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包办婚姻把他(她)们害得好惨

 小小家的格格呀 2022-12-06 发布于福建

                          文/一姐

古代婚姻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几乎没有选择权,男尊女卑的年代,一切似乎也合情合理,即使婚姻没有幸福可言,但那时候人们对于幸福,也并没有那么追逐。

上图朱安

鲁迅先生是一个代表,作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他也逃脱不了“包办婚姻”。

朱安是典型的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摧残的女性,鲁迅的母亲相中这位“贤良淑德”的女子,家风正,小女乖巧,鲁迅迫于无奈见了朱安一面,只因为那一双小脚,就让鲁迅退避三舍。

观念如果相斥,很难建立好感,更何况一个是反封建的文化人,另一个却是封建思想的“产物”。

鲁迅毫不留情的反对这门亲事,但是母亲执意坚持“感情可以培养”,自作主张把朱安迎娶回家。

但是两个完全不在同一频道的人培养感情谈何容易,爱情必须是相互欣赏相互崇拜和尊重,鲁迅从内心嫌弃朱安的小女人思想,怎么去培养感情呢?

上图鲁迅和许广平一家三口

鲁迅的文人傲骨,致使他养了朱安一辈子,却从来没有碰过她,也极少与她交流,世人都同情鲁迅,也同情朱安,包办婚姻毁灭了两个人选择幸福的权利。

小编以为,这个年代了,就不再有包办婚姻了吧,然而事实是我肤浅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同样是文化人邹先生,家中独子,出生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家,父母培养他也是含辛茹苦砸锅卖铁,邹先生上进好学,一路考到了北京,大学毕业时,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然而家中父母却更加操心他的婚事。

村里同龄人都已经好几个孩子了,邹先生还是孑然一身,刚投身工作邹先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机会去考虑终身大事,去认识接触女孩,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倒是很出色,很受领导青睐,也是公司里公认的潜力股。

面对父母的督促,邹先生只能用推托之词来应付,父母越是焦急,他越是心烦,家里介绍了好几个女孩,他都借口回绝了。

但是父母会就此放弃吗?并不是,固执的二老直接给他送了一个女孩子过去,女孩那天非常安静,始终低头不语,满脸通红,邹先生抽空出来见了一面,中途就被公司叫了回去,这一面邹先生没有太多印象,因为他的心思实际还在棘手的工作上没有带出来。

回去以后父母就当他默认了,直接下了聘礼定了亲,等通知邹先生的时候,只扔给他这几句话:你放心这女娃乖的很,不会惹是生非,身体壮实,孩子生了我们来带,不需要你负责,你赚你的钱就好。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邹先生成了已婚男士,甚至来不及办婚礼。

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一段时间,邹先生也感觉到了女孩的温柔顺从,生活打理的还算过得去,而且很快就怀上了孩子,邹先生将妻子送回老家养胎。

孩子出生后,邹先生的父亲生了病,母亲要照顾父亲,他只好把老婆孩子接到城里来。

一边是父亲昂贵的医药费,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婴儿,邹先生压力挺大,但是老婆却越来越让他无语,时间长了相处下来,他发现自己的老婆智力发育并不健全。

她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自理能力只能说冻不死饿不死,对孩子的各种状况更是束手无策,邹先生有时候一天要跑回家两三趟。

老婆身上的各种缺点渐渐都暴露出来,出门披头散发,拖鞋散袜,裤子里面穿不正,看到人不是紧盯着不放就是傻笑,他终于知道当初父母为什么说她乖,身体壮实,难道父母就是看中她的身体能生大孙子?

容光焕发的职场精英逐渐家庭主男化,工作肯定受到不小的影响,领导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悦。

邹先生有自知之明,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他主动提出了辞职,公司不养闲人,虽然是个人才,可是无法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谁敢放心呢。

邹先生脸上的自信逐渐消失了,一双无神的眼睛满是无奈,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有梦想的有为青年,他贷款买了一辆小货车做短途运输,有时候甚至需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跑才放心。

即使这样,邹先生和老婆站在一起还是格格不入,就像老板和佣人,气质相差十万八千里,老婆总是沉默低头不语,看人也是偷偷瞄,从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

他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他不知道自己能说些什么,感觉暗无天日不知何时是头,大学毕业工作没有多久,根本没有经济基础,如今~~~~看起来自己也不具备拥有好工作的条件。

都说幸福的婚姻需要双向奔赴,心心相印的人才会双向奔赴,所谓的“感情可以培养”,又有多少成功的几率呢?真正的感情如今都经不起考验,又有多少人愿意和自己本身不喜欢的人去培养呢?

所以父母还是不能在终身大事上逼迫孩子,好的姻缘可以很幸福,不好的姻缘,各有各的不幸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