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健华|心系采石矶,情结李太白——读林散之《江上诗存》

 古稀童趣 2022-12-06 发布于安徽

张健华|心系采石矶,情结李太白

      ——读林散之《江上诗存》

V

S

林散之书画

作为书画艺术大师的林散之,世人多知之,而作为诗人的林散之,则鲜为人知。其因盖昧于先生书画名声之大而不知先生一生酷爱诗歌,更不知先生诗歌清新自然、老到纯熟、造诣之深,丝毫不逊色于其书画。先生于诗歌,“少而学之,老而弥笃”,“无事则吟,久之成习”,“积习既深,改之不易”,简直达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他在诗歌中写道:“爱诗已成癖”,“有痴虽为累,癖成尚自宽。有诗堪送老,此病戒真难”。正是先生数十年孜孜汲汲,他的诗歌才能“雅合于前修,继遗响于空谷”(《江上诗存.自序》)。

近日,再读他的《江上诗存》,更发现散翁在其多首诗歌中抒发了他独钟采石的浓烈情愫和崇敬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不尽胸憶。

早在三十年代初,林散之就“心折东南胜,扶摇上翠螺……我来不忍去,冷月照江波”,“只凭今夜月,慰我十年心”(《秋日偕友登采石矶二首》)。“平心为爱江南好,趁月来游采石矶……胜境结庐自吾事,区区只恐素心违”。“梦尘回首倍依依,小别惊成十裁违,……谁惜月明今夜里,翠螺峰下一人归”(《重游采石矶二首)。

四十年代,林散之更在诗歌中倾泻出对大诗人李白诗才的仰慕和对李白一生遭际的同情。他在《太白楼放歌》一诗中咏道:“翠螺不改年年青,供奉当时醉有见……浇愁岂止倾百杯,对影犹能成三人……昼夜不舍去悠悠,目举时深万古愁。隔江已没亚父城,此地空存太白楼。……梅花弄笛久不闻,芙蓉出水独有君……才名淘尽浪中花,夜郎赦后更无家。惟有白鸥能相识,一行拍拍江天斜”。

采石是李白晚年常游之地,相传李白在此捉月溺江而死,诗人衣冠冢就在翠螺山椒。林散之之所以对采石有倾泻不尽的诗情,显然是在抒发他对李白诗才与人品的倾慕。1978年,林散之再度故地重游时,一气写下《太白楼十首》,其中有:

“天下诗称才八斗,七分已在先先手”(之四)。

“谁人可比李青莲,”,“将坛压倒万千年”(之五)。

“千数百年惊奇句”,“李公豪气吞江月”(之八)。

他在诗前小序中写道:“采石为李白旧游之地,江山秀丽,风物宜人”,“留连至晚始归,故作绝句十首以纪胜概。幸勿笑我于诗祖宗面前狂妄如是也”。诗与序无不表达出林散之对这位“好酒好诗冠一军”,“古今上下第一人”的大诗人的顶礼膜拜之情。这就无怪乎林散之“江山认牛渚”,“翠螺山色晓入梦”,“牛渚经年別,乌江此夜思”了。纵观林散之大半生,心思常萦采石矶,更且“登临情不倦”,真可谓与李白神交梦遇。林散之这种对于采石和李白缠绵悱恻的情结,在他老境到来之际,转变成一种强烈的遗愿——生不能与李白相伴,死当与李白为邻,以了却早年“胜境结庐”的夙愿。

林散之先生之墓

九十年代,林散之艺术馆在翠螺峰下建立,其后又将其遗骸迁葬翠螺峰下,先生“胜境结庐”的愿望已经实现。散翁在天有灵,大可不必“区区只恐素心违”了,只管“翠螺峰上仰松云”,尽情与诗祖宗倾杯对饮,遥对天门中断,孤帆一片,共赏梅花弄笛,芙蓉出水吧。

林散之艺术馆——草圣伴诗仙

(本文曾刊于九十年代《皖江晚报》,现修改再发。)

作者简介

张健华(1947~),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下放宣城县杨柳公社。1971年~1978年分别在杨柳公社中学、寒亭公社中学和马鞍山市第七中学任教。1980年毕业于安师大分校后在马鞍山市第八中学任教。1991年调中共马鞍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至退休。

曾是马鞍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马鞍山市文史馆馆员,市历史学会、市太白诗社、当涂县李白文化研究会理事,市写作传媒学会副秘书长与顾问。

有诗歌巜黍离集》、《两美集》、《形声集》、散文《佳雨集》、日记《文革初年》、《爱情故事》,书信集巜白云黄鹤寄情深》。主编巜当代马鞍山港口发展史》,执笔《中共马鞍山市地方史》(第一卷)、《中共马鞍山市地方史》(第二卷)、《马鞍山市志》、《马鞍山公安史稿》,以及巜江东烽火》、《江东壮歌》、《江东改革潮》、《今曰马鞍山》、《陈毅百年》、巜吳楚横山》、《岁月情思》、《岁月如歌》、巜放歌三十年》、《诗城风韵》等书的编写工作。

【配图编辑】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