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zhb学习阅览室 2022-12-07 发布于上海

作者:孙功俊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过多次。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上过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扁担长的一字都不认识”。他出生在一九四九年前,小时候连温饱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上学读书了,这也是父亲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因此,父亲后来就特别在意子女们上学读书的事,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兄弟俩要好好上学,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书读好了才会有出息,不要和我一样是个睁眼瞎子。”

在父亲的心中,读书就意味着有出息。可我小时候不懂事,更不明白父亲说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反而觉得上学读书是件很累人的事。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走两里多的路到学校,课堂上要规规矩矩坐着,不能来回地走动;放学回家后还要做作业,考试不及格时还被老师罚“站黑板”。所以,那时感到读书一点都不好玩。但尽管如此,我和弟弟却从没逃过一次学。

家在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时候,家里连我们上学的学费都拿不出。父亲就去找左邻右舍借,想尽一切办法都要交上学费,不让我们兄弟俩辍学。为了让我们有书读,我的农民父亲和母亲,每天除了在生产队里做工分,家里每年还养了一大群鹅去卖。其中酸楚,至今想来,我的胸口还隐隐作痛。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喜欢上了读书,除了课堂上的书,我还渐渐迷上了课外书。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各种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林立。印象最深影响较大的刊物有《当代》《十月》《人民文学》《收获》等,上面刊载了很多小说。尽管那时学习繁重枯燥,压力很大,但经不住这些小说的诱惑,经常背着父母和老师偷偷看。一方面调节了我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

十七岁那年中考落榜,离开校园后,我也和许多农家子弟一样,过起背井离乡的日子。在异乡无锡的建筑工地,我曾对自己的人生彻底失望过,但后来又看到了很明朗的世界在眼前。打工的工地旁边有一个租书店,两毛钱一天,每天收工后我都去租书,利用晚上或雨天停工的时间看,看完再去租。虽然是旧书,但也让我开了眼界,读到了不少好书。每读完一本书,我就会欣慰一次,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有恰到好处的点滴幸福,有苦尽甘来的些许温暖……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文字的方砖,在我荒芜的心田建起华美的宫殿;文字的长河,开始在我生命的河床里奔腾不息。我看到自己的梦想之光,也加入到文字方阵的浩荡队伍之中。在对文字进行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里,我找到了一种和生活对话的新方式,找到了精神世界的新出口,更体会到了另外一种人生。从此,我沿着这条希望与艰辛之路,燃起执着点亮的心灯,以笔作楫,以书为舟,在颠簸中一路行进。如今,父亲已离世近二十年了,但他当年说的话却让我受益一生。在我的影响下,我的两个儿女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已先后考入大学。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读书也是一个人的心灵远行,是一份坚守、一份心境、一份乐趣,更是一种习惯。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深深懂得读书的意义,也深深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读书的路上,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只要愿意,读书的时间总还有的,因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