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乌鲁木齐的滋味05
2022-12-06 | 阅:  转:  |  分享 
  
乌鲁木齐的滋味但在乌鲁木齐,最不缺的就是小麦。当地流行的米粉,毫无疑问来自解放后新移民们的口味。主料使用的是干制的粗粉,便于运输,且有轻微发
酵带来的,天然的酸爽口味。提前开水泡开,再用半小时煮透,与南方新鲜爽滑的湿粉不同,这种干粉口感扎实,且非常吸汤汁。炒米粉的酱料来自
香料复合调配,颜色鲜艳,滋味爆辣,主要是豆豉和辣皮子(辣椒),与川渝火锅底料颇多相似。据说,这是来自贵州移民的创造。利用了干粉吸汤
的特性,这种调料在乌鲁木齐所有的米粉店里大行其道,只要另加一些芹菜、皮牙子、鸡肉、牛肉之类的配菜,就是一碗软烂、鲜香、浓郁的大餐。
当然,也有人在米粉里加鱼排、蟹柳,甚至年糕、馕等各色食物,不拘一格、不问出处,味道也出乎意料地和谐——就如什么都能涮的火锅一样。总
之,今天的乌鲁木齐,不止属于新疆,它与中国内地、与这个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接触。而它的滋味,也正变得越来越市井、平民、亲切、与时
俱进、兼容并包。在乌鲁木齐,当你穿过拥挤的人群,找个空位置坐下,可以看到无论是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还是汉族、塔吉克族,无论是
操着川普的南方汉人,还是带着陕甘泥土风味的北方汉子,都因为同一种味道相聚,肩并着肩坐在一起,共同享受着这简单却又丰富的食物。?乌鲁
木齐红山公园远眺楼2001年,金庸来到乌鲁木齐,见到了天山童姥脚下的这座城市的真容。几天的时间里,金庸先后品尝了著名的百花村麻酱凉
面、安老太羊肉泡馍、小十字鲜肉包、四十九丸子汤、南门红柳烤串。来自华北、陕甘、淮扬和中原的不同风味,彰显了乌鲁木齐最可爱的那一面,
也征服了大侠的舌头和胃。吃完了,他对前来采访的报社记者说:我这辈子是浙江海宁人,上辈子可能是新疆人。深刻的情感连接,随着文字、随着
饮食,在江南与塞外之间发生。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亦如此。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