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了茅台的前世今生,各个阶段时期历年来的大大小小的重要事件。 从三大烧房(成义、荣和、恒兴)的创立,到解放后收归国有,组建“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从“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到“贵州省茅台酒厂”,再到“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再到“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至今仅股份公司的市值就已达2万多亿元(年初2月中旬时最高达3.2万亿,股价高达2600多元,在A股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多年)。 从烧房时代的两三万公斤,到合并之后的1952年,年产量达75吨。整个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受“大跃进”思潮的影响,茅台酒忽视质量,追求数量,至1960年,产量猛增到912吨,不过质量却也是创历史新低,合格率仅为12%,不合格的酒多达800多吨。1962年至1977年,茅台酒连续亏损16年。1962年,茅台酒产量降至363吨,但质量下降的问题却仍未得到根本解决。1964~1966年两年时间,在轻工业部主持下,成立“茅台酒试点委员会”,开展了两期科学实验,总结生产操作技术,肯定了李兴发提出的茅台酒的三种香型典型体——酱香、窖底香、醇甜。这才使得茅台酒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1978年,产量突破千吨,1999年产量突破5000吨,2003年产量突破万吨,算是圆了老一辈领导人的梦想。从1958年毛主席提出“何不搞个1万吨”到03年真正实现目标,花了45年,可以说耗费了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而从1万吨到2万吨,则仅用了5年时间(2008年产量已突破2万吨)。而今,茅台酒基酒的年产量已达5万吨左右,短时间内估计也无法再有大的提升(受限于茅台酒只能在这么大点的地方的环境下进行生产,特别是制曲、下沙、造沙等环节)。 以下记录了自1862年茅台的前身之一成义烧房的创立至今(2021年8月)以来,期间大大小小的重要时刻或事件。有历届领导人的关怀、也有茅台人自身的成就和荣誉,有获得的国内外各种金奖、也有登上各种全球排行榜单的殊荣,等等等等。 由于内容太长,长到甚至脑图软件都无法导出一张长度为52000像素的图片。 无奈只能想方设法(好吧,也就是将脑图拆成了两张,然后导出成图片,然后再用PS分别将这两张图片切片裁切)将之切成了70段贴在下面。 只要你不一张张点开来看,那看起来就是一张完整的长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恭喜你,坚持看到了最后。 当然也有可能是直接滑到底的。 不管怎么说,如果你也喜欢茅台(不管是喝茅台还是投资茅台,研究茅台),那么这篇文章或者说这张时间线导图绝对是值得收藏的资料,虽然说可能会有一些遗漏(应该说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重要事件的遗漏,而且也取决于每个人对于事件可大可小的不同看法),但是应该很难在找到一份比这更完整的了。 后续还会再接着从其他角度分享茅台的方方面面,不过输出随心,可能一两个月也不会有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