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禅】赵熙与峨眉山

 禅艺会 2022-12-07 发布于上海

小住名山与鹿群,一灯寒影正宵分。

满林黄叶中秋雨,几杵疏钟万壑云。

醉里诗情殊浩荡,晓来岚翠定氤氲。

青鞋布袜平生事,不为禅光在紫氛。

这一首《游峨眉》诗,选录于《峨眉县志续志》卷九,是赵熙拟写峨眉山239首中的一首。诗文笔流畅,意境优美,别具韵味。逢峨眉中秋之夜,听雨闻钟,把酒吟诗,尽看黄叶尽染,壑云飞舞,然而,更希望明日天晴山翠,烟水浓郁,象隐士那般,只为观赏峨眉山独特的风光。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1892)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一生著有《香宋前集》《香宋词》《香宋诗钞》《峨眉诗录》传世。

  1. 一.赵熙与峨眉山的缘起

赵熙与峨眉山的缘起总的来讲是因为峨眉山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同时,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即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佛教认为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行德。然而,具体而言有二:

其一,缘于赵熙在嘉州九峰书院读书。据《赵熙先生年谱》载:“一八八四年,十七岁,(乐山市)府考中秀才。”“一八八七年,二十岁,赴省城应乡试,考举人,不中,罢教去嘉定府(乐山市)九峰书院肄业,更露头角,山长胡孝博特为嘉许,常以月考奖金助生活。”这里说明当时荣县归嘉定府管辖,故赵熙到乐山考中秀才。另外,因考举人不中,所以,其父送他到嘉定府九峰书院攻读。九峰书院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巡按熊爵倡建于县城东南凌云山拥翠峰顶。时乡贤彭汝实撰《九华书院记》,中有“三江如赴,诸峰巑岏如九华”之句。明末毁。清时改名,即《嘉定州创建九峰书院记》。清康熙初,上川南道张能鳞迁建于高望山顶,改名高慓书院,订立条约。后废。学生借赵太守祠肄业。嘉庆七年(1802)知府宋鸣琦重建于高望山麓宋安乐园故址,仍名“九峰”,购书17种藏院中,置学田房产,岁收息银530两以供经费,撰碑记并订条规。到晚清时,九峰书院人才济济,如主讲李嘉秀,曾是道光皇帝的老师;如学生李涵虚,后来成为中国道教西派始祖;如山长廖平,为晚清著名经学大师。赵熙由于勤奋好学,深受山长胡薇元(字孝博,进士、历任知县)赏识,他常以月考的优异成绩得奖,所得奖金基本上可以生活自足。胡薇元并赠诗曰:“尧生年少最工文,鹤立寒鸡总不群。记得九峰云外路,玉兰花发正逢君。”书院的三年生活,产生了对乌尤寺和峨眉山的深厚感情。九峰书院是赵熙的转折点,故《赵熙先生年谱》载:“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七年,十八年间,为怀念九峰书院之情,曾八次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每次都留有楹联、诗词、碑刻、题书、题辞等。”

其二,是赵熙与乌尤寺住持传度和尚的结缘。据赵熙《乌尤》诗:“多年于此宿,寺不记何僧。小阁经千卷,初篁月一棱。家风传惠净,吾碣亦圈称。有斐山光里。花阑地中兴。”诗题注“初与传度晤,计丁巳戊午间也。”也就是赵熙与传度和尚相识在1917年至1918年间。从此,赵熙与传度和尚结为了挚友。传度和尚系乐山苏稽人,12岁在乌尤寺出家,礼法胜上人为师。1896年随朗清和尚赴宜宾大觉寺受戒,后回乌尤寺。先后任乌尤寺知客、监院, 民国六年(1917)传度和尚接任乌尤寺住持。据《乐山历代诗集》(95版)收录赵熙作凌云、乌尤诗词百余首中,有不少诗词是为传度和尚而作。如《寄传度上人》、《喜传度至荣州》、《送传度归乌尤》、《答传度见邀》、《新春寄怀传度大师》、《送乌尤长老还山》、《传度大师约啖荔支》等十几首。其中,以《谢传度上人赠茶》为代表,诗曰:“自坚江上约,无日不思君。夜梦通崖气,风香隔竹闻。书来官焙熟,泉与佛炉薰。享得清诗味,山人赠白云。”并且,1938年传度和尚圆寂,赵熙专门撰写了《传度大师塔铭 》。或许有人会问:与峨眉山有何关系?其实,乌尤寺为峨眉山凿井堂一法脉所传。1667年,峨眉山凿井堂祖师弘川和尚,来川峨眉山重建初殿,“山中鷟店,改名凿井寺,”创立凿井堂。1679年,重建乌尤寺,中兴正觉堂。1731年,弘川在初殿圆寂,塔于初殿后山。1787年,月正和尚(凿井堂第五代子孙)移其塔于乌尤寺中。据《峨眉山凿井堂初祖弘川和尚略考》一文载:“凿井堂一派乌尤寺源流:弘川行能--宗彻福会--云山祥龙--自然澄惺--月正清学--隐堂觉化--无显海深--了碍--性舟悟勋--道容常有--法胜广定--传度崇正--东来妙贤--遍能宏善。”也就是说,传度和尚为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二代子孙。所以,传度和尚常相约赵熙等雅士,一起出行,同游峨眉山、瓦屋山。如:赵熙《甲戌秋日传度上人迎入峨眉戏记》诗:“三度峨眉看月来,白头生计闭门佳。高僧一扎呼秋色,又惹山云上草鞋”《自峨眉偕传度返乌尤》诗:“水缓山平竹四围,草鞋渡口放船归。夕阳红到乌尤寺,姑射仙人著绿衣。”

  1. 二.赵熙曾几次上峨眉山

这个问题,文史界各说纷纭,似乎没有一个定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首游峨眉山:赵熙之子元凯、念君编辑的《香宋诗钞》中附有赵熙《秋山诗略叙》:“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丁南士游峨眉,极山之颠,穷月而返,升高步深,杂然述其所乐......光明岩为峨眉最高之处,昔年题柱以为:'四时山色秋佳’,今名曰《秋山诗略》”。对此,唐长寿《赵熙诗咏乌尤山》一文:“1895年首次游峨眉山路过乌尤山,有《乌尤》诗,(诗注'光绪乙未游峨眉经此’)”......1908年第二次游峨眉山时,又经乌尤山,有《乌尤山》诗”。关键词:一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首游峨眉山;二是1908年第二次游峨眉山。

2、五游峨眉山:《荣县名人·赵熙》载:“赵熙博学多才,抱负远大,却无法在当世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为诗载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关键词:五游峨眉。

3、六游峨眉山:赵熙之子念君在《峨眉文史》(四集)中,拟写《纪赵香宋、陈石遗峨眉之游》一文:“先父生平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南北,于峨眉山尤爱其雄伟秀丽兼备。先后六游,始于一八九五年,迄至一九四二年,约五十年中,五次登山,四次登顶,一次此于山麓报国寺。全山名迹,题咏再三,与峨眉结此文字因缘。”关键词:一是时间:1895年到1942年,约50年;二是六游峨眉山,五次登山,四次登顶,一次此于山麓报国寺。(起始时间1895年与“首游峨眉山”一致)

4、八游峨眉山:《赵熙先生年谱》载:“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七年,十八年间,为怀念九峰书院之情,曾八次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每次都留有楹联、诗词、碑刻、题书、题辞等。”(此语也出于荣县政协文史《赵熙专辑》中)关键词:一是时间:1919年到1937年,18年;二是八次游峨眉山。

5、最后一次游峨眉山:《香宋诗钞》载:“丙子(1936年)春,陈叔伊自苏州来访,与先父(赵熙)约集乌尤寺,并同作峨眉之游。此行止于华严顶,尔后未再登峨眉。”《峨眉文史》(四集)朱兰《赵熙与峨眉山》一文载:“一九三七年(误,应该1936年),赵熙七十岁,与八十一岁的陈石遗等,只到了峨眉山第二高层华严顶。这算是最后一次了。”《峨眉山诗》(峨眉山佛教协会编)书中,赵熙《由符文向县》一诗:“水沂符文绿,平郊称马蹄。竹兜随缓急,秧垅互高低。香客农时少,云容山月迷。嘉州八十里,应历滠阳西。”诗注“1936年游峨眉山”。关键词:1936年是赵熙最后一次登峨眉。(与“六游峨眉山”迄至1942年不一致)

除此,朱兰《赵熙与峨眉山》一文载:“陶亮生忆赵先生事略中有一九二0年赵先生'旋倦勤辍讲,两度登峨眉山绝顶,至今尚在掇拾中’”。“辛酉年(1921)六月,与县人张子玉,在乌尤寺小住后,又上峨眉山。”《峨眉山诗》一书中,记载赵熙《望峨眉》诗:“一角仙山似玉壶,半崖临水好僧居。客来为揭西庵字,句曲仙人此读书。”诗注“1921年游峨眉山诗”关键词:1920年“两度登峨眉山绝顶”,及1921年游峨眉山。

赵熙有诗:《甲戌秋日传度上人迎入峨眉戏记》诗:“三度峨眉看月来,白头生计闭门佳。高僧一扎呼秋色,又惹山云上草鞋”。《甲戌中秋赠果玲师》诗:“老来问法到南能,家国苍凉感废兴。独向月明弹绿绮,峨眉山下一诗僧。”关键词:一是时间:甲戌(1934年);二是“三度峨眉”。朱兰《赵熙与峨眉山》一文载:“一九三四年,六十七岁,携其子赵元凯、赵念君和门人曾进、陶元用等游峨眉山时,沿途讲解仙山掌故,分题赋诗,谈笑风生。”另外,赵熙《自题峨眉诗录》诗:“夜梦名山晓出门,担头诗草十三春,风流略胜椒花馆,四上峨眉绝顶人”。《乐山历代诗集》对此校记:“《峨眉诗录》乃赵熙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自编诗集名。”关键词:一是时间:甲戌(1934年);二是“四上峨眉绝顶”。(与“六游峨眉山”四次登顶一致)

文献纷乱,自然遗留下了许多疑问:1、是五游、六游,还是八游峨眉山?2、如果是“八游峨眉山”,时间范围为18年间(1919——1937),那加上1895年的首次游,1908年第二次游,且不成了十游?3、如果是1895年的首次,1908年第二次游,而第三次游则是甲戌(1934年)诗中“三度峨眉”,相隔26年才上峨眉,恐怕生疑。况且1920年两度登峨眉山绝顶、辛酉年(1921)上峨眉山,又作何解释?4、赵熙甲戌(1934年)《甲戌秋日传度上人迎入峨眉戏记》诗中“三度峨眉”,而《自题峨眉诗录》诗中“四上峨眉绝顶”,是三还是四?5、六游峨眉山,五次登山,四次登顶,一次此于山麓报国寺。那么,1936年,赵熙与陈石遗等游峨眉山,只到了华严顶,并未登顶,又应该算在哪一次呢?6、1936年是赵熙最后一次登峨眉,那么“六游峨眉山”时间为什么迄至1942年?

赵熙生前上峨眉山,是五次、六次或八次,有待进一步考证。

  1. 三.赵熙诗吟峨眉山

赵熙诗、词、书、画、戏堪称五绝,其中投入精力最多的是诗和古文,而将书画和戏剧当作闲暇余事。1934年,自编《峨眉诗录》。陈石遗《赵尧生诗稿序》说:“尧生豪于诗者也。观其诗疑若锤凿甚力,而为之则乐而易。”赞扬他“诗敏捷,造诣在唐宋之间”。目前,据《峨眉山诗》一书收集,赵熙拟写峨眉山的诗词共计239首,为史上诗吟峨眉山最多的诗人。以内容分类,选择性叙述。

  1. 1.寺庙类:是赵熙峨眉山诗词中数量最多的,可以说全山的寺庙都已入其诗,即《伏虎寺》、《中峰寺》、《牛心寺》、《清音阁》、《万年寺》、《洗象池》、《金顶》等,拟写的太多、太多,甚至有些寺庙还反复诗吟。比如仙峰寺就有:《九老洞》三首、《仙峰禅院》二首、《仙峰院夜坐》、《至九老洞》、《九老池》、《九老洞七夕》、《九老洞道中》、《下华严赴九老洞》、《别仙峰寺》等。为了更方便理解寺庙类的诗词,全文选录两首:《报国寺》诗:“白鸟先人宿,烟林识梵宫。天乌遥见火,人老畏禁风。到即还家似,兵余设馔穷。上山明更滑,一夜滴房栊。”《初殿》诗:“山云步步深,一殿出杉林。小院清于夜,无人风自吟。开宗取尔雅,闻法领潮音。夕照知何树,霜黄叶似金。”

  2. 2.风景类:拟写了峨眉山独特的风景,主要包括了自然山水,风雨云月,洞石险道等。

  3. A.“自然山水”诗有:《龙门峡道中》、《清音阁听瀑》、《黑龙涧》、《咒泉》、《西涧》、《绝顶远眺》、《金顶》、《千佛顶》等。其中,以《龙门峡道中》为代表,诗曰:“出郭二十里,入山千万重。遥寻瀑布水,忽听松林钟。石涸樵生路,云开雁过峰。传闻葛由侣,于此伏虬龙。”

  4. B.“风雨云月”诗有:《金顶夜雨》二首、《神灯》三首、《佛光》、《峨眉顶观日出》、《峨眉顶观日入》、《山顶晴望》、《大云壑》、《洗象池小霁》、《晚霞》等。其中,以《神灯》为代表,诗曰:“初晴无雨夜,数火见崖扃。谷口疑人至,流光若点萤。移时风冉冉,万壑灿繁星。是物含燐质,僧谈妙不经。”

  5. C、“洞石险道”诗有:《女娲洞》、《九老洞》、《左慈洞》、《石船》、《歌凤台》、《大峨石》、《牛心石》、《莲花石》、《光明崖》、《钻天坡》、《九十九倒拐》二首、《八十四盘》二首、《猴子坡》、《蛇倒退》、《罗汉坡》等。其中,以《九十九倒拐》为代表,诗曰:“险处依稀到百分,下方人语半空闻。人行转折传书势,春蚓秋蛇萧子云。”

3、人物类:主要诗吟有僧人、贤人、友人三类。

A、僧人类诗有:《道逢中峰僧》、《赠月空上人》、《别清音阁僧》、《白水僧》、《九老僧》、《赠仙峰僧》二首、《赠鑑明》四首、《甲戌秋日传度上人迎入峨眉戏记》、《赠绥山僧》、《接引殿僧圣钦》、《赠金顶僧月山》、《甲戌中秋赠果玲师》、《和果玲怀林山公》、《送果玲归峨眉》等。其中,以《接引殿僧圣钦》为代表,诗曰:“地接灵山顶,门开净土宗。雷坪下方雨,莲社远师风。八十四盘上,高高天路穷。一僧手圆觉,小品似张融。”

B、贤人类诗有:《楚狂隐处》、《伏虎寺怀蒋虎臣》、《蒋虎臣墓》、《怀蒋虎臣》、《华阳山人墓》、《清音阁怀裴公》、《赠峨眉令》、《赠峨眉尉》、《清音阁怀裴公》等。其中,以《伏虎寺怀蒋虎臣》为代表,诗曰:“太史卢耽鹤,西飞长不还。遥遥雪冈住,去去玉堂闲。我亦三清客,秋寻万仞山。天风下松杪,行矣跨黄斑。”

C、友人类诗有:《和钱元蘅》、《赠松岑》、《果玲上人偕癸叔、觙公上洗象池作二首》、《闻觙公撰<洗象池碑>喜纪》、《闻觙公将返峨眉》、《清音阁赠石遗》、《九老洞赠石遗》二首、《仙峰瀑观石遗书》、《报国寺别石遗》、《归途怀石遗》等。其中,以《报国寺别石遗》为代表,诗曰:“言旋报国寺,小院即河梁。忍泪百无说,前期深自将。吴天梦已起,川路意何长。悒悒轮生角,严遵主治乡。”赵熙与石遗返乌尤寺分别后,赵熙吟“赠石遗”一诗中,其结句“我捧雪山为赠品,君收云海作诗声。”可为珍品,并以集句联悬挂于报国寺。

4、物产类:《老僧树》二首、《果玲惠峨眉茶》、《龙子》、《白砢》、《黄连》、《虫草》、《雪玕》、《峨眉僧送筍》、《十锦树》等。其中,以《果玲惠峨眉茶》为代表,诗曰:“雨水新芽寄草堂,峨眉山翠一囊香。不留兰若充诗料,刚助花朝宴海棠。小吏捉人乡户减,贫家入市纸钱荒。玉川何忍耽明月,聊趁春分谢宝坊。”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道八项(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生活六项(建筑、庭院、空间、家具、素食、服饰)和艺术六项(书法、绘画、雕塑、摄影、手艺、法物)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zenart@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