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山东刘福新 2022-12-06 发布于山东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压题图片:见图2,灞桥柳。图片取自“中国博客网”)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刘福新

 

我写“灞桥柳”的欲望实在是缘于一个词牌《忆秦娥》,因为很多年前就读过一阕忆秦娥。且看:

 

                唐·李白·忆秦娥(有人怀疑作者不是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但是,我没有到过灞水、灞陵、灞桥,也就看不到灞柳,如今写这篇散文,未免有绠短汲深之感;不过,由于喜爱“灞桥柳”的古代景色,更喜欢“忆秦娥”的古词意境,鄙人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据一位去过陕西省的潍坊企业界朋友说,那儿的神秘地方数不胜数,譬如长安、骊山、马嵬坡、辋川、蓝田、终南山,当然还有——灞桥。而在这片土地上,好像有许多成语、典故和传说即是起源于这里。“灞桥折柳”、“阳关三叠”、“忆秦娥”也在其中。

 

恕我不能两支同奏,且按下“忆秦娥”不表,先谈“灞桥柳”。

灞柳因灞水而名。长安作为我国历史上建都最长的古都,历经十三代王朝,建都一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长安作为京畿,灞桥自然成为战略要地,出入长安,必经灞桥。加之灞桥地处长安,又是帝王皇室的休闲娱乐场所,早在周秦汉唐就广植柳树,因此灞桥柳在隋唐成为文人墨客歌咏之物,折柳送别成为长安一景,于是便有了“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的风气。
   另据《西安府志》记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舞,烟雾朦朦,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观。唐朝时候,在灞桥设有驿站,称作'灞亭’,人们多来此处迎送宾客,依依话别。灞水、灞柳、灞桥、灞亭,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生死离别、离愁别绪、诗情才气在这个地方表现的淋漓尽致,有诗为证:'鸣鞭落日禁城东,渭水清烟灞上风。都旁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不过,前些年灞桥柳似乎有些不景气。这当然不是我凭空杜撰,是我从一位大家的文章里理解的。有位叫潘向黎的,就曾在其散文《灞柳凄迷》里写道:“在车子经过灞河的时候,我睁大了眼睛,惟恐错过了什么。然而,只有河水在静静流淌,有几株柳树,此外一片荒凉。据说,被水淹没了的古桥墩,在枯水季节还能看见。千年灞桥之所以依然湮没,是因为资金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只能在纸上飘舞,今人也无从体会作为离别伤怀的同义词的'灞桥折柳’。可是这儿依然是灞桥,是任何一条其他的河,任何一座其他的桥无法代替的。因为,早就知道,唐代习俗,人们由长安远行时,亲友相送,西面送到渭城,东面则送到灞桥,然后折柳相送,依依惜别。'别时容易见时难’,离别总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因此桥又得名'消魂桥’。李商隐当年考中进士后离开长安时,就写下了《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诗中有:'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灞陵是汉文帝的陵墓,在离灞桥不远的原上。”

可是,前些日子,我从“百度”搜索灞桥、灞桥柳,却意外地发现,近些年这里变化很大。此处不赘,我下载的图片里可以说明这个大的变化(图片见正文下面)。

倘若说道“柳色”,我前些日子也拍摄了不少,这是好多博友见到过的。为何“灞桥柳”就格外有名呢?闲下来我就想,我们昌乐县城恒安湖的柳色也不错呀,倘若这些柳树是长在灞桥边的话,必定名声大振,这是无容置疑的。

不过,还有一说:除了上面谈到的典故、传说和诗词以外,它还与汉文字的“谐音”有关。因“柳”与“留”谐音,以表“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另外,为何独独要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呢?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涵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进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也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在情理之中了。

关于“灞桥柳”,我还要提到“阳关三叠”。“阳关三叠”琴歌歌词见下:

一叠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二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尽的伤感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以上三个自然段就是“阳关三叠”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阳关三叠”歌词有许多人好似错了句读(标点)。譬如“无尽的伤感,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我认为应该是:“无尽的伤感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也就是“伤感”后面不加逗号。此事还须详细考证,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现在该提到“忆秦娥”了。“忆秦娥”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是不容置疑的。

敝文一开头就提到了一阕据说是李白作的《忆秦娥》,节令与《阳关三叠》里的“清和节当春”完全挂不上号,而是写的“乐游原上清秋节”了;也与《阳关三叠》的“青青柳色新”挂不上号,而是“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了。只有“灞陵伤别”还有着差不多的意境。

可见,忆秦娥一出现,即赋予了“伤离别”的内涵。

忆秦娥,词牌名。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相传李白首制此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氏。后来夫妇吹箫,竟引凤凰,凤凰即将他俩载于背上飞去了。弄玉和萧氏吹箫引凤之楼,以为秦楼。在李白词中指的是一个秦地(今陕西省一带)女子。写她自从爱人出了远门,她夜里睡不安稳,春天望到秋天,一年年等下去,总是音信杏然。在失望、痛苦中什么乐游原、汉朝陵墓的好景致,她都感到一派凄凉。

这首词伤今怀古,托兴深远。上半阙柔和,下半阙雄浑。首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末尾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说它把登高者的意兴写绝了。"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诗话》),使别人再也写不过他。"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

上半阕伤别离,下半阕叹逝去。若论此词意境,词人融柔美和壮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出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

到了北宋年间,有李之仪曾和此词曰:

 

                      忆秦娥·用太白韵宋·李之仪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词。上片写景:有清溪,霜风,山月,流云。云归云别,烘云托月,山月更加皎洁。恰如一幅风景画,幽静深美。一个“咽”字,静中有动,更觉其静。“凌歊”“双阙”都与帝王有关,下片,触景生情,怀念帝乡之感油然而生。

另外,范成大也有一阕:

 

                         忆秦娥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一般的说,这个词牌主要是怀人怨情,感情浓露,而本词却无一言怨愁,抒情婉曲。上半阕描写春天月夜景色。这是一个静谧的月夜,高楼埯映在绿荫之中,只露出一角;栏干的影洒落地上。情调非常温馨。朗月中清风徐来,可一“露”字却露端倪,女主人公深夜不眠,独在月下痴情思念。可无一字直写。下半阕写回到楼内闺房的情景。首句的“催”和“咽”以及上半阕的“风” 都是以动衬静,但多了暗暗的愁恨。 “灯花结”,在“黯淡”的氛围中为之一振,于是有了后面梦到江南的慰藉,以夜月实景起,以春梦虚境止。静谧和温馨掩盖了淡淡的离愁,所以说范成大的忆秦娥的确别有风味。

 

张辑也有一阕忆秦娥:

 

                  忆秦娥 张辑

 

双溪月。清光遍照双荷叶。双荷叶。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古人的几篇忆秦娥,无论写景抒情都离不开淡淡的相思,暗暗的愁很,字少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如丝如缕。

 

而一代伟人的一首,却是豪气冲天。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伟人这阕写于1935年的忆秦娥,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笔简而意无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以上可见,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历史传承这方面做得真不错。

 

                                       

   附忆秦娥格谱: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需要说明的是,此调多用入声韵。入声韵今天很难学了,因为现代汉语拼音早就取消了“入声字”,把它分别归入了四声里了。不过我们大体上还看得懂。前阕后三句与后阕后三句字数和平仄都相同。

另外,格谱中 “ ”表示押韵的字。“(平)”表示,如果找不到平声字,用个仄声字也可以。以此推之,“(仄)”表示,如果找不到仄声字,用个平声字也可以。有人对于这种符号解释为“可平可仄”,我认为不恰当。我上面的解释还是比较规范的。“(平)”或者“(仄)”,我以前曾用过“(中)”代替之,也曾用“ ”(两个圆圈套起来)代替之。这三种符号都是可以的。 

 

                                                   2009年19:20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图1:灞桥出口。图片取自“雨的心情”博客。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图2:灞桥柳。图片取自“中国博客网”。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图3:此图片有解释。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图4:这是我今天下午在恒安湖东岸拍摄的柳色

 

                            

       (散文)“灞桥柳”寄情与《忆秦娥》传承

       图5:这是我今天下午在恒安公园(昌乐第二公园,与“昌乐公园”隔湖相望)大

     门口外拍摄的柳色。因为近几天天气阴冷,柳枝上的芽孢还没变成叶子。

          另外,通往恒安公园的地方也有一座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