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2G,虚拟电厂的千亿蓝海赛道

 新用户7066oJHp 2022-12-06 发布于北京

导语:储能特性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后的必然结果,机构预测:我国V2G市场空间将超过1000亿元。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不过,问题不是没有。

光伏、风电与生俱来的波动性使得电力输出不稳定,需要进行调峰调频。除了配备储能设施外,通过融合IOT、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对分布式能源、储能、微电网、电车可控负荷等资源进行协调控制,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作为极具经济性的调节手段,其成本只有火电的12%~15%。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能力和消纳能力,促进电力供应的绿色低碳转型。这使得虚拟电厂受到了国家与市场的高度重视。

在虚拟电厂中,有一种技术近期发展迅速且备受瞩目,那便是——V2G

1.V2G技术介绍及发展意义

V2GVehicle-to-grid的缩写,也就是说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电动车和电网之间的互动。

实际上,V2G技术相当于将动力电池作为一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将大量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储能源。在电网负荷低时,吸纳电能,在电网负荷高时释放电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动力电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电厂,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调节能力,减少电网端充电负荷,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

对电动汽车用户而言,在低电价的时候给车辆充电,在高电价的时候将车辆存储的能量出售给电网公司,从而获得现金补贴,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

以一辆带电量为50kWh的电动汽车为例,如果车主将其中25kWh的电出售给电网,以该地区峰时电价1元/kWh、谷时0.3元/kWh电价计算,车主每次将可获利17.5元。

对电网公司而言,将电动汽车作为储能装置用于调控负荷,提高电网效率和可靠性,有效调频调峰,降低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减少电网在储能建设上的投资。

对汽车企业而言,V2G技术使用户有效降低使用电动汽车的成本,从而推动电动汽车的生产与销售,提升新能源渗透率,助力碳中和。

图片

|V2G技术概念图(来源:IEEE

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和欧洲对V2G最为重视,配套政策支持的力度最大。美国相关政策启动最早,成果最为丰硕。

V2G技术最早是由美国落基山研究所首席科学家Amory Lovins1995 年提出的概念,特拉华大学 William Kempton教授对其进一步发展,并开展了相关示范。

2007年,V2G技术有了重大突破,美国特拉华大学课题组联合其他机构在成功将车辆(交通工具)充电装置接入供电网,并通过发出调节指令,制作了调节电网峰谷的发电设备。

随后,美国陆续开展多个示范类项目,并逐步开始了商业化探索。Nuuve公司是行业的先行者,深耕V2G技术20余年,将在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设立试点

欧洲方面,2008年丹麦与西门子也开始了V2G技术的探索,随后德国、意大利、英国纷纷加入V2G技术的研发队列。

亚洲方面,日本最早开启了V2G研究,陆续开展示范类项目。

相较于海外,我国V2G技术探索时间较晚。近年来,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扶持,以及自身新能源基础较好,发展较为迅速。

与此同时,V2G技术的推进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纵有困难重重,不阻V2G发展

现在主流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都在20003000次循环以上,有些可以达到5000次循环。如果频繁地充电、放电将缩短锂电池的寿命,电池容量将会迅速衰减。而我国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超过20%,将成为退役电池。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成本占据新能源车40%左右,比起价格高昂的动力电池,通过V2G获取的电价差额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同样是因为电池寿命的原因,车企为自家车型配备V2G技术的动力不足。

原有充电桩都是单向充电,要实现反向充电,需要新建充电桩或者将原有充电桩升级,有研究表明,V2G项目成本和参与电力市场的投资回报周期可能高达10年之久,改造升级则需要配备储能电池或者对电路进行改造,同样需要付出成本。

除了硬件设施的制约外,电力交易市场仍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会制约V2G项目商业化。

此外,更为核心的是如何构建系统平台,解决电池协同管理、控制等问题。

简单而言: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平台,广泛收集共享大量数据,将车主、车机、电网运营商等连接起来,精准地预测和服务电力需求,反馈给车主最佳的充电、放电时间。

这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智能设备,建立一个面向用户的智慧能源控制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体系,实现用户到电网之间的互动。

图片

|V2G接入电网概念图(来源:中泰证券)

尽管,当下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发展V2G技术大势所趋,各个国家、各大企业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3.在市场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V2G发展迅速

(1)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V2G技术商业化前景逐步明朗。

随着全球汽车渗透率的加速,V2G技术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渗透率达24.7%,9月、10月连续两个月渗透率超过30%。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将新能源车销量预期上调至650万辆,渗透率大概在28%左右。

全球方面,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继续加速。2021年德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8万辆,同比增加72%,渗透率已达26%,同比增加11pcts。2022H1挪威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87%,纯电车型逐渐占据垄断地位。

美国电动化率整体提升,但相对欧洲、中国、全球仍处较低水平,提升空间较大,2022上半年渗透率仅6%,距离2030年提出的40%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随着美国电动车相关政策的出台,预计电动化进程将加快。

欧洲储能协会发布的《欧洲20302050储能目标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欧洲国家总储能需求预计至少为187GW,其中,V2G储能为33GW,占比约为17.6%

清华大学的数据预计,2030年中国会有1.2亿辆的电车,保守估计也需要2000万根公共充电桩。

我国V2G市场潜力巨大。据光大证券测算,2030 年,我国V2G市场空间将达到1052亿元。

(2)政策背书,V2G遍地开花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全球V2G示范项目呈快速上升趋势,已经立项的V2G工程已达80余项。我国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为V2G发展保驾护航。

20204,华北电力在调峰调频服务市场中纳入V2G2022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技术研发应用提到:“要充分发挥动力电池的储能特性,探索推广有序充电、V2G等形式,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互动。要充分发挥动力电池的储能特性,探索推广有序充电、V2G等形式,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互动。

20219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在会上表示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鼓励开展有序充电、电动汽车向电网送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

各省市也在积极推进V2G落地。

20214月,全国规模最大、聚合调控能力最大的V2G商业运营示范项目——保定长城工业园区车网互动示范试点项目投运。

20227月,浙江省首个V2G公交充电桩项目在嘉善县环北东路公交停保场投入运行。该项目可支持24辆具备V2G技术的公交车辆同时充放电,湖南、深圳、天津、福州、等地纷纷建立具备V2G功能的充放电系统,全国各地V2G项目陆续开展开来

图片

图片来源:嘉善县人民政府网

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各大企业对V2G技术的探索实现了快速进展。

大众将从2022年起对出自集团MEB平台的所有纯电动车型推出V2G双向充电技术,旗下奥迪、柯斯达等品牌也将陆续配备V2G技术。

日产、雷诺、保时捷等车企已经实现了V2G双向充电功能。国内方面,长城汽车、比亚迪、威马汽车等企业等陆续开展对V2G技术的探索。

对于我国V2G技术发展路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认为可以采取“三步走”策略:

20212025年:加快完善智能有序充电相关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和建设运营模式,实现重点区域应用和参与电力交易的试点;V2G技术与标准化相关准备工作初步就绪,制订基础设施改造与V2G车型商用化目标,率先在重点区域实现V2G商用试点。现在,深圳等地已出台V2G技术相关鼓励政策,希望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30%的城市开始试点。

20262030年:智能有序充电成为主流建设运营模式,电网对大功率快充场站和社区充电桩接入能力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消纳绿电比例大幅提升;V2G技术率先在重点区域实现商用化,V2G电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范围和比例快速提升;充电场站和新能源汽车用户全面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绿电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

20312035年:智能有序充电模式实现对大功率公共快充场站、自建专用场站,以及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充电桩的全面覆盖,实现高比例错峰充电与消纳绿电;V2G实现居民区等规模商用场景覆盖,日储能调节能力达到80亿千瓦时左右,新能源汽车实现整体“净负碳排放”,成为“碳中和”重要支撑。

关于V2G运营模式,现阶段主要有三种:

集中式:简单讲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将电动车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按照计划控制每一辆车的充放电,该模式为现阶段国内外主流。

自治式:车主结合自身情况自我掌控电池的充放电,较为灵活,不受空间限制,但过于分散,随机性强,对电网支撑的稳定性较差。

此外,还有换电模式,也就是基于换电站,将电池进行统一管理,专业厂家管理电池有助于电池寿命的延长,电力输出更为稳定。

4. 方兴未艾

V2G技术不仅能使新能源车主用车成本有效降低,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同时又可以进一步消除新能源发电产生的波动性,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能力和消纳能力,将有效助力碳中和。

现阶段,国内V2G仍处于一个导入期,技术和商业模式都有待完善,但是其未来巨大的商业场景引发了诸多企业和资本的追逐。

相信V2G技术将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又一个风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