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身高越来越矮了!

 柠檬猪nyzbh9re 2022-12-07 发布于广东

超过175cm的日本女生,被戏称为“东京天空树”

日本是一个知名的“高个儿不友好”国家。高大的欧美人去日本旅游,经常会有种自己格格不入的感觉。

这里的房屋层高,一般净高只有2.2米,身高超过1米8的人,能够深切理解甘道夫参观霍比特人的袋底洞是什么体验。

坐地铁,会碰到拉环。

去景点参观,会碰到房梁。

炒个菜,能顺便让抽油烟机帮忙抽下头油。

二战后,日本人平均身高增长,甚至超过中国人,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最近,日本官方数据显示,日本人的身高似乎“到头了”。

2022年11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人的身高在近30年来几乎没有变化,而且还略有下降。

这是什么原因呢?

俗话说,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日本人对身材娇小的女性的喜爱,能折射出今日日本社会对身高的态度。

对高个儿女孩的病态歧视

很多男人都喜欢比自己矮一些的女孩,但如果他自己也很矮呢?如果是中国人,自己身高不高的话,往往愿意找个高个儿女朋友,“改良一下”,避免后代越来越矮。当然前提是女生能看上自己。

日本人的答案则不同。

在某视频节目中,两位166cm的日本男性谈了谈对女朋友身高的畅想。

两人均表示,无法接受女朋友比自己高。而且,女朋友的理想身高是,“穿上高跟鞋也比自己矮”。

这个男生口中的“高跟鞋”,应该不是三四厘米,功能相当于内增高的低跟高跟鞋。他们指的是7厘米以上的细跟高跟鞋——大家可以算算,符合他们标准的女生身高是多少。

在日本,150到155之间的女生,被认为拥有完美可爱的身高,可以很好驾驭高跟鞋。160以上的就算丑女了。

超过170的女生,堪称东京塔。

超过175的,是东京天空树。

日本人坦言,高个子女生让人激不起保护欲。

日本女生因此很怕长高,对于身高很焦虑,她们在青少年阶段,会避免吃让自己长高的食物。毕竟个子太高,就没法走可爱路线,也没法穿高跟鞋,那样会让自己更显眼。

另外个子高让人觉得不好接近,甚至无法买到合适的鞋子。

日本人崇拜的美少女都不高,走的普遍都是小巧玲珑的路线。

1998年出生的斋藤飞鸟,身高158厘米。

1999年出生的桥本环奈,152厘米。

至于中国人的国民老婆新垣结衣,因为身高“高达”169厘米,屡次被传出“还在长高”“其实她超过170厘米”的调笑类谣言。

2013年,她甚至登上综艺脱鞋测身高,自证清白。

因为导演担心她和演对手戏的男演员身高不搭,新垣结衣曾错失好剧本。但比起下面这名女生,她还算幸运了。

来自群马县的美优,身高173厘米,从上小学起就被同学霸凌,被人说“女生长这么高真不害臊”之类的话。

2020年3月,她还被人从背后打晕,打人者将图片发到网上。

打晕她的男性据说是跟踪狂,打晕的目的与身高没太大关系,肇事者也许只是因为好玩。

但节目以《173cm美女的告白》为噱头,已透露出一点:在日本,身高173厘米对女生而言真的很高,而且很怪,是合适的搞笑素材。

“倭国”可能是天生不高

如何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二战时期,美国人对此有个简单粗暴、不太科学的方法:高个儿的是中国人,矮个儿的是日本人。

不太科学的原因在于,在中国人当中也有个子矮的,日本也存在190cm的大高个儿。

但是,二战时期的日本人,平均起来真的比中国人要矮,而且差距还不小。

1927年,日本颁布了《昭和二年兵役法》,将适龄青年分为5种。

甲种兵役人员:身高150厘米以上,各项身体指标优良。

乙种兵役人员:身高150厘米以上,身体大部分指标优良。

丙种兵役人员:身高145厘米以上。

丁种、戊种的兵役人员,包括身高不足145厘米的男性以及精神异常者、残障人士等。

身为成年男性,150厘米到145厘米竟然还专门分了档次,说明对这个档次有需求,看来这是真不高啊。

近年日本学者的研究指出,1937年,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在150到160之间。

而当时的中国人多高呢?和很多人印象不一致的是,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严重营养不良的中国老百姓,其实并不矮。

因为种族主义、优生学的一度流行,欧美人给近代中国人测过很多次身高,以下数据均采自18岁以上的男性。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5厘米)

相比平均身高165厘米的中国人,成年男性身高155厘米的数据,在各方面都比较符合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实际。也符合中国古代人将日本称为“倭国”的事实。

那些中国人熟知的日本人,德川家康身高153cm,丰臣秀吉身高140cm。土方岁三是旧幕府新选组副长,大高个儿,168cm。

日本列岛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不足。

公元675年,天皇受佛教影响还推出过限肉令,吃肉一度被认为是下等人的行为。

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面接受西方影响,不吃肉的观念才发生改变。1870年,福泽谕吉还为此写了《肉食之说》,鼓励老百姓像西方人一样吃肉。

但日本人的身高猛增,要等到二战之后。1950年代到1980年代间,日本经济腾飞,新生儿营养提升,肉蛋奶水平显著提高,就连身高也在30年内增高了8厘米。

这一代孩子长大后,达到了日本人有记录以来的身高峰值,1978年和1979年出生的日本人,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1.46厘米,女性身高158.52厘米。

这些数据一度大量流入我国,“日本人比中国人高了”这一信息刺激着国民的心态。

不过最近,不论是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还是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新一代日本人身高的调查研究结果都是:日本人变矮了。

注意,这些数据与日本老龄化无关,平均身高的研究对象,一般会被锁定为“男女18岁时候的身高”。

研究表明,1996年出生的日本人,平均身高分别下降了0.6厘米和0.2厘米。

而根据《柳叶刀》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175.7厘米,女性163.5厘米,已超过日本。众所周知,中国人的身高还没有达到峰值。

《柳叶刀》的这一结果还被翻译到日本去了,引起广泛讨论。

考虑到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日本人的矮小也许是绳文人的基因问题。

除此之外,日本有孕妇减肥的习惯。由于妈妈体重过低,日本的低体重新生儿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报告显示,在1970年代,新生儿体重过低的,仅占5.1%,到了2007年,经济不断发展,食物价格下降,这个数据反而攀升到了9.7%。

什么是低体重新生儿?3斤以下的。在盛行抱大胖小的中国,可以说是难以想象。

如果新生儿生长发育迟缓,进入青春期的身高增长也会受到影响。

可以说,“小日本”的“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还与日本人的基因、文化传统、女性审美有关。

在中国,太矮的男生被认为没有吸引力,在日本,太高的女生被认为没有吸引力。“美”应当是多样的,有关身高的标签化审美是对个人价值的否定。不论身高的那个数字究竟是多少,拥抱开放,拥抱包容,是每个社会都当孜孜以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