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海无涯梦作舟

 摇摇晃晃地长大 2022-12-07 发布于加拿大

盘点我们从小听到的励志语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等等,不一而足,统统是古人辛苦读书的故事,留给我们的信条就是要刻苦学习。但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这件事只靠刻苦是不够的,还需要天赋,需要热爱,需要方法,需要坚持。

细细想来,学习本身并不苦,苦的是学习的周边。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我们的传统中,为读书赋予了太多意义,有些不堪重负。职场中通过学习晋升、考证,这是中年人的无奈。但因为有责任掺杂其中,尽管不是充满乐趣,但也不算太苦的差事。

应当看到,每一个生命都渴望新知识、新技能,学习源自生命的原始冲动和生存的必需。生而为人,如果尽可能地剔除读书学习中掺杂的为名为利的东西,更多地留下纯粹的求知的快乐,还有学会之后的成就感,可能就不觉得那么苦了。

最可怜的是孩子们,跨入校门伊始,就被告诉这些刻苦学习的真理,提到作业、功课,父母老师就如临大敌。那凝重的面容,紧张的语气,小娃娃必然随之噤若寒蝉。其实真的没必要,从小带领孩子寻找TA的兴趣点,围绕这个兴趣点深入学习,广泛涉猎,先不要想这种学习对升学、职业、挣钱有没有用处,创造机会让孩子单纯地享受探索的乐趣,随后便可以看到,学校的功课并没有高不可攀的困难。

现代社会,提到上学,父母不必一脸庄重,学习、读书、做功课,本来就应当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本能。小动物长大,也有学习的过程;小娃娃看大人读书读报,也会像模像样地拿起书本,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痛苦。但学什么,如何学得深入,怎样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梦想的牵引,需要有自己的目标。

有些时候,学校老师会留给孩子们惩罚性的作业,比如抄写错的字词十遍,此刻,父母要勇敢地站在孩子一边,向老师的惩罚说不!因为这种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记住需要学习的东西,还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对课业的厌恶,对课堂和老师的恐惧,有百害而无一利。当然父母需要找到老师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才能顺利帮助孩子摆脱噩梦。

有人觉得苦的事情,投入其中的那个人自己并不觉得苦。就像熬夜打游戏看球赛,没有人会觉得苦不堪言。但对不解其中况味的别人看来,熬夜的辛苦更甚。父母和老师,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也许是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把读书这件事与令人愉悦的事情联系起来,建立愉快的条件反射,需要父母做出努力。很多年前,儿子的一位老师,完美地诠释了这个过程。到他家去上课,一定有一段时间是要读书的,他让孩子们每人任意选取一本喜欢的图书,找到最舒服的座椅和最惬意的姿势,不必正襟危坐,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吃食或者饮料,开始读书。这样孩子们每周便有一刻幸福的读书时光,把读书的乐趣完美地镶嵌在各种感官的享乐之间,这也许是孩子们非常美好的一段记忆。因而想到,古人的红袖添香,让枯燥的读书时间,充满着迷人的香氛,也十分得当。

让孩子从读书中体会探究的乐趣,就像从游戏中体会乐趣一样,父母和老师要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氛围。把学习的纯粹归还给学习,父母从孩子生下来的第一天起就做这个事情,你的良好的读书习惯,自得其乐的求索,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学校老师不必过分强调读书学习的苦,要鼓励孩子有梦想,让梦想的翅膀,推动孩子们内驱力的发动机,伴随孩子驶向成功。

细细想来,学习的目的,真的不仅仅是为稻粱谋,更是生命永恒的快乐源泉,所以才有终生学习的必要。只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投入热情,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这个过程,一定要有乐趣,不能太苦,否则,不易坚持,也太悲惨。

读书上学要早起,要考试,要按时交作业,这不是苦差事,这是规矩。因为即使吃饭也需要做准备,苦么?确实,就像歌里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曾经风靡一时的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个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看到一万个小时,不可想象的漫长,但眼下人们打游戏、刷手机,时间大概远远超过一万小时,并不觉得苦吧。试想,如果没有兴趣和热爱的加持,那一万小时岂非炼狱一般的折磨?

告诉大孩子,多听听自己心的声音,想想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比一味地强调刻苦学习,也许更有效果。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努力、坚持,再加上些许运气,就能够抵达成功的彼岸。

父母先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看到父母不断进取的状态,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激励,才有说服力。

前文:手心手背都是肉
推荐:成功的捷径在哪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