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密云司马台西段明长城及“北齐长城”20221112

 活力的荒野 2022-12-07 发布于北京

  

      墙友都知道去密云司马台西段长城及麒麟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东有北京古北水镇景区24小时无死角拦挡(即使买门票进入司马台长城,只能浏览东段长城,西段也是不开放的),西有河北金山岭景区重重设卡。即使越过重重关卡到了麒麟楼(小壶顶楼),因该楼没设楼梯,故徒手很难攀登到二楼目睹到长城孤品——麒麟影壁的风采。笔者就于2014年10月27日就到过麒麟楼,只因无法攀登至楼顶悻悻而归

麒麟楼得名于楼顶上的麒麟影壁,影壁由十五块浮雕着麒麟的长城方砖组成成,这是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座。麒麟,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这座影壁并无实用功能,更多地寄托着筑城将士的希望,祈求和平与安宁。

麒麟楼主体是一个大麒麟,周围围绕着灵芝、瑞草等象征吉祥、安宁、富贵元素。

20221112日,应墙友之邀一起完成了包括麒麟楼在内的司马台西段长城的穿越,甚至还考察了与司马台长城平行而建的“北齐长城”(司马台西段长城南侧)。一石三鸟,收获大超过预期。硕硕果实的背后是精心的策划、寒冷的雨夜、泥泞的山路、坚韧的执着,艰辛付出换来的是收获的喜悦。

↓我们的穿越轨迹。

  ↓司马台西段明长城与明前长城(“北齐长城”)位置关系图。

  此次行程共拜访了密云273-282号敌台,以及河北金山岭景区内的东五眼楼、四眼楼、车道沟楼、冰道沟楼、拐角楼、花楼共16座敌台,此外还有一段“北齐长城”。

此行主要看点:

1. 麒麟楼;

2. 司马台西段长城;

3. “北齐长城”;

4. 北京、河北存在归属争议的四座敌台,即密云279-282号敌台。

为了保证拙文的完整性,笔者将2022年初考察的司马台口以及密云270-272号敌台一起收入进来,以飨读者。

密云司马台是明初建的二百关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这在《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中有明确记载:

丁卯,北平都司言:'边卫之设,所以限隔内外,宜谨烽火,远斥堠,控守要害。然后可以詟服胡虏,抚辑边氓。按所辖关隘,曰一片石、曰黄土岭------曰司马台------凡二百处,宜以各卫校卒戍守其地。’诏:'从之’。”

司马台城堡驻扎军官为提调,提调的地位低于守备,高于把总,直接受参将调遣。提调的职责是“提调各关营反把总,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明自隆庆三年(1569)开始在总兵以下设协守副总兵,蓟镇自万历四年(1576)设东、中、西三协。每协分四路,东协四路为:山海关、建昌营、燕河营、古门子口;中协四路为:喜峰口、松棚路、太平寨、马兰峪;西路四协为:古北口、墙子路、曹家路、石塘路。路的主要军事长官为分守参将。司马台属于古北口下设两提调之一,一提调设在潮河关,另一提调初设在古北口,万历四年(1576)改设于司马台。

明神宗实录卷五十三,万历四年八月已巳记载:

“兵部覆督抚蓟镇侍郎杨兆等议:一定信地原拟古北口提调驻劄司马台,曹家寨提调驻劄黑谷关,将军营提调驻劄将军关,乃各恋驻原地宜。以古北口等衘改司马台等衔及全镇二十六提调,称营字者悉改为关字,使知职在守关。” 

司马台(即古北口下)提调下属关寨九座、边城三十五里、附墙台一座、空心敌台八十四座。《四镇三关志》记载如下:

“古北口下  古北口门------师坡谷关------龙王谷关------砖垛口关------沙岭儿寨------丫髻山寨------司马台寨,洪武年建,本隘口窄,通单骑,冲。------鸦鹘寨------卢家安寨------边城三十五里,嘉靖三十年建,隆庆元年修。附墙台一座。空心敌台八十四座,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节次建。”

     《四镇三关志》记载:“司马台营城堡一座,洪武年建。”

《昌平山水记》载:自潮河川而东二十里为司马台。有城,二门,提调一人守之。

司马台口又称暖泉口、汤河口(现已修成司马台水库,其水西南流向潮河),是古北口东麓的重要隘口,隘口两侧山势险峻,起伏变化大,历代均在此设卡、筑城。明代司马台段长城沿山脊建造,墙体间设空心敌台35座(东段有敌台16座,水库淹没关门1座未编号台,西段有敌台18座)。

北京长城文保碑对司马台段长城记录如下:

“长城—司马台段  位于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山上,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历经嘉靖、隆庆至万历八年(1580)基本修建完成,属蓟镇西协古北口路长城防御体系。此段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分东西两段:东段有敌台16座,西段有敌台18座。此段长城建筑形式多样,有单边墙、双边墙、障墙、天梯、登城步道、便门、关门和水关。敌台有一窗、两窗、三窗和四窗。敌台顶有木构顶、拱形顶、穹窿顶、藻井顶,并建有独具特色的麒麟影壁和海拔900多米山上的望京楼。以惊、险、奇、雄、全著称,被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赞为'中国长城之最’。”

  

  ↓河北省1956年文保碑,至今已经屹立了66年。当年北京密云还属于河北省,1958年才并入北京市,现在长城外依然属于河北省。

  ↓遥望司马台段东侧长城。

  ↓遥望东侧仙女楼及望京楼。

  ↓司马台关(又称暖泉口、汤河口),图中右侧为密云269号敌台,左侧为270号敌台。

  

  

  

  司马台关。在司马台水库淹没区的北缘,沟壑窄小,东西两山壁立,形成一天然隘口。据说原有水门闸、关城楼等。

司马台关东侧山脚下墙体沿山坡向上,障墙、垛口交替相连。障墙有七段,呈“L”形,长约30米。墙体呈天梯式逐渐上行,直达269号敌台。敌台西外下侧修有月墙,以护楼基。

  在水库南侧偏东,小汤河边的台地上有司马台寨遗址,现遗址无存,只存在于史料之中了。

↓《四镇三关志》记载司马台寨及司马台营位置图。

  ↓密云270号敌台东立面,《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第九卷金山岭、古北口(以下简称《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43号(京编西路台1号)”。

  ↓270号敌台东南侧面,3*3结构。

       密云270号敌台位于司马台水库北端西岸悬崖上约10米处。楼体:方形柱体,为砖石结构的筒券式楼;楼基:底用七至九层条石砌筑,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西面一门二箭窗,东临绝壁,三箭窗,南北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由三道东西向筒拱和中间两道砖柱隔墙组成,东南角有梯井可达楼顶;楼顶:中部原有楼橹一座;主体墙到269号台中断,楼东出十余米墙体,再东则绝壁,下面为深沟,即司马台关。

↓密云271号敌台(图片下方),3*3结构,《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42号(京编西路台2号)”。

  ↓密云271台西北侧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1号敌台,位于司马台水库西侧200米的山坡上;楼体:方形柱状,为砖石结构的券室楼;楼基:底用六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由东西三道筒拱和中间四个垛柱隔墙组成,平面呈“回”形;楼顶:中部有楼橹一座;主体墙:由271台向东行83米为270号台。

↓密云272号台南立面及顶部,《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41号(京编西路台3号)”。

  ↓密云272号台北立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2号敌台,位于司马台水库西山坡约250米;楼体:方形柱状,为砖石结构;楼基:底用二至三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门在中间,直对墙体马道 ,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由东西三道筒拱和中间四个垛柱隔墙组成;楼顶:中部有楼橹一座;主体墙:由272台向东行90米为271号台。

↓密云273号台,《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40号(京编西路台4号)”。

  ↓密云273号台北立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3号敌台,楼体:楼整体破坏严重,除一面东北角墙保存较好外,其余全部坍塌;楼基:底用六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南北两墙各一门二箭窗,东西两墙各设三箭窗;主体墙:由273台向东行130米为272号台。

“无名口”:在273号台西侧有一通关内外的小型关口,为“无名口”。口门拱券形,券脚用条石砌筑,两券两伏。

↓密云274号台,《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9号(京编西路台5号)”。

  ↓密云274号台西立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4号敌台,楼体:方形柱状,为砖石结构,筒拱式楼;楼基:底用八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南北两墙各一门二箭窗,东西两墙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由南北三道筒拱和中间四个垛柱隔墙组成;楼顶:中部有楼橹一座;主体墙:由274台向东行135米为273号台。

↓密云275号台,《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8号(京编西路台6号)”。

  ↓密云275号台东北侧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5号敌台,楼体:方形柱状,为砖石结构;楼基:底用九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南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东北两墙各设三箭窗;主体墙:由275台向东行102米为274号台。

↓密云276号台东立面(俗称“敞楼子”),《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7号(京编西路台7号)”。

  ↓密云276号台东立面,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6号敌台,楼体:方形柱状,为砖木结构,楼体破坏严重;楼基:底用八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原为砖木结构;楼顶:已塌陷,仅存垛口墙之四角;主体墙:由276台向东南行230米为275号台。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楼内清理出一块“隆庆四年(1570)题名鼎建碑”:

  ↓密云277号台东立面,《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6号(京编西路台8号)”。

  ↓密云277号台,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7号敌台,楼体:方形柱状;楼基:底用一至四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平面呈“回”形,由三道东西向筒拱式券道和一方形中心拱券室组成;主体墙:由277台向东南行151米为276号台。

↓密云278号台西立面,俗称“三眼楼”,《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5号(京编西路台9号)”。

  ↓密云278号台,图片来源中国长城遗产网。

  密云278号敌台,楼体:方形柱状;楼基:底用一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主体墙:由278台向东行169米为277号台。

↓密云279号台东立面,俗称“横沟楼”,《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4号(京编西路台10号)”。

  ↓279号台西立面,日出前的青冷色调充满了魔幻。

  

  

  密云279号敌台,楼体:方形柱状,砖砌;楼基:底用五至八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为东西纵向筒拱三道,中间砌四个垛柱隔墙;主体墙:由279台向东行177米为278号台。

↓密云280号台东立面,俗称“碾子沟楼”,《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3号(京编西路台11号)”。

  

  

  密云280号敌台,楼体:为筒拱券式楼,砖砌;楼基:底用一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主体墙:由280台向东行323米为279号台。

↓密云281号台东立面,俗称“壶顶楼”,《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2号(京编西路台12号)”,台两边墙体保存完好。

  

  密云281号敌台,楼体:为筒拱券式楼,砖砌;楼基:底用八至九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主体墙:由281台向东南行291米为280号台。

无名口:在218号台东2.5米处有一通长城内外的无名口,拱券形,保存状况一般。

  

  ↓墙体两侧有多块“万历六年振武营右造”的文字砖。

  

  在敞亭内出土万历六年(1578)题名石碑一块,录文如下:

  ↓密云282号台东立面,俗称“麒麟楼”,《考古报告》)编号为“二道梁台31号(京编西路台13号)”,属于北京境内的长城敌台到此结束。

  

  ↓麒麟影壁——长城孤品。

  

  

  ↓282敌台西南侧面。

  

  ↓楼内穹顶,设计独特、做工精湛。

  密云282号敌台,楼体:方柱形砖砌;楼基:底用五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二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三箭窗;楼体内部结构:室内为方砖墁地。中部为一方形砖室,室中心近八角形,穹隆顶。四壁辟门洞通四面围廊,围廊筒拱式,与中心室边拱,构造十分精巧而坚固; 楼顶:方砖墁地,上原有楼橹一座。楼顶南面垛口墙中部筑有影壁一座,高约1.9米,宽约2米,壁面浮雕一麒麟;主体墙:由282台向东南行246米为281号台。

↓二道梁台30号(京编西路14号),俗称“东五眼楼”。此台为附近敌台最高点,可以俯瞰东西两侧长城。

  


    ↓二道梁台30号西立面。

      二道梁台30号,楼体:保存完好,仅部分垛口墙毁坏,方柱形砖砌券室楼;楼基:底用七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东西两墙各一门一箭窗,南北两墙各设五箭窗;楼体内部结构:由两条东西向筒拱和中间四个砖柱隔墙组成,形成东西南北对称的边拱和拱道,拱道直对台门和箭窗;楼顶:原有东西向的楼橹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主体墙:由二道梁台30号东南行230米到达31号。

↓二道梁台29号(京编西路15号),俗称“四眼楼”。

  

  ↓二道梁台29号西立面。

  

  ↓楼体内部情况。

  二道梁台29号,楼体:此台为砖木结构的长方柱形空心楼;楼基:基底依山势而建,西低东高,四壁楼基石条数目不等,少则两层,多则十四层,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东墙一门一窗,西墙一门三窗,南墙三窗,北墙四窗,东西两正对马道;主体墙:由二道梁台29号行61米到30号。

↓二道梁台28号(京编西路16号)东立面,俗称“四道沟”。

  ↓二道梁台28号西南侧面。

  ↓二道梁台28号西侧斜行险峻山体上出现障墙八道。障墙建于墙体外侧,高于垛口墙,和垛口墙垂直呈“T”形,墙体西侧(外侧)筑有箭孔及雷石孔。在障墙内侧和宇墙间有宽1.6米的斜坡踏道,每上一层有一小平台到达障墙内,踏道可直达顶部的敌台内。

  

  二道梁台28号,楼体:为方形柱状;楼基:底用十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南北各设一门二窗,东西两墙各设三窗;楼体内部结构:全部砖砌,由三条筒拱和中间一拱式“回”形室组成,周为围廊;主体墙:由二道梁台28号行110米到29号。

↓二道梁台27号(京编西路17号)东立面及顶部,俗称“冰道沟楼”。

  

  二道梁台27号,楼体:已毁坏,仅存东南一角的拐角墙;为方形柱状;楼基:底用六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纵砌;楼体四墙:东墙一门,西墙一门二窗,北墙毁坏,南墙存二箭窗;主体墙:由二道梁台27号行203米到28号。

↓墙体宇墙低于垛口墙,即外高于内,墙项部用三角砖封。墙上布有箭孔,上下两排交错呈“品”形分布,宇墙的底部有排水孔,半圆形,石砌。

  ↓二道梁台26号(京编西路18号)东立面及顶部,俗称“拐角楼”。

  

  ↓楼体内部结构。

  二道梁台26号,楼体:砖木结构;楼基:底用五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东南二墙一门二窗,西北二墙各设四窗;主体墙:由二道梁台26号东南行97米到27号。

↓二道梁台25号,俗称“花楼子”。

  

  

  二道梁台25号,楼体:砖结构,呈长方形柱体;楼基:底用十七层条石砌筑,以上为条砖平铺;楼体四墙:东墙一门一窗,西墙一门三窗,南北两墙各四窗;主体墙:由二道梁台25号东行176米到26号。

过了二道梁台25号(花楼子)我们离开了明长城南行,到了与明长城大约看似平行走向的另一个山脊寻找那段“北齐长城”。

在中国长城遗产网有这段长城的标注,从其标注的颜色来看,此段长城不属于明长城。此外,北京大学教授唐晓峰在其《北京北部山区古长城遗址地理踏查报告》一书中也对这段长城有所涉及,其说也没有明确认定为北齐长城,只是笼统地认定为“古长城”。据该书言:

“这段长城东起旅游区内的水库旁边,向西沿司马台长城南面的山岭,经北山、沙岭沟、老峰沟,全长数公里------可以看出,明朝自东方沿古长城遗址砌建新长城至小汤河后,放弃了古长城西行的一段,而改向西北另择线路。补舍弃的古长城碎石遗迹的西端,应与古北口南所见的古长城遗迹相接。这一线碎石长城遗迹就是张伯丞(密云当地中学教师,其笔名为'白天’——笔者注)所记录的古北口'北齐长城遗址’的东端。”

不过从笔者在这段长城上发现的很多瓦片及整块城砖来看,明朝肯定在此线上建有防御工事,也许存在明朝利用了这段古长城的情况,再或许这本身就属于明前期长城。至于它到底属于那个时代,还需考古专业者进一步进行考古挖掘。

↓中国长城遗产网标注的“北齐长城”位置如下:

  ↓下两图粉线部分便是“北齐长城”走向。

  

  ↓在另一山脊上的确有连续碎石墙体出现,而且随着持续的东行,墙体的石量也在增大。

  

  

  ↓在一处较高的山峰之上,还发现了一处类似堡寨的墙体。此处堡寨南侧建于悬崖绝壁之上,北侧便是明长城主体。

  ↓堡寨上散落着诸多瓦片和墙砖,充分说明此处应为明代建筑,此碎石砌筑的长城是否为北齐所建则需专业人士进一步考古发挖。

  

  

  

  ↓堡寨之中还发现两道墙体,笔者认为此应为士兵守墙的铺房墙基。

  

  ↓堡寨北侧的司马台长城及司马台关口。

  

  

  ↓随着碎石长城向东延伸,也逐渐与明长城主体相交。

  

  

  

参考文献:

1. 隋福民编著:《司马台村志—一个长城脚下山村的历史》,中华书局2013年版。

2. 唐晓峰、陈品祥主编:《北京北部山区古长城遗址地理踏查报告》,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第九卷金山岭、古北口,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

4. 王琳峰等著:《明长城蓟镇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5. 中国长城遗产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