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家摇篮”里的孩子们

 顺其自然h 2022-12-07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

疫情三载,当它突然来到身边的时候,舞蹈家摇篮里的孩子们以特有的从容、镇定、责任与担当,克服紧张与不安,全力配合校园封控管理。他们参加过庆祝建党百年《伟大征程》,在国家交付的重大任务中增强了家国情怀;他们作为习舞之人,从来不怕伤痛,为艺术的真善美而执着追求;他们是舞蹈家摇篮的血脉,传承着“为人民而舞 为时代建功”的北舞精神。战疫是时代给予这代青年的重要命题,舞蹈家摇篮里的孩子们以青春之名,以大爱之行,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舞蹈家摇篮里的孩子们

11月25日晚上11:00,在舞蹈家摇篮的大厅里,老师们正在指挥学生分批进入主楼的各练功房进行隔离。

教学主楼,是北舞最早的专业教学楼,共七层合计有大小练功房40间和1间阶梯教室,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舞蹈教学楼。

作为曾经学院最高的建筑,在他的南门的檐下,曾经挂着一块“舞蹈家摇篮”的匾额。

图片

现在这块有些斑驳开裂的匾额,已经收藏到舞蹈博物馆。

大厅里,还有一块世界最大的舞蹈题材的挂毯。

戴爱莲先生、陈锦清先生、贾作光先生、李正一先生、彭松先生、曲皓先生、唐满城先生、孙颖先生、许淑英先生等等建校元老,曾经在这里耕耘开拓;在先生们的引领下,中国舞蹈第一届本科神一样的1980级、中国首届芭蕾舞本科1984级、中国首届编导本科1985级、中国首届舞蹈史论本科1985级在这里成长为学院以至中国舞蹈界的栋梁;而中国民族舞剧系(现中国古典舞系)建系首届本科1987级和中国民间舞系(现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建系首届本科1987级则在这里羽翼丰满、展翅腾飞,在中国舞蹈界叱咤风云、引领风骚30年。

这样深厚的积淀,托举了一代又一代的群星璀璨,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锦绣年华。

这里是北舞的标志,也是北舞神圣的地方。

2022年11月25日,北舞的大学生以非同寻常的方式进入到教学主楼,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面带紧张地进入到教学主楼住下来。

教学主楼,北舞的标志,北舞神圣的殿堂,舞蹈人向往的地方,在疫情风暴来袭的时候,成为北舞学子们的庇护所。

“这个地胶好贵的,能这样进吗?”拖着行李箱的学生站在练功房门口,指着自己脚上穿的运动鞋充满迟疑。

“我们住在这里吗,正好练功哈!”有的学生走进练功房,就迫不及待地冲到把杆旁边,虽然“足不出户”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他们好像与这里分别了好久,久违的兴奋瞬间战胜了紧张和慌乱。

图片
图片

安顿好学生已经是午夜了,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隐约飘来钢琴声,同事们对视了一眼,欣慰地对视笑了笑。

“老师,我饿”,“老师,能帮我取一个快递吗”,“老师,我不想走,也不知道外面什么样,这里挺安全的”,“老师,我还能要一个大礼包吗”,“老师,这个被子可以带走吗”老师……老师……老师……每天都有变着花样的问题,毕竟大都是十八九的孩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校院领导送孩子们陆续离校

第一批从这里转运的学生离开之后,在整理教室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在二楼的一个教室里,睡袋在镜子的坐箱前整整齐齐地码放了一排,教室里没有一点垃圾,整洁得如同每天早晨上课前的那样。

图片
图片

隔离结束穿着大白的学生向老师表达感谢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太不好意思了”,“老师你也早点休息”,“老师注意安全啊”,“老师打搅您了”,“老师,爱你们”。每天听到无数次。 

虽然隔着严严实实的口罩,虽然学生自己正在面临风险,但是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努力地表达着对这块神圣地方的尊重。

因为遭遇了特殊的时刻,这可能会是唯一一届在教学主楼201教室打地铺的学生,这可能是唯一一届在练功房里“大快朵颐”的学生,这也可能是唯一一届深处练功房却不能畅快起舞的学生。但是,因为他们是舞蹈家摇篮的血脉,因为他们成长在舞蹈家摇篮,因为他们才让舞蹈家摇篮更有意义。

在这个焦灼的时刻,教学主楼,舞蹈殿堂第一次停下舞步,放下所有的矜持和庄重,只为了给学生一个栖身之地。稚嫩的北舞学子们,第一次在不能舞蹈的练功房里,体会了不一样的舞蹈人生。

图片

教学主楼“大白”每日总结部署工作会


来源:党委宣传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