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仇英《四季仕女图》赏析

 llljjgg 2022-12-07 发布于北京

明.仇英《四季仕女图》卷,绢本设色,纵29.6厘米,横300.9厘米,现藏于日本大和文华馆。

自题“仇实父为少岳先生制”,钤“十洲”印。裱边有明董其昌、子固及近人徐宗浩题记三则。从仇英自题款可知此图是仇英应项元淇之约而作。

《四季仕女图》是一幅表现宫女们四季游乐的画卷,共有三十一个人物,画出了春、夏、秋、冬四个场景。以树石相隔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人物襟带飘然,风度高雅,人物情态描绘得细腻精微,仕女容貌端庄娟美。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山石采用“小斧劈”皴法,方硬嶙峋,富有质感。画面意境清旷,静中见动,颇有生活情趣。描绘后宫佳丽百态,全画构景繁复,构思巧妙,建筑器皿工整精细,山石树木形态各具。笔致工细而不板滞,流畅自然,刚柔相济。

文章图片1

春季卷描绘了春天的庭院里,垂柳依依,春花灿烂,几位仕女或赏花、或攀谈、或荡秋千,两个小孩和小狗在欢乐玩耍,春季卷的结束部分是珑石、山坡、松树、柳树,右侧的人物与左下角占了很大面积的假山形成了画面的平衡。

文章图片2

夏季卷描绘了白天采莲的情景。画家通过假山、松树、芭蕉树密集的间隔隔开两季,而两季的天空通过树叶的缝隙连接在一起。夏季卷画面共出现七位仕女,这七人的位置表面看来成一条线排开,分布得比较散,但细看起来在动作上彼此都有著微妙的联系。

文章图片3

秋季卷描绘了夜晚赏月的情景,秋季的展开是一片大面积的天空,顔色通过渐变而愈加深沉,使晨昏变化自然过渡而不显突兀。楼台栏杆将画面切割成两个部分,天与地的面积上基本一致,栏杆外是浩渺的天空,栏杆内是人物与景物。

文章图片4

秋冬的转换与夏秋的转换相似,既有季节差异又有昼夜差异,在这秋冬两季的过渡上,作者没有继续延用夏秋两季的隔断方法,而是通过两棵大树的树干缓和黑夜和白天的色彩变化,让渐变在梧桐和松柏两树的空间中展开。

仇英工笔重彩《四季仕女图》笔法细腻严谨,设色鲜丽明艳,为仇英青绿山水画代表作。画法以唐宋为宗,尤擅青绿山水和仕女图。工细精致,画风优美,极具功力。作品运用工笔重彩法,敷色艳丽,又多和色,整体色调和谐、清雅,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是仇英对唐宋工笔重彩法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简介:

仇英(约1498年—约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吴县(今苏州)。仇英出身寒门,幼年失学,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移居苏州后得识唐寅、文徵明等当代名家,并拜周臣为师。

仇英博取众长,集前人之大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其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有重大的发展。时人把他与周臣、唐寅誉称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