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后相继开发出主干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穿支皮瓣,静脉皮瓣等 其中带蒂皮瓣有较大优势: 1 .不需吻合血管 2 操作简便损伤少 3 安全,成功率高 皮瓣成活与生长三个重要因素: 1 良好的动脉血供 2 顺畅的静脉回流 3 神经支配 熟悉所切取皮瓣部位的血管与神经基础对熟悉操作与提高皮瓣成活质量有极大帮助。 一 、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 走行于指固有神经后外侧,白志刚等通过解剖得出:每条指固有动脉在手指每节发出约四条掌皮支,营养手指掌侧与部分背侧皮肤,在远指间关节处有恒定的交通支,包括关节支,而投影于甲半月的指动脉弓组成交通。 静脉: 指固有动脉旁无知名静脉回流,临床所见有一或两根,近来有学者认为指固有动脉旁的脂肪颗粒有参与静脉回流。 指背神经: 恒定发自近节指骨基底,投影于掌侧中外三分之一至近侧指间关节背外侧及和甲根外侧的连线。 点:指腹远指间关节近两毫米 线:沿指固有动脉Z字切口,带指背神经 面:比创面大两毫米,不超过指背、腹中线 二、指背筋膜岛状皮瓣 动脉:近节指背近三分之一远有指背动脉发出终末指形成指背动脉网并与指端动脉弓吻合,指背动脉走行于指背腱膜两侧。 指背静脉有深浅两种: 浅静脉位于皮下,丰富 深静脉两条伴行于指背动脉之间有丰富交通支且与指动脉伴行静脉交通 皮瓣静脉回流方式:直接回流和迷宫式回流 点:不超远指背横纹, 线:以指背神经走向为轴线 面:在指背深筋膜浅层分离 三 掌背神经营养皮瓣: Masquelet通过对前臂皮神经解剖得出:任何一条皮神经均有相应的微小动脉轴形相伴。 Bertelli发现:伴行微小动脉一般一到两条,口径0.2至0.4毫米,并通过连续切片神经内存在微细动脉,它与伴行动脉交通,而伴行动脉又发出较多穿支与皮下血管网交通并认为皮神经旁五毫米范围血管网丰富。 钟世镇院士1999年解剖表明:皮神经旁血管网及皮神经内血管网链状吻合,是皮瓣远距离血供的主要渠道。 掌背静脉:掌背的知名静脉和深静脉网;皮瓣的静脉回流:掌背神经伴行动脉旁的微小静脉和皮下与掌侧深静脉网交通,无静脉瓣,保证回流。争论:结扎回流静脉或吻合皮瓣与受区静脉 常用神经: 尺神经背侧支:腕豆骨近5厘米处发出,在尺骨茎突上2.5厘米处转向手背,分内外侧支,支配环小指。 尺动脉背支:在腕豆骨近4厘米处发于尺动脉,与尺神经背支相伴,于4、5掌指关节近0.8厘米处形成血管丛与掌背动脉吻合。 桡神经浅支:在鼻烟窝处发出支配虎口周围及示中指背侧皮肤。 桡动脉腕背支:与尺动脉背支行成腕背动脉弓,有皮支与神经相伴。 皮瓣切取: 点:掌指关节近1厘米,取桡神经不超过指间关节。 线:神经走向,所带皮蒂1.5厘米内。 面:包括深筋膜,必要时带皮桥。
|
|
来自: Zhaojunchao404 > 《上肢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