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石窟鼻祖在哪?就藏在甘肃小城景点内,曾为皇帝下令开凿

 行云流水vmmxd6 2022-12-07 发布于辽宁

或许你因为庄严肃穆的造像而喜欢上石窟,也或者你是因为极具艺术风格的壁画而喜欢上石窟,再或者是因为那些雕工精赞的石刻喜欢上石窟......

不论是哪种原因石窟都为游客展示了它那独特的佛教艺术魅力。可以说从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一座座石窟也伴随着佛教发展在中国境内诞生,从最早期传承印度风格的石窟艺术,到后来西域和中原风格结合,再到最后完全汉化的石窟造像风格,它们也展示了佛教东传演变的过程。

如今依然保留着不少曾经开凿的石窟,游客比较熟悉的就是莫高窟、龙门以及云冈石窟等,不过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中有一座听起来小众却地位极高的石窟,这就是号称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

时间回到东晋, 五胡十六国中的北凉国国君沮渠蒙逊杀戮成性,大概是为了忏悔罪行,也可能是为了庇护国运,请来高僧昙曜在凉州(武威的旧称)城南的黄杨河畔开凿石窟,历经20多年后这座蔚为壮观的石窟得以完工,这座石窟就是天梯山石窟。

说到昙曜那就不得不多说几句,这可是在中国石窟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除了开凿天梯山石窟外,他更大的功劳则是云冈石窟最初开凿的推动、组织、经营者,并且将天梯山石窟的凉州模式运用到了云冈石窟中。

大同云冈石窟中的昙曜雕塑

那么这种凉州模式到底有何特色?其一是这类型的石窟很多都运用了中国早期的中心塔柱风格窟和大象窟;其二是佛造像中可以看到交脚菩萨装束的弥勒佛;其三是在窟壁上可以看到很多以千佛为主题的壁画;并且用含有两方连续的忍冬纹修饰;其四是造像往往都呈现出高鼻深目,壮硕身材的风格,同时飞天的体型也比后期来得笨重一些。

这就是延续了天梯山石窟造像风格的大同云冈早期造像风格

天梯山的这种风格后来还影响到了大同云冈、龙门、邯郸响堂山等一众石窟风格,因此也被宿白先生定义为凉州模式,所以说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也顺理成章。

在进入天梯山石窟旅游之前,我个人推荐旅行者先前往兰州市区的甘肃省博物馆走走看看,在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馆藏着一批天梯山石窟搬运过来的文物,其中有两块彩绘壁画让我惊艳,可以看到壁画里一名异域风情的僧人形象,高鼻深目、波浪卷发垂、两耳佩大大的耳环,一看就知道不是汉人,我猜想这应该是西域或者印度而来的菩萨。

再细细看的话,你会更惊喜的发现起五官部分用了和莫高窟壁画雷同的凹凸晕染处理发,很明显这种方法受到了西域壁画的影响,这也表明了天梯山石窟作为早期石窟存在的例证。

再来看看菩萨的身体轮廓和衣褶运用了北凉佛教风格中的铁线描,可见这块壁画完好的将西域和本土画法相结合。

壁画的旁边展柜中,用很大的空间存放了一组从天梯山石窟而来的佛像,这些佛和菩萨面容饱满、庄严而不失妩媚,展示了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造像特色。

当你看完这些文物之后不妨继续来到武威的天梯山石窟景区。虽然因为曾经修水库的缘故使得石窟大部分受损,仅存修复后的大佛窟,其余均为空窟。

那么我们的旅行就重点来关注这个窟龛,整座窟内开凿7尊造像,中间的为高约15米的释迦摩尼佛像,不过有些遗憾的是修复后的佛头有些过于方正,现代感很足。相比之下佛两旁的菩萨和金刚修复工艺就要好不少,

继续来看两侧崖壁上的壁画,为明清时期的遗存,色彩艳丽,题材方面也是明清比较流行的

狮子、鹿、马等吉祥图案。

看完这个窟龛后整个天梯山景区的看点也几乎没有了,很多人会用“名存实亡”来形容这座号称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可是呢?保存在省博的那一组组北凉壁画和唐代佛造像,依然展示了武威作为佛教东传和丝绸之路中转站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如今我们在大同云冈等石窟中依然可以看到天梯山石窟的痕迹,这样看来它似乎有很有价值。(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