是红的。

我想,并不父母狠心,他们也有不舍,但他们更想让我成为自信独立的孩子,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拥有选择的权力。

初中毕业,我再次提出不合理请求,认为高中压力太大,想要上职业中专,并且已经为自己选了所学校。

我告诉父母,如此选择并不是因为对学习丧失了兴趣,我依然对人生有着较高的追求,只是我怕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会让我心生畏惧,职业中专相对轻松,我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外人看来,这种选择简直任性,是在拿着自己的人生开玩笑,但父母考虑过后还是尊重了我。

我很感激父母的放手,丝毫不敢忘了自己的承诺,我遵从内心,有了更强烈的上进心,努力学习,后来还考上了研究生,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

我不敢想象,如果当初父母阻拦,我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绝对不会拥有今天的自信和独立。

父母的适度放手是对的,他让我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独立选择的能力。

正应了李开复说的那段话:“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无论是要读书、要实践,或者是工作、找兴趣,都可以自己安排、自己设计。有了积极性,其他的特质,如自信、理智、快乐等等,就可以自然掌握。

智慧的父母,请让孩子勇敢地成为自己。

作者简介:书淋漓。外表温柔、内心笃定,兼具浪漫与理性的双鱼白羊座女孩。热爱读书,擅长写作,习惯于发现细节之美,用娓娓道来的笔触讲述生活里的人情往事。

“安详心世界”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bdgj66转载请遵循格式:正文前标明:来源:安详心世界(ID:axxsj6)  及作者名;文末标明:作者简介+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安详心世界(ID:axxsj6),教育,文学,心理、亲子、婚恋情感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