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立元 ‖ 刚柔相济 兼容并蓄——滦河作家总论 ④

 倚月临风 2022-12-07 发布于河北

滦河自北向南,由高向低,一脉贯穿,逶迤而行,滦河作家的风格也有如两岸的风景纷繁变化、绚丽多姿。滦河上游的文学由于坝上、山峦、草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显得刚烈、厚实,有阳刚之美;滦河下游的文学由于平原、海岸的影响,显得悠扬、婉转,有婉约之态,因而也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不同的文学形态和文学群体。这主要有以下几种。

元上都文学。元上都作为元朝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13至14世纪的国际性大都市,使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由欧亚大陆的各种民族、语言和宗教共存的多元文化现象,并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内外交流层次。早在13世纪,它的名字以及气势恢宏、装饰华美的建筑群,就通过《马可·波罗游记》漂洋过海,传遍世界。因此,具有悠久历史的察哈尔在缔造、发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过程中,以它特有的光辉将蒙古历史的星空照耀得分外辉煌,并出现了一个包括官员、文人和僧侣等人组成的作家群体,他们用作品赞美元上都的繁荣和辉煌,绮丽迷人的风光。如袁桷的《开平第二集》《开平第三集》《开平第四集》,胡助的《滦阳述怀十首》《元代杂咏十首》,许有壬的《上都十咏》,杨允孚的《滦京杂咏》108首等,都是表现这方面内容的作品。

诗人胡助(1278-1355)作为元代朝廷官员,多次扈从皇帝北幸,深入北方草原,在元上都参与处理政务,并写出不少诗文佳作。如他的《滦河曲》描绘了上都草原迷人的风光:“行人驱车上滦河,滦河水浅人易过。/北入太液流恩波,润泽九州民物和。/天子清署空峨峨,两都日骑如飞梭。/穹庐畜牧草连坡,青鸾白雁秋风多。/劝君马酒朱颜酡,试呼一曲敕勒歌。”此时上都“穹庐畜牧草连坡,青鸾白雁秋风多”的景观令人回想、赞羡。再如,他写当时上都的繁荣景象:“翠华慰民望,时署将北巡。牛羊及骡马,日过千百群。庐舍周宿卫,万骑若屯云。毡房贮窈窕,玉食罗膻荤。珍缨饰驼象,铃韵遥相闻。”此诗描绘了元上都城色彩缤纷的真实场面。可见,当时的上都繁盛一时,盛况空前。

作为元代高僧的楚石大师(1296-1370)也被上都的景观所吸引,写了43首描写元朝夏都元上都的繁荣景象,以及北方草原风情的诗篇。后结集为《楚石大师北游诗》,如《上都避暑·呈虞伯生待制二首》中写道:“扈从君王下辇初,三千宫女丽芙蕖。/龙颜映日朝临座,鹤禁张灯夜讲书。/火浣布新衣整肃,水晶杯冷酒空虚。/大官复取麆沆进,天上酥酡恐不如。//神都避暑可为欢,满地风霜六月寒。/座有陈遵复投辖,朝无汲黯亦常冠。/千盅美酒鸬鹚杓,五色甘瓜翡翠盘。/谁采歌诗献天子,饭牛车下野漫漫。”

此诗真实地再现了690多年前元朝上都避暑的一些场景。在这两首诗中,楚石借用古诗词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当时君王的威仪,宫女的艳如荷花,太子宫中的掌灯夜读以及宫中人等衣衫穿戴,引用“陈遵投辖”,“饭牛车下”等历史典故形容当时君王官员们留客、好客之情形。大碗的马奶酒、漂亮的酒具、各色时令瓜果配上翡翠托盘,君臣们欢聚一起,不断有人向君王献歌献诗,一派歌舞升平的欢快场面。再看城外,绿野之下,各色牛马车等点缀其间,真是好一个休闲怡情的避暑之所啊!同时,他还用诗描绘了上都的风雪景色:“夜斗低垂地/秋河近着城/有天开月晕/无扇减风声/角奏梅花早/杯传竹叶清/尚衣锦欲折/高殿雪初晴。”这首诗描写了700多年前塞外上都的风雪交加的景色,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思和猜想。

马祖常(1279-1338),是元代蒙古族著名诗人,他的咏上都之作,风格独特,引人入胜,极具地方与民族特色。马祖常作为元廷高级官吏,常到元上都,他咏上都之作,风格独特,引人入胜,极具地方与民族特色。他在《和王左司竹枝词十首》中这样描述元上都皇宫饮食场景:“红蓝染裙似榴花,盘疏叮豆芍药芽。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他在《驾发上京》中这样描写元朝皇帝到了秋季以后又要从上都出发返回元大都的景况:“苍龙对阙夹天闽,秋驾凌晨出国门。十万貔貅骑骧褒,一双日月绣旗幡。讲搜猎较黄羊陶,锡宴恩沾白兽尊。赫奕汉家人物盛,马卿有赋在文园。”此诗把皇帝返京的情形写得气势恢宏,声势浩大,盛况空前,足见皇家气派。他在《车簇簇行》还详细描写了上都周边的市井生活:“李陵台西车簇簇,行人夜向滦河宿。滦河美酒斗十千,下马饮者不计钱。青旗遥遥出华表,满堂醉客俱年少。侑杯少女歌竹枝,衣上翠金光陆离。细肋沙羊成体荐,共讶高门食三县。白发从官珥笔行,毳袍冲雨桓州城。”这首诗中描写的似是离上都不远桓州城边酒馆的情况,有美酒、有歌女,有整只“细肋沙羊”供食用。李陵台西边的驿道上车水马龙,行路人傍晚时都来到滦河边消夏。市面上酒店的美酒佳肴非常昂贵,但是骑着高头大马来的富贵客商不计较花钱多少。富家少年在酒馆里喝得烂醉如泥,坐在他们身旁陪酒、唱着竹枝词的歌妓,华丽的衣服上金银闪烁,筵席上有整只柔嫩味美的黄羊,醇香的菜肴令人惊叹不已。

除此之外,他还写有许多描述上都风光的诗词。如“沙草山低叫白翎,松林春雨树青青。土房通火为长炕,毡屋疏凉启小棂。六月椒香驼贡乳,九秋雷隐菌收钉。谁知重见鳌峰客,飒飒临风鬓已星。门外春桥漾绿波,因寻红药过南坡。已知积水皆为海,不信疏星又隔河。酒市杯陈金错落,人家冠簇翠盘陀。薰风到面无蒸暑期,去鸟长云奈客何?”以及描述上都草原芍药花开时景致的诗:“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上京不是春光晚,自是天家日景迟。”极尽上都之风光、之美景,令人陶醉。

但好景不长,1358年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攻克了上都,焚毁了所有宫阙,使得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都市变成了断壁残垣的废墟。从1256年初建,至1358年被焚,金碧辉煌、风光无限的上都的辉煌仅仅存在了100年,之后又几经战乱,最终荒废成为“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这令好多人为之感伤和慨叹。如诗人卫新华在《满庭芳·元上都遗址》中这样写道:“恍若当年,八方囊括,四海齐颂可汗。上都一隅,贯世界通联。碧眼黄肤欧亚,毡篷内、待觐君颜。城郭外、轻衣谈笑,牧马细川前。何堪!惊乍见、荒芜满目,难辨残垣。纵胸中千般,终是无言。独立西风发乱,木然看、默默云山。更兼那、莽原万里,残照漫天边。”读罢,令人感慨万千。好在元上都遗址已成功入选世界遗产,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42处世界遗产。这座被史学家称誉为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相媲美的都城遗址,终于得到了世界目光的青睐,元上都文化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山庄文学。“山庄文学”从大的方面讲,几乎所有历史和现今的承德作家都可以列入,如果局限于写“避暑山庄”题材,作家则少了一些。从总体上看,承德作家群的写作方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山庄文学”,一是“山乡文学”。

“山庄文学”的代表发轫者,追溯历史渊源,可推康乾二帝,因为他们写了许多歌咏赞美避暑山庄的诗。康熙(1654-1722)在避暑山庄兴建过程中,以四个字命名并题了36个景观,后人称为“康熙三十六景”。以后,乾隆(1711-1799年)又在山庄内续建了不少建筑和景观,并以三个字命名又题了36景,简称为“乾隆三十六景”。康熙对题景还写诗解读,每景作诗一首,并命人为其诗逐句注释,每诗附一图,使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合集为《御制避暑山庄诗》,诗集分上、下两卷。36景诗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古诗、七言绝句。

康熙皇帝为避暑山庄各处景象题取景名时,对古诗词广征博引。如“长虹饮练”和“双湖夹镜”,取意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水流云在”取意杜甫的名篇《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风泉清听”,取意孟浩然名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香远益清”,出自周敦颐《爱莲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这些充满诗意的题名,恰切地点出了景点的特色。如他在“烟波致爽”中题道:“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写出了山庄的静谧和芬芳。在有的诗中他还把避暑山庄的特点表现在直接的题目中,如“无暑清凉”一诗可以说是直接入题。他的诗不仅描摹了山庄的景观之美,也表现出了他治理国家、抚爱百姓的人文情怀。如“芝径云堤”中的“若使扶养留精力,同心治理在精求”就显示出了与百姓“同心治理”国家,养精蓄锐,使之国强民富的博大胸襟。

有趣的是,乾隆也以康熙所题的一些景观写了同题诗。如“云山圣地”,康熙诗为:“万顷园林达远阡,湖光山色入诗笺。披云见水平清理,未识无愆守节宣。”乾隆诗为:“黄云近垄复遐阡,想像丰年入颂笺。二十年来衣食足,黔黎犹戴圣恩宣。”再如“风泉清听”,康熙诗为:“瑶池芝殿老莱心,涌出新泉万籁吟。芳槛倚栏蒸灵液,南山近指奏清音。”乾隆诗为:“物物都归大造心,风泉亦解奏清吟。熙和六十一年化,编简犹垂雅颂音。”从这同题的两组诗可以看出,康熙重景色的描摹,而乾隆则重政事的表现。同时,还可以看出乾隆每句诗的末字都与祖父康熙相同,体现了乾隆对祖父的怀念和对其历史功绩的缅怀。从诗风上看,康熙的诗清新淡雅,乾隆的诗中充满盛世豪情,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痕迹。除此,乾隆还写了一些关于避暑山庄的诗,如《避暑山庄》:“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在此诗中乾隆不仅写出了山庄的景色,也借景抒情,表述衷肠,袒露心志。他在园内看到祖先的踪迹,愈加思念先人,同时倍感责任重大,决心将祖先开创的事业发展壮大,以答复先祖对自己的恩泽。

除了康乾二帝,《钦定热河志·艺文》卷一百零九至卷一百一十六中辑录了清朝扈从文臣所写的赞美避暑山庄的诗。这些山庄诗创作在清朝诗坛有着重要的位置,不仅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有重要的历史和思想价值。

在现当代文学中,写山庄的作家不胜枚举,有较大影响的有郭秋良、刘兰松、何理、刘章、武华、何申、杨田林、杨林勃、白德成、李海健等人,他们创作了大量“山庄文学”的作品,表现了承德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山庄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在这些作家中,应首推郭秋良,在理论上,他提出了“大避暑山庄文化”这个概念并进行了深入地阐释,建构了“大避暑山庄文化”的体系。在创作上,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皇帝演义》,开了创作“帝王系列”小说的先河,他的散文《热河冷艳》《山庄湖色》等一组歌颂避暑山庄的散文从“自然”和“人文”的双角度切入避暑山庄文化,对自然的山庄和文化的山庄剖解得细腻入微,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他从文学和文化理论两个方面,完成了塑造避暑山庄文化形象的奠基工程,为山庄文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多年来,刘兰松深得大避暑山庄文化的精髓,发现这块被满族皇家血脉浸染的土地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他决心致力于对承德文脉的挖掘,用叙事诗的形式来表现民间故事,于是创作叙事长诗就成为他诗歌写作的另一种形态。他根据承德棒槌山传说写出了长篇叙事诗《剑锋情》,依托嘉庆皇帝在承德选美所造成的悲剧写出了叙事长诗《离宫梦》。他将这些民间文学的元素巧妙地嫁接到诗歌“这棵圣树”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同时他还写了《甜甜的热河泉》《离宫的春天》《双塔山》《月色江声》《离宫的雪》等散文,创作出了长篇历史小说《避暑山庄梦影》,将山庄的景物写得摇曳多姿、色彩缤纷。这既是山庄美景的真实再现,也是他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情感的生动显现。何申对“山庄文学”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他的“热河系列”小说展示了承德这座塞外古城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世态习俗,显现出“清明上河图”般的审美韵味,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文化意义和美学意味,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廊添加了塞外古城的一道风景,也为开掘“山庄文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白鹤岭、何理、刘章也同样是山庄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为山庄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诗文通过歌咏山庄美好的景致和进取精神,流泻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由衷赞叹,表现出了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他们还创办了《国风》诗刊,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山庄文学”也形成了一个强健的队伍,形成了较好的创作势头,杨田林、武华、杨林勃、白德成、李海建、姚崇实、王德光、崔雁侯、绿窗、沈文、王舜、薛梅、张秀玲等人创作了大量关于“山庄文学”的作品,表现了承德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山庄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何申

“山乡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当代文坛“三驾马车”之一的何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何申沉于燕山深处,热切关注农村改革的进程和农民的命运,深刻思考在变革生活中的中国农民的心理和历史意识,在独特的审美视域中开拓出别具特色的塞北山乡系列小说,给中国的文学景观添加了一方塞外风景。在创作中,他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度的人生体验、强烈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使命意识融入叙事文本和思维模式,创作了“乡镇干部系列”“穷人系列”“富人系列”等“山乡文学”的系列小说,在中国文坛上引发了“现实主义冲击波”(或曰新现实主义思潮),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

在这些作品中,何申塑造了许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人形象,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质朴善良、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美德,也有着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形成的开拓进取、刚柔相济、灵活善变的新质,有着深刻社会价值和高度审美价值的完满而富有生气的性格整体。

何理也是山乡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头一个冲出河北的本土诗人。当年他的《唱一唱农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时何理仅是一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作家出版社给他出版了诗集《唱一唱农村》。“通过简洁而清新的诗句,质朴而真挚的感情歌颂了在我们国家中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描绘了农民沿着党的总路线前进后,农村中如画的劳动场面。”[13]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本土诗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从此奠定了他在河北诗坛和中国诗坛的位置。此后,何理还出版了散文集《山缘》,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家园意识、恋乡情结和与山的不解之缘。应该指出的是,孙德民、杨勇、郭靖宇、周修等人也以山乡为题材,先后创作出了《青松岭》《镇长》《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等剧本,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燕山诗派。多年来,在燕山的腹地渐渐形成了一个“燕山诗派”。这个诗派以燕山为创作背景,以燕山的风物景观为表现对象,以歌颂山乡的真善美为诗学原则,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浓郁“燕山”地域色彩的诗篇。在承德和迁安相继创办了同名的文学刊物《燕山》,蔚为壮观,颇具影响。他们秉承燕赵风骨,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发掘本土文化,大力弘扬时代精神,鲜明地表现出了“对家园大地的真诚歌颂,对燕山和古老长城的心灵体悟,对历史的追思,对生活的关注和酷爱,对心灵世界的求索和倾诉,对生命和恋情的夸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皈依”,以抵达人性的深处和攀援到精神的高地,并“显示出情绪真诚、文笔朴实、厚重大气、意境高远的艺术特点”[14]。

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的新古体诗歌,并相继出版了多部诗集,业已成为值得关注的诗学现象。在这个诗群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燕山的主峰雾灵山下有一个美丽的山庄——上庄,这里不仅是“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美丽的花果之乡,也是文化繁茂、诗意盎然的诗歌之乡。因为这里出现了享誉诗坛的以刘章为代表,以刘向东、刘福君等为主体的“上庄诗派”,歌唱父老乡亲,赞美山乡水土是他们共同的诗学原则。他们用细腻而率真、清新而朴实、飘逸而厚重、灵动而沉实的抒情笔触为山乡写生,为乡亲们塑像,为土地歌唱。他们的诗以清新自然、质朴厚重的风格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和广泛好评。他们结集出版了《诗上庄》,用诗体的形式表现了上庄的乡里乡亲和风土人情。这部诗集是山村人物谱、山区风景画、山乡记事录,也是美的赞歌、情的颂歌、诗的韵歌。

刘章 

在燕山的腹地迁安、迁西和遵化也同样出现了以歌咏燕山为主题的诗人群体,并建立了迁安诗词协会和“石竹花”女子诗社。这个诗群的领军人物是迁安诗词协会主席霍志国和“石竹花”女子诗社的社长碧青(张书琴)。霍志国创作了大量的格律诗,出版了诗集《秋叶蝉鸣》《信马苍原》,并获2011年首届全球编钟奖银奖(金奖空缺),得到了许多名家的好评。他的作品以燕山风景为基点,追思历史、洞彻现今、信马苍原、感悟人生,用充沛的情感带动古体诗歌的表达系统,以完成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对历史、对自然的言说。

以碧青为首的“石竹花”女子诗社的诗作像石竹花那样,茁壮、粗犷、清新质朴、蓬勃向上,她们“继上下古今诗人之风骨,探索新诗发展之道路,坚持两为、双百方针,探索新时代的生活、事业、命运”,成为燕山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说,燕山诗派的诗“是用心血涂抹的,用生命写的,是一种对世界真实的介入”,在他们的诗中弥漫着一种多姿多彩的大山风韵,散发着一种沁人心脾的草木芬芳,流溢着一种真挚热烈的恋山情绪,呈现出壮美和优美的多姿多彩的美学风范。

山海文学。滦河从大山流向大海,开辟了两岸雄阔、壮美的奇观。尤其是在山海衔接处,燕山壮美、雄关虎踞、长城衔海、惊涛拍岸、风光无限。这里的作家以山海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时代的变化、歌颂家乡美好风光、表现深厚文化底蕴、弘扬历史优良传统的优秀作品。如昌黎近人张奉祖(生卒不详)也曾在《观沧海》中有诗云:“巍巍高耸势凌天,俯瞰沧浪气万千。众水朝宗来眼底,层云出岫荡胸前。秦皇勒石寻遗迹,大禹凿石惜昔年。把酒茫茫无限感,几层沧海变桑田。”诗人登上高耸入云的仙台顶观望沧海,见天风海涛,气象万千,皆在眼底,层云出岫,荡及心胸,回想历史上秦皇、大禹来此的遗迹,把酒临风,发出“沧海变桑田”的无限慨叹。

清初当地诗人宋荦(生卒不详)在《海上杂咏》中这样描绘渤海昌黎东南15公里滩涂“七里海”的景色:“七里亦名海,寒潭作镜平。数峰当岸秀,双鹭昭波明。鱼艇通蒲泊,村烟接柳城。因思静休句,世累一蓑轻。”诗人吟诵了七里海水平如秀峰临岸、双鹭悠悠,渔船摇曳,村烟暗柳,在这样一个清明悠闲的景色中,感到十分轻松恬静。

晚清硕儒史梦兰的家乡乐亭南临渤海,北靠昌黎碣石山,因此他创作了一些颇具山情海韵的诗。如《海上诗二首》,其中一首写道:“一叶渔舟小似瓢,棹歌唱出太平谣。黄昏出网人争闹,紫蟹银鱼拾小潮。”此诗形象地写出了渤海渔民黄昏出海打鱼的热闹欢快的场面。他在《登仙台顶》中真切地写了自己“贾勇而上”,攀登昌黎碣石山主峰仙台顶的观感:先写碣石山“凤巘龙潭列左右,五峰对峙分西东”的雄伟壮观和“南望溟海在眼底”的宏阔场景:“帆樯万点乱凫乙,岛屿想象蓬莱宫。七里云海如杯勺,滦江一线纷纵横”。海上帆樯万点,岛屿如蓬莱仙宫,滦河一线纵横,七里海形如杯勺。这些诗句想象丰富,比喻恰切,并对所观之景充满赞誉之情,接着表述了自己不能“人生何为居瓮底,百年甘做醯鸡虫”,成为碌碌无为的瓮底之虫,而要干一番事业这样的雄心壮志。

当代作家董宝瑞将自己审美视点锁定在家乡的山光水色和风土人情上,矢志不移、倾尽心力地写出了《李大钊与昌黎五峰》《五峰长翠》《碣石观海》《燕塞湖波光》等许多具有历史神韵、时代精神和地域灵光的文采焕然、诗意盎然的散文。林闻的《静静的栗园》《金银色唱片》《南河水在唱》《洗澡的麻雀》,奚学瑶的《绿水——燕塞湖随想》《鹰鸽夜话》等散文赞美了青山秀水碧海的绝美风光,揭示了具有深邃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域灵光,表现了独特的山情海韵和蕴含其中的深刻的社会内涵。然而更多的作家写山海的作品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发生在雄山阔海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广为流传的感人故事。如解俊山的《大海的呼唤》《山船海韵》,阎明国的《风潮不到岸》《鳄吻上的炊烟》,王凤翔的《血染雄关》等描绘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关隘、海上、港口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表现一种雄浑壮阔、刚健冷峻的艺术氛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海文学中有一些充满鲜明时代精神和主旋律色彩的作品。如单学鹏的《这里通向世界》《奔腾的大海》《海湾三部曲》等多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集,用以展示民族的伟大和韧性,讴歌改革的精神,描述打破坚冰的壮阔场景,于艰辛中流泻出炽热的理想主义色彩,对改革的艰难进程予以多角度、多侧面的审美观照和带有历史纵深感的理性思考,意在唤起人们正视这场伟大而又艰难的变革,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邃透视和超越意识。尤其是在三卷本的《海湾三部曲——〈初潮〉〈微澜〉〈狂涛〉》这部百万字的小说中,深刻地揭示了改革者堕落为腐败者的复杂的蜕变过程,这在中国文坛上无疑有着开先河的作用。这部作品是作者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城市文学。唐山是近代工业的摇篮,一直在引领着中国工业的发展,这里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学。在城市文学中以张学梦为最。

进入新时期以来,张学梦一直高唱“城市诗歌”,因此他也被誉为“城市诗人”。他的长诗《现代化和我们自己》被誉为是“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进军谱写雄壮的进行曲”,振聋发聩地提出了“如何实现现代化”重大命题。他的《人之歌》对人这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社会主体进行了缜密的解析,对人的诞生、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审视,触动了人的最基本问题,让人从群体政治符号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的审美主体。他的城市诗歌用语生涩、新异、乖张,却充满审美张力,饱含着深刻的理性色彩,充满了哲学意味,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的现代美。

何玉湖的长篇小说《燃烧的家园》和续篇《瑰丽的世界》是以20世纪初和世纪末的钢铁工业建设为题材展示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及人的精神结构的生成、进化和提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段的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追求、奋斗、失落、成功的艰难历程,剖析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权力系统和经济运行机制,描绘了中国工业发展和行进的艰难历程。

李木马的诗歌以工业文明的经典符号“铁路”及其衍生符号展开抒情与叙事,给重理性的工业文化、工业题材诗歌涂上了绚烂的感性色彩。

方明的唐山“小山系列”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命运变化揭示出了唐山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心态的变化,并从古老文化与现代意识的交汇融合中,展现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显示出特定时代地域文化特色中的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人格,显示了唐山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唐山人的人生景观,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表现了唐山人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性格精神。

徐国强作为从这座英雄城市成长起来的诗人对唐山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他用诗歌颂扬唐山,用诗宣传唐山,用诗美化唐山,他一直视此为自己神圣的使命,这在《独自燃烧》《人生光泽》和《在落叶上行走》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映现。孟昭民的《大城山,母亲的山》《童年的唐山》等散文以诗一样的语言轻捋着城市的根蔓,用梦一般的意境幻化出城市的心灵,给唐山描画出了清新隽永的一幅幅史画小品。

地震文学。唐山大地震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灾变文学,写出了在惨绝人寰的大灾难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营构和谐社会、逐步完善自我的伟大精神,深刻地探索出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真诚地探寻了人性的美好和人类精神的伟大,生动地表现出了悲情人物和悲美色彩。其中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有:报告文学有,刘晓滨的《唐山,唐山!》,张庆洲的《唐山警世录》;长篇小说有,单学鹏的《劫难》,晓洲的《震城》《红轮椅》,董天柚的《凤凰城》,关仁山、王家惠的《唐山绝恋》,刘晓滨的《等待地震》,王离湘、刘晓滨的《废墟狼嚎》,刘凤城的《凤凰劫》,李焱的《唐城兄弟》《平安扣》,祁淑英的《唐山大地震纪事》,杨玉芳的《凤凰吟》等;长篇纪实文学有,李润平的《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王立新的《地震与人――唐山震后心态录》;诗歌有,张学梦的《蓝色的纪念》,珂宁的《在地震断裂带上》,徐国强的《大地震十六年》《蓝光》,李志强的《唐山记历》;广播剧本有刘三伶的《三个人的月亮》《唐山孤儿的故事》《天堂之梦》的唐山地震生活“三部曲”;电视剧本有,关仁山、王家惠的《唐山绝恋》,赵恩舫、孟祥聚、刘晓滨的《唐山故事》等。这些作品曾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全国广播剧金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全国和省市优秀作品奖。在40年的风雨历程中,“唐山大地震文学”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建构过程,显现出了重要的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 

唐山大地震文学的意义在于:一是深刻地探索出了唐山人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地震文学积极地追寻唐山大地震对人类生存的启示意义,努力地探求在大地震中所形成的唐山抗震精神。这些作品同在表述这样的一个道理:唐山大地震虽是地域性的灾难,但战胜灾难的精神却有着全人类的意义;二是地震文学真诚地探寻了人性的美好和人类精神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是人类灾难的极致,也是人类爱的极致。在这场劫难中物质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人的精神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人性的伟大得以全面地彰显。《三个人的月亮》《唐山孤儿的故事》《天堂之梦》《唐山绝恋》《凤凰城》《凤凰吟》等表现了唐山人在生命和生活处于绝境的时候的相互救援、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的人间道义和唐山人民面对人类的大劫难不怕艰难险阻与地震灾害勇敢地抗争、搏斗,在废墟上进行了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这种抗震精神“就像是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这黑黝黝的百里震区。”《唐山孤儿的故事》讲述了唐山震后“孤儿”群体在温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和人民的关爱下“孤儿不孤”“无家处处是家”健康成长的美好生活情境。《天堂之梦》表现了两个单亲家庭组合后由猜忌到谅解,互相体贴关爱的过程。《唐山地震孤儿今日》以实录式的笔法再现了地震孤儿的幸福的成长历程。《唐山绝恋》既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悲剧,也是爱情和人性的赞美诗。在大灾大难濒临绝境的时候,那种人间最真挚的爱情超越了现实,哀婉凄绝,令人大悲大恸。

唐山大地震文学在表现方法上有很多的突破和创新。许多作品选择了特立独行的构思方式来表现这个特定时期的特殊的题材。这些作品强化了真实性和纪实性,有的作品用真实的材料或以亲历者的表述表现在大地震前后的真实境况,并用纷繁多样的方法解析人性的延展和变异,探寻在这个非常态的生存状态中人类生存的普泛意义,追忆这场人类大悲剧的现实意义。如《唐山绝恋》全面记述了唐山大地震的状貌。作品对这场大灾难的宏观描述,对个体遭遇的详细体察,对人性的深度透析,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唐山,唐山!》《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等报告文学用断章式的结构、夹叙夹议的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电影“蒙太奇”式的闪回续接,加之理性的深邃、感情的激越、语言的扩张,营构出了一种强烈的崇高美的色调。所以这些作品大都呈现出一种人性的真纯、理性的深邃、感情的激越、语言的扩张的悲美色调,将思想性和艺术性推向高层,给读者以哲学的参悟和心灵的震撼。守真写实的创作方法也是唐山大地震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作家们重视自身的亲历性、感受的深刻性、认知的真实性。在这些作品有很多是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真实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即使一些小说散文诗歌也都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老呔文学。“老呔”是过去人们对昌、滦、乐一带人的称呼,因而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老呔文化”,如发源于此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的“冀东三枝花”。多年来这里文学繁茂,作品众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老呔文学”。

老呔作家大都善于以本土的人与事为题材。如张墨瑶的长篇小说《东屋掌灯西屋亮》就是以发生在滦河下梢1945-1952年间这个历史时段的故事,表现了土改平分、战争支前、肃反镇反等重大历史事件。肖波的长篇小说《杨三姐》和《告状之后》也是根据家乡人物杨三姐告状前后的真实情况而写的,并都被改编成为电视剧,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张玉洁的长篇小说《老呔商帮》和韩瑜的《乱世呔商》则以真实的呔商闯关东为题材形象地描绘了呔商经商的艰难坎坷之路,表现了老呔商帮节俭持家的作风、吃苦耐劳的韧性、精打细算的聪明、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中国民族工商业在乱世风云中由盛转衰的曲折历程。

谷景峰、杨海光的长篇广播剧剧本《成兆才》反映了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坎坷生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赵连城的散文集《滦河右岸散步》、长篇小说《滦河右岸》表现了在滦河右岸人们的生活图景。张楚小说集《七根孔雀羽毛》《樱桃记》用平实的笔法对生活在底层的平凡的人予以最平朴的解读,“在对看似狭窄、庸碌的那些人和事的叙述中,有着很深的悲悯情怀。”刘荣书的《乡韵三唱》等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那方水土的真实写照。这些作品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开滦文学。开滦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因有了开滦才有了唐山,所以开滦文学一直是唐山文学的主脉。多年来开滦文学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以老剑、李大为、任荣会、东篱、么顺华、郑子森、许和平、闫克岐、龚乃全、石金城、许斌、李光蕊、蔡华、祝雅丽、赵晓平、曹森、杨荻等人为主体的文学群体。他们将崇高的使命意识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融入文学创作中,成就斐然,佳作不断,为开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老剑的散文集《许愿》《老插纪事》、长篇纪实文学《我与大龙脉》、报告文学《感动中国的矿工》《七月的哀思》等作品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蕴涵、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任荣会、老剑等人创作长篇电视连续剧本《大龙脉》以及任荣会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庚子遗恨》、长篇纪实文学《开平寻梦》,么顺华、刘冬生的《煤乡英烈传》等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开滦艰难曲折的建矿历史和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容量和深刻的理性力量。李大为的散文集《江上有好酒》以及《大透水》等作品达到了思想和文学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了建构在“工业文明之上的深刻而真实的生命意识”。东篱的诗集《从午后抵达》等作品以其纷繁的意象和独特的话语方式抵达了哲学的高度,众多的物象在他的笔下成为承载多重意义的生动载体。闫克岐的长篇报告文学《抗日英雄节振国》《黑金热土》,为开滦两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节振国、侯占友树碑立传,有力地弘扬了开滦精神。开滦作家群为开滦的文化事业投注了满腔的热血和激情,创造了开滦文化的辉煌,写就了开滦文化的灿烂篇章。    

曹妃甸文学。在滦河与渤海的融汇处,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港湾,即曹妃甸。因为区域资源丰富,人民生活富庶,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有人将这里称为“金海湾”。金海湾有着海湾文学、港口文学、农垦文学、乡土文学、草泊文学等多种文学形态,成为环渤海地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

现在它有一个在河北乃至全国有影响作家群体,有关仁山、王立新、郑录里、孙武勋、孙梦成、朱永远、刘向权、李庆玺、刘兰朝、李克东、付秀宏、郑景川、郑春雷、李庆军、李连君、耿湘春等人。有的作品在全省和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王立新的长篇报告文学《曹妃甸》《首钢大搬迁》《大海上的钢城》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角度解读了曹妃甸的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全景式地展现了革命先驱、仁人志士、国家各级领导人为建造北方大港所作出的远大规划和科学决策,真实地再现了曹妃甸的建设者们锲而不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生动地表现了在曹妃甸的建设中所凝聚和形成的曹妃甸精神,忠实记录了曹妃甸工业区由发现、论证、比选、立项到开工建设十多年来所经历的艰难历程,以浓重的笔墨描写了决策者、开拓者和创业者的精神境界,彰显了曹妃甸所焕发出来的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的勃勃生机,昭示着新时代赋予曹妃甸精神的崭新意义。关仁山的“雪莲湾小说”表现了改革开放后的“雪莲湾”渔民勇于进取、肯于奉献的美好情怀。孙武勋的“海湾诗歌”将小我与大我、个人与社会、人生的况味与大海的韵味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世事推移的形象表现、时代演进的诗化形式。李庆玺的“草泊散文”尽善尽美、至真至纯地描写了家乡的美好景物,表达了对家乡的挚爱深情。

一些作家还以历史传奇为题材,借以揭示曹妃甸精神的源远流长。如朱永远、刘玉相的长篇小说《曹妃甸长歌》和刘兰朝、孙梦成的长篇小说《大唐曹妃》都集中笔力生动塑造了唐代曹妃这个具有大爱之心、大义之举、大仁之德、大侠之气的奇女子。这个悲美的人物集萃了曹妃甸人外柔内刚、忍辱负重、惩恶扬善、扶危济贫、舍己为人等美德,表现了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丰南作家群。丰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从唐山和这里向全国伸延,19世纪从这里开凿的煤河是将开滦煤运送到世界各地的通道。改革开放之后,这里曾为河北十强县之首。正是这种优厚的社会历史环境、政治经济状况为丰南作家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而形成了丰南作家群,也形成了质朴厚重、刚健豪放的创作风格。丰南作家群的开拓者为马嘶,领军人物为关仁山,主要作家有翟泰丰、王剑冰、杨立元、刘宝池、李枝增、李木马、东篱、肖劲风、王正宇、李永文、杨帆里等人。这些人主要以写家乡生活为题材,但每个作家又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如马嘶的“芦笛散文”、关仁山的“平原文学”,刘宝池的“小镇文学”,杨立元的“苇乡散文”“小镇传奇”,李木马的“铁路诗歌”,李永文的“乡土散文”,杨帆里的“通俗小说”,于东兴的“陡河散文”等,都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景观。尤其是关仁山的“平原系列”小说中的《大雪无乡》《九月还乡》《天高地厚》《麦河》《日头》等中长篇小说以新的审美视角写出了滦河下游农村变革的希望与失望、困惑与奋争、无奈和有为的丰赡的现实景况,在文坛引起轰动。

“三驾马车”。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三驾马车”中的何申、关仁山同属滦河作家,有着相近的取材范围、表现手法,表现出了创作的一致性。他们以贴近现实、直面人生,用小说的形式与人民大众接轨,迅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也引起了其他作家的呼应,因而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他们的创作宗旨是写农民为农民而写,用深度的生命体验和亲身经历审视深隐的生活真相和历史更移的走向,并以新的审美向度写出生活的多样多彩以及转型期人民群众的生态和心态。他们的作品“真实地穿透现实”,“贴近最新的生活”,展示了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剖解出生活的病结,并寻求疗救的可能。如《年前年后》《乡镇干部》《穷人》《大雪无乡》《九月还乡》《多彩的乡村》《天高地厚》《麦河》《日头》等作品以新的审美视角写出了滦河上下游农村变革的希望与失望、困惑与奋争、无奈和有为的丰赡的现实景况。

滦河作家作为一个较为庞大的文学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有着鲜明地域色彩的作家群,在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上也有着某种一致性。他们有的走向了世界,有的享誉全国,有的立足本土。尽管他们的创作视角不同,生活时代不一,但对家乡的挚爱,对人民的厚爱、对祖国的热爱却是一致的。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滦河作家更加脚踏实地,更加沉实地挖掘本土文化的深层内涵,表现地域文化的特征,创造出既是地域性又是世界性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地位的作品,以促进滦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续完)

注释:

[1]摘自政协唐山市委员会、河北省唐山市水利局编:《滦河记事——“滦河之源考”》,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2]苗雨时:《现代精神的歌者——张学梦论》,《走向现代性的新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页。

[3]郁葱、陆地、刘松林:《感受张学梦》,《诗神》2002年第1期。

[4]王妍丁:《白云笼罩的玫瑰谷——我读李小雨》,《诗探索》2000年第1-2辑。

[5]罗小凤:《“朦胧”背后——李小雨诗歌多样化特征浅探》,《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6]何启治:《波澜壮阔的现代工业史诗》,《首钢大搬迁·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7]何申:《穷当益坚》,《中篇小说选刊》1994年第6期。

[8]胡军:《文学如何走向思想的前沿》,《文艺报》2009年11月24日。

[9]见《一份沉痛历史的刚强证言》,《张家口日报》2005年6月13日。

[10][德]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3页。

[11]崔道怡:《严酷事实的刚强支柱》,《文艺报》2008年4月15日。

[12]王任重:《爱国主义的壮丽画卷》,见《新战争与和平》评论总集编辑委员会编:《爱国主义的壮丽画卷——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评论辑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3]李家兴:《歌唱我们的新农村——访〈唱一唱农村〉的作者》,《光明日报》1955年9月24日。

[14]碧青:《正在崛起的燕山文学群体》,《唐山文学》2011年第2期。

推荐阅读:

杨立元 ‖《小镇传奇》后记

关仁山 ‖ 不仅仅是怀念——序杨立元小说集《小镇传奇》

杨立元 ‖ 滦河诗群总论 ①

杨立元 ‖ 滦河诗群总论 ②

杨立元 ‖ 战士的歌手  祖国的赤子——李瑛诗歌论

杨立元 ‖ 心血的凝聚,性情的显示——夏玉祥创作论

杨立元 ‖ 生命与诗风雨同舟——苗雨时诗学论

杨立元 ‖ “一年四季黄台下,只钓清欢不钓愁”——读霍志国兄《过往黄台》

杨立元 ‖ 一部难忘乡愁的真情之作——读韩进勇的《老槐树下的故乡》

杨立元 ‖新时代“创业史”的书写者——杨勇创作论(上)

杨立元 ‖新时代“创业史”的书写者——杨勇创作论(下)

杨立元 ‖ 刚柔相济  兼容并蓄——滦河作家总论①

杨立元 ‖ 刚柔相济 兼容并蓄——滦河作家总论 ②

杨立元 ‖ 刚柔相济 兼容并蓄——滦河作家总论 ③

作者简介:杨立元,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二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河北“三驾马车”论》《创作动机论》《滦河作家论》等专著23部。出版长篇小说《滦州起义》,散文集《家乡戏》《姥姥门口唱大戏》《纪念与怀念》。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一届、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第七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第二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