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有个“公开”的秘密,有人用“好吃懒做”争取到主角

 小小家的格格呀 2022-12-06 发布于福建

1980年日本版本《西游记》在中国播放了两集就被禁播,原因就是狗血剧情和怪异风严重和原著《西游记》不合,这让中国观众很不能接受,同时也激发了中国演员和导演要认真拍摄《西游记》的念头。

杨洁导演

杨洁导演带领她的团队经历了6年时间,长途跋涉历经艰辛,成功将一部经典之作带给我们,1986年正式上映,至今已经被循环播放了三百多次,深受观众喜爱。

在那个年代,我国的拍摄水平还处于摸索阶段,道具简单,美化滤镜更不用说,全都是实打实的真容,而演员也很缺乏,很多演员同时要担任多个不同的角色。

但是看了这么多年,小编都没看出来哪些角色是同一个人,包括唐僧。

当初有过疑惑,为什么唐僧脸部有变化,家里年长的人说,拍西游记那么多年,风吹日晒的,有变化也正常。

然而这唐长老实际真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三个人,25集的剧,主角换了三次是因为什么呢?

第一位,汪粤。

当初试镜时被杨洁导演一眼相中,但是他只出演了三集,可能因为对唐僧这个角色有“忌惮”,担心以后自己的风格被这个角色禁锢,所以他中途放弃,但是唐僧的人物性格他塑造的非常成功。

第二位,徐少华。

没有了唐僧,剧组只能边拍边重新物色人选,当时的徐少华实际是白龙马的人选,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徐少华也让杨洁导演眼前一亮,但是他过于清瘦,不太符合唐僧温润如玉的气质,差一点和唐僧失之交臂。

但是当徐少华的唐僧扮相一出来,剧组全部都惊呆了,他简直就是唐僧本僧啊,完全没有违和感,杨导演立即决定,给徐少华增肥,每天加荤,吃完就躺在床上不动,用“好吃懒做”的方法,很快就达到了角色要求。

徐少华的唐僧就是人们心中的“白月光”,网友表示他是最经典帅气的唐僧,但是他并没有取来真经,直到女儿国就杀青了,那他真的是因为走不出女儿国国王的感情吗?

原来戏拍到一半,徐少华受到了学校的邀请,一时之间他陷入了抉择,作为年轻人想要上进是应该的,但是作为演员半途放弃一个好角色也是不好的,所以他一边答应导演考完试就回来继续唐僧行,一边又答应学校自己会以学业为重。

八十年代还是在求温饱的年代,演员的酬劳当然也非常低,西游记四大主角,唐僧一集50,另外三人一集60,杨洁导演的解释是唐僧不需要过度化妆,比如贴毛发,所以就少10元。

但是作为演员心里肯定不服气,这样的差别对待让徐少华心里不舒服,即使导演最后从其他演员身上扣了5元加给唐僧,也没能留住徐少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学业。

徐少华拍的最后一集便是女儿国,这是唐僧整个取经路上最难过的一关,什么妖魔鬼怪都是小事,徒弟们也能替他排除万难,唯有这“情关”最难过。

儿时不懂这一集的意义,再看已是满眼惆怅,唐僧终究是个有血有肉的男儿,面对温柔贤淑的女王,情深似海,他的每一次拒绝都是剜心之痛,若不是重任在身~~~

就如网友所说,正常西游记可能会在女儿国就结尾。

徐少华的离开,让剧组短暂低落了一段时间,导演一筹莫展的同时,也是竭尽全力在搜索新的人选,毕竟唐僧的人物形象太深刻,诠释不好就全盘皆输。

第三位,迟重瑞。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剧组终于等来了迟重瑞,一个长相,气质都不输徐少华的人,为了贴合原演员,迟重瑞也需要花更多时间心思去揣摩和推敲。

迟重瑞是最后取得真经的人,完美结束了西天之行,为大唐取来至宝,完成御弟重任。

虽然主角换了三次,却丝毫没有影响人物形象效果,这是有史以来最完美的衔接,可以说三个人合作的毫无瑕疵,严丝合缝,正如取经路上的精神,历经千辛万苦,还是看到了光明,背后的付出不言而喻。

《西游记》刻画在人们心中,活灵活现的经典人物形象也是,包括那些“妖魔鬼怪”都深入人心,离不开导演的坚持,离不开剧组工作人员的坚持,更离不开演员的敬业精神,演技也是天花板级别。

所以《西游记》还有哪些角色和演员让你感到面熟或者面生的,发现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