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行走地理 鞍山、马鞍山,有一点关系
2022-12-06 | 阅:  转:  |  分享 
  
行走地理 | 鞍山、马鞍山,有一点关系辽宁鞍山鞍山,是辽宁省中部的地级市,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鞍山市的总面积是
925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332.54万,下辖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区和台安县、岫(音同秀)岩满族自治县,代管海城市,市政
府驻铁东区。2021年,鞍山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是1888.1亿元。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占(伪满)时期,鞍山正式建市
。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1949年,鞍山市隶属东北人民政府(东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3月,升设中央直辖市。1954年
,降为辽宁的省辖市。“鞍山”一名,源自明代鞍山驿堡,因南郊一形似马鞍的山而得名。鞍山附近铁矿丰富,早在西汉时就已开始土法炼铁。如今
的鞍山,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有“钢都”之称。鞍山铁矿,储量达数十亿吨,有大孤山、齐大山、东鞍山、西鞍山、弓长岭等铁矿山。
民国初年(1915年),矿山被日本侵占后,由北洋政府批准中日合办(抗战时期,归昭和制钢所经营;抗战胜利后,生产停顿)。1948年1
1月,矿区解放,收归人民所有,旋即恢复生产。与东北其他工业基地相同,鞍山社会经济也有所衰落——结构老化、资源枯竭、管理落后、污染严
重等,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传统重工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苏联一蹶不振直至解体,后继者俄罗斯的衰落无力,还有日本经济的放缓、邻国
朝鲜的封闭,以及海洋时代下的出海口奇缺等。注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参照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升级。诸如,优化产业机构,发展新兴产业
和第三产业;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对外交通、通讯网;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
染,发展旅游业等(详见下图)。安徽马鞍山马鞍山(以市西马鞍山得名),是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的地级市,东邻江苏省。马鞍山市的
总面积是40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15.7万,下辖雨山、花山、博望区和当涂、和县、含山三县,市政府驻雨山区。2021年,马鞍山
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是2439.33亿元。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取年号首二字,设太平州。元、明、清三代,改为太平路、
府。民国初年(1912年),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
县级)。1956年10月,析当涂县马鞍山矿区及附近地区升设马鞍山市(地级)。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郑蒲港是安徽江北地区唯一的
万吨级深水良港(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马鞍山旅游资源丰富,有采石矶(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因古时在此采石而得名。故老相传,唐代诗人李
白酒醉跳江捉月溺死于该处)、褒禅山、乌江镇(相传为秦末项羽自刎之地)等景点。注意,矶(音同积)是指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多为基岩
山体,矗立江边,三面临水,形如半岛,经内外力作用而形成)。矶头就是矶向江中突出明显的部分。矶的形成受地质地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影响
,长江中下游南岸的矶明显多于北岸。矶头的一般作用是挡水和挑流(指矶头可以将水流挑离河岸)。其中,长江中下游南岸的矶多于北岸的原因如
下:长江南岸属于江南山地丘陵,有抗侵蚀能力较强的岩石,而北岸是以松散沉积物为主的平原地形,且山地距江较远;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使长江河
道缓慢向右摆动贴近南部山地;南岸多山地,新构造运动强烈多断裂,易形成孤立于江中的山体。附录: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建舍定居)于其址,而卒(最终)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
盖的屋舍)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山的南面)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仆于道,即倒在路旁),其文
漫灭(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王安石对“花”“华”读音的辨析),盖音谬
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边涌出),而记游(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入之甚寒,问(探究)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懈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
又深,则其至又加(更加)少矣。方(正当)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责怪)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平坦)以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
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帮助)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在别人看来)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难道)孰(谁)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使……谬误)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