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长假期,家长这样做孩子更优秀

 安详心世界 2022-12-06 发布于山西

有温度 有思想 有广度

就等您来关注

安静阅读 享受时光

疫情长假期,家长这样做孩子更优秀


作者|喜欢

疫情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学校自从开设网课以来,孩子们每天忙着上网课、交作业。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偷懒,缺乏自律,耽误的学业,几乎轮流监督孩子。各学科催促听课、早读、提交作业的通知不断……

孩子、电脑、手机、作业……网瘫了,眼废了,人疯了。

其实,面对这场与每一个人生命生活攸关的疫情,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冷静思考,发现孩子潜在的创造能力,无论是对整个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必要的。

01
发现兴趣,在特长爱好中引导孩子

在疫情期间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前人给了我们启示,历史更是给了我们例子:

在1665年,牛顿在英国伦敦的剑桥大学就读期间,伦敦发生了大瘟疫,造成万人死亡。他们当时的情景比我们今天新型肺炎要糟糕得多,整个伦敦城都空了。

剑桥大学也选择了停学,牛顿也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进行自我隔离。但在家的日子,牛顿的父母没有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牛顿自己也没有沉溺玩乐,而是选择阅读思考。

牛顿先后发现了计算切线的方法斜率;计算斜率的方法微分;提出了色彩理论,发现折射、七色光;最后在苹果树下面,砸到脑袋发现了万有引力。

那一年,牛顿23岁。

都说英雄出少年,其实牛顿的父母在其中也功不可没。他们没有限制孩子的想象力,逼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塑造了后来的大科学家。

十五六岁的时候,由于牛顿贪玩,不安心学习,牛顿母亲也曾和他说,“你别学习了,你回家去种地去吧!”但很快牛顿母亲发现这孩子种地完全种不好。

经历种地后的牛顿发出了内心的呐喊:“我要读书!”牛顿母亲尊重了孩子的意见,把他送回了学校!

从此以后,牛顿更是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上学机会,从而发愤图强。后来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诚然,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是牛顿,但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在某一方面独特的特长和天赋: 

有的孩子擅长文学,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多写作、多读书;

有的孩子擅长实验,那这个假期,把孩子的小屋做为实验室,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有的孩子擅长交流,这个假期他可以在家中多练习演讲。

这段“被禁足”的日子,如果利用的好,可以成为父母们发现孩子潜质,并让孩子开始潜心研究学习的时机。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研究孩子的特点、学习方式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和兴趣所在。

02
多加陪伴,在亲子互动中培养孩子

其实,疫情期间是非常难得的让父母和子女亲密接触的机会。孩子一旦上了大学,哪怕是在本地念书,孩子都会开始学着独立,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对于此次疫情,孩子有了充分和父母相处的机会和时间。互相之间的陪伴,便会成为他日彼此最美好的记忆。

在《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舞台上,尽管周围有各种名校年轻学霸环绕,但一对父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是《最强大脑》历史上第一对同台竞技的“父子兵”,年仅13岁的儿子凡正阳就读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念初一,13岁学会编程。他从小学四年级起,只要参加数学比赛,基本都能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堪称“智二代”。比赛中淡定理性的表现也获得大家的青睐。

父亲凡广宽是一名电力高级工程师,学历智商双高。在“别人家爸爸”的培养下,儿子凡正阳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别人家的儿子”。而父亲凡正阳坦言,此次参赛就是为了陪儿子“练兵”,自己进入百强是意外所得。

他对于儿子的培养从来不是对他喋喋不休地说教,而是一路陪伴。默默在儿子身边支持儿子。经常陪同凡正阳一起学习、玩脑力游戏,擅长物理的他还会和儿子探讨物理难题。就在这样的培养下,凡正阳很爱动脑筋,不仅学习成绩好,生活中,还喜欢研究一些购物促销方式,顺利破解商家的各种玩法。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比如,学习之余,父母可以陪孩子们做游戏。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加手眼协调性,建立合作意识,还能有效增强亲子关系。和孩子们一起堆积木、做DIY小手工是非常简单但能让孩子收获成就感的活动。

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只有将陪伴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务,并尽量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尽可能地了解孩子,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03
培养独立能力和阅读习惯

1. 做家务

现在很多孩子,父母离开了家,连电饭煲的盖都打不开。米在锅里,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吃到嘴力气。这次疫情期间,一些家长住院,孩子被隔离的家庭,会做饭才不会挨饿,所以平时多让孩子做家务,锻炼孩子的独立生存技能,面对特殊情况方可泰然应对。

其实煮饭是非常简单的生活小技能,但对从来没有独立做过的孩子来说,却是难事。只有学会了煮饭,孩子才能在没有父母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一个会做家务的孩子,也是一个懂得体谅家长的孩子。懂得别人的不易之处,更加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

而让孩子做家务首先就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明白父母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这样他才会珍惜,才会懂得更好的去爱父母。

做家务能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不应该只享受成果,也要为家庭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懂得分担才会更好的承担,做家务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2、阅读

家长可以趁着现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培养读书的习惯。可以让孩子讲讲在书中学到了什么。

阅读可以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展知识面。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面达不到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多读书、读好书是适应日新月异信息社会的最简便的方式。

培养孩子从小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个人知识层面,让孩子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个好的帮手。

读一本书需要一个连贯的过程,而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的去读完一本书,这样就会逐渐锻炼孩子的毅力

疫情长假期,对于孩子和家长们来说,这都是非常珍贵的一段时间。

正如董卿在《朗读者》中说的:“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个很平常得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所以我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疫情终将会过去,我们也即将回归各自的生活,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家长都有着同一个不变的职位,那就是“父母”。

对于父母而言疫情长假期间,除了要教育孩子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之外,还应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特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孩子学会生活与学习的各种技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作者简介

作者:喜欢。好读书不求甚解;爱电影囫囵吞枣。职业影评人、兼职艺术类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