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艺术名家金帆

 湖北的平嬉 2022-12-07 发布于湖南

书画艺术名家金帆——精品鉴藏推荐云展

金帆艺术简介

金帆,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鹰潭余江区美术协会副主席。从事国画创作40余年,多幅作品刊登在报刊杂志上并被商界人士收藏。师承江西省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大师齐晓峰导师;曾任《岭南精英》、《新视觉》杂志社执行主编;1980年入伍,服役于成都军区第二航空学院;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四川文学》《安徽文学》《广西文学》《北方文学》《飞天》《延安文学》《百花洲》《创作评谭》《星火》《小说月刊》《微型小说选刊》《青年文学家》等全国百余家重点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及国画作品400余篇(幅);共获各类文学艺术奖项40余次,其传略收入鹰潭市志系列丛书《鹰潭市著作志》。

在广州猎德一个小胡同里,有一幢外形简陋的楼房,其中一间别样的小屋,幽雅,宁静文韵怡然,潮墨悠悠,屋主人给它取了一个别样的名字——闲墨斋,它的主人便是本文的主人公金帆,一位在文坛默默耕耘十余载,闲暇之余,携泔墨之情,任游于山水之间,集作家与画家风范于一体,别样感觉的艺术家。

因为美丽而感动

前几年,《鹰潭日报》和其它报刊多次采访报道了金帆文学创作的经历。在小说创作上金帆深有造诣。其小说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由此,谁都知道金帆是一个作家,一个从稻田里走出来的农民作家。但对于他的画,知道的人却廖廖无几。

金帆是一位把一切得失都置之度外的人,因为醉心艺术追求,人生反而开阔起来,对于身边的人与事愈发宽容。虽然金帆有些腼腆,但透露出的个性却非常抢眼,甚至“与众不同”。

其实,金帆先是爱好绘画,而后才从事文学创作的。

金帆的画真正被外界认同,还是一次偶然的时间,去年应深圳一位企业界好友之约,创作了两副山水画,在一家画廓裱画时,一眼让画廓老板看中。画廓老板说这种画风的画一定会好卖,当即要与金帆订下协议。希望每月给画廓提供20到30幅作品。金帆笑笑说,二三十幅看来供不了,但我会尽力的。之后,金帆与三家画廓保持供货关系。

采访时,金帆正在创作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在伏案凝神的沉静中,他抬起头来,脸上还带着陶然沉醉的表情,我的开场白又勾起了他美好的回忆,金帆不无幽默地说:“获奖已是过去的事情了,我这人很平凡,没有什么好张扬的,无非是写写画画而已,我们坐下来聊聊,切磋切磋画艺倒是件好事。“说着,他把我请到画案旁,几句话、几个动作,让我感觉到一种力量。而金帆那直率开朗的性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欣赏他的画作时,我思绪触摸到的,还是那静静的峰峦、淙淙的流水、幽幽的山径阡陌、翻滚的江河云涛以及生生不息的四季流风……

显然,这个世界因为美丽而感动,这个世界因为美丽的创造者而感动。因为感动,我们的采访开始丰富多彩起来。

浪迹天涯的“金大侠”

金帆从小就对绘画产生迷恋。面对成熟的庄稼或袅袅的炊烟,总有压抑不住的激动。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这份古怪的情感,只有笔才能做到。幼时的金帆最喜欢看“小人书”,看完后他就开始临摹书中的山水花草及各色人物,宋江、李逵、曹操、岳飞……有时就在课本上画,课本被弄得脏兮兮的,仍是乐此不疲。画画既是他的爱好,更是他的天赋。但在那个时候,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要想学画谈何容易。

其实,金帆的经历丰富多彩,他生在余江,长在白塔河畔,参过军,之后,转业到地方,一直从事企业文秘工作,无论职业、身份怎么变,他对中国画的挚爱始终不变。那段丰富的军旅生活,使他得益非浅。工作之余,他倾心瀚墨,使画艺突飞猛进。博大险峻的山川孕育了他奔放不羁的性格,钟灵毓秀的山水又赋予他沉蕴连绵的创作灵感。走南闯北丰富的经历成就了他独具个性的画风,既有海纳百川的豪放大气,也有春雨潇潇的空灵细腻。

人说:“画若其人”,金帆的画大气潇洒,正如其人。曾有人称他为“金大侠“,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他广泛的爱好和多彩的人生,他告诉我说:“我学书画顿悟,不仅来自书画本身,还借助于其他文化艺术的修养,爱好甚广”,正是借助于他的文化艺术修养,他自然地融入绘画之中,注重研究喜怒哀乐之情的挥洒。他说:“有了诗人的气质,书画意境就可以深邃隽永。学习音乐,只为体会旋律如何抑扬顿挫,波涛起伏,将音乐的节奏、旋律美赋予画中。”他还尽情饱揽祖国的名山大川、陶冶自己的性情,将天地河山之神韵浓缩于笔端,所以,他的作品狂放不羁,似有大江东去之势。

金帆的画风凝重悠远,圆润雄浑,意境辽阔,既生动细腻,又磅礴浩荡,既取百家之长,又独具特色,且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精华的部分。他的创作题材多、思路广,既能从小处着笔,又能从大处立意,一枝花、一棵树、几片叶,信手拈来、用笔流畅,着墨均匀,栩栩如生,大的作品,他则用笔粗犷,泼墨如注,临近险绝,涧云翻滚,滔滔不息。但又放中不乱,醉而复醒,“素虽驰驱相关绳墨之外,却回旋进退而莫不中折“,每一幅作品的谋篇布局,都结构慎密,其笔法也是跌岩起伏,错落有致,可谓”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大有“白石之经传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