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参养荣,感冒也可用人参

 一得斋主人 2022-12-07 发布于山西

第64条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课前思考:

1.新加汤证的身疼痛与麻黄汤证的身疼痛,在病机上有何不同?

2.为什么加芍药生姜各一两?能否加芍药生姜各三两?

第64条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太阳病用汗法是正治,发汗前身体未必疼痛,发汗后出现身疼痛,与发汗前本有身体疼痛,在病机上大有不同。太阳病伤寒证,“必恶寒,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此为不通则痛,是实证疼痛。发汗之后,代谢产物被排泄出去,身体就不痛了。太阳病中风证,发热汗出,发汗之后,脉静身凉。如果患者素体津液亏虚,或发汗不如法,以至于“大汗淋漓,病必不除”。此时的疼痛不是外邪所致,而是因为津液亏虚,不能濡养肌肤腠理,这种身体疼痛称为“不荣则痛”,是虚证疼痛。不通则痛是实性的不通,如同河道被堵塞,船过不去。不荣则痛是虚性的不通,如同河道水流很浅,船浮不起来。很多人平时不运动,某天心血来潮,开始长跑或走万步,然后全身疼痛,休息好几天都恢复不过来,这时候就可以用新加汤治疗。放化疗后浑身疼痛,没有外邪,就是射线或化疗药物耗损津液引起的疼痛,也可以用新加汤治疗。

“脉沉迟”,与“尺中迟”不同,脉沉迟是寸关尺三部皆沉迟,尺中迟是只有尺脉迟滞,寸关不迟滞。这里的脉沉迟不能用脉沉主里,脉迟主寒来解读。人体组织结构分为五层,“皮、脉、肉、筋、骨”,广义的脉沉要压到肉、筋、骨才能摸到,这里的脉沉迟压到脉就可以摸到,相对于摸到皮就有的脉浮而言,摸到脉才有也是脉沉,而且三部脉皆沉,三部脉都脉行迟滞。这里的脉沉迟是与脉浮紧相对比,发汗后,身体疼痛,如果脉浮紧,说明汗出不及,表邪未解,可以再汗。如果脉沉迟,说明汗出太过,表邪已解,不可再汗,而是要补虚。柯琴曰:“沉为在里,迟为在脏”,阴血不足的时候,人体优先供应五脏用血,四肢肌肤全部靠后,所以经脉中血行缓慢滞涩。中医理论就是如此,相对圆融,因为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学伤寒要灵活,最忌刻舟求剑,“脉沉迟”也是如此,前提很重要,“发汗后,身疼痛”的“脉沉迟”是新加汤证,“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伴见“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是麻黄升麻汤证。“下利,脉沉而迟”,伴见“面少赤,下利凊谷者”,是通脉四逆汤证。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吴谦注:“今发汗后,身虽疼痛,脉见沉迟,是荣卫虚寒,故宜桂枝新加汤,以温补其荣卫也”。联系上条“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可见新加汤也是补荣血之方。《伤寒论》中,如果小补阴,姜、草、枣,如果大补阴,参、草、姜、枣,《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有一张参草姜枣汤,培元养正。清代伤寒大家柯琴认为“发汗后身疼是表虚,不得更兼辛散,故去生姜,沉为在里,迟为在脏,自当远斥阴寒,故去芍药。独存甘温之品以和营,更兼人参以通血脉,里和而表自解矣”,应该改为“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汤”。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们从芍药和生姜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芍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芍药甘草,苦甘化阴,去芍药则偏重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药物整体走表阳,补卫气。加芍药三两则成桂枝加芍药汤,药物整体走太阴,治疗腹痛。人体组织结构分为五层,“皮、脉、肉、筋、骨”。发汗后身疼痛是荣血亏虚,不能濡养经脉所致,加芍药一两,相对于桂枝三两,芍药变成四两,气血仍在体表,但是从太阳进入少阴,从肌肤进入血脉,引人参培补之营血进入血脉,直达病所。二、生姜,柯琴只是考虑到生姜的发汗作用,却没有考虑生姜补津液的作用,更没有思考阴阳的关系。徐灵胎著《医贯砭·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发汗后,津液亏虚,脉行迟滞,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双补,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后,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苦甘化阴的平衡结构被打破,阴药的权重加大。“无阳则阴无以生”,生姜为阴中阳药,有发汗的作用,既可以补津液,又可以布散阴津,加生姜一两,变成四两,将参草枣等阴药推出去,相当于为阴津提供了动力。其次,生姜是治疗身体疼痛的主药,减量则身痛不除。生姜四两,宣卫气以助营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和则身痛除。

“人参三两”,人参有补气津的作用,加人参可以使“脉沉迟”脉起有力。在脏腑学说中,心主血脉,心脏功能虚弱,血脉中气津不足则脉行迟滞,表现为“脉沉迟”。心脏不能推动血脉循行,代谢产物停留于血脉之中,干扰皮肤下的神经系统,就会感觉疼痛,表现为“身疼痛”。桂枝提供动力,人参提供营养,心脏搏动有力,加快血脉循行的速度,代谢产物被排出,则脉起有力,身体不痛。人参有强脉的功效,贯穿整本《伤寒论》,炙甘草汤中,加人参二两补益心气,又称复脉汤。少阴篇通脉四逆汤中,“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即使是严重到脉不出,加人参则脉出。所谓“新加”者,人参也,芍药、生姜俱是桂枝汤原有之成分,只有人参是新加药物,扩张血脉,脉起沉迟。

人参养荣,治疗荣血不足,被后世中医发扬光大,比如人参养荣汤就是治疗荣血不足,脾肺气虚,惊悸健忘,食少无味的名方。人参败毒散、参苏饮是治疗荣血不足,虚人感冒,发热恶寒,肢体酸痛、气短懒言的名方。清代伤寒大家汪琥在解读白虎加人参汤时说:“此汤惟正气虚而邪气微者宜之,若邪气甚者,不敢轻加人参也”,以至于民间医生口口相传,感冒期间不能用人参,因为人参有补益作用,有留邪之弊。从新加汤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素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患了感冒,全身酸痛,不能发汗,几无可用之药,新加汤是可以考虑的处方。有些人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一样用到人参。小柴胡汤、桂枝人参汤,其中都有人参,可见感冒不能用人参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将息法:“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如桂枝法”。桂枝汤以水七升,本方以水一斗二升,同样是煮取三升,本方所需时间几乎要翻倍,可见在仲师的年代,人参就要久煮取味。服药后的将息法,与桂枝汤完全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