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首描写晚秋的诗作:北宋·韩琦《晚秋有感》、南宋·李弥逊《晚秋即事》,第一首情感凄凉,第二首以乐景抒写悲愁

 qiangk4kzk8us4 2022-12-07 发布于云南

秋分过后,便逐渐地进入到晚秋时节。落叶不舍离开枝头,在西风里回旋飘荡,似乎正在回忆那些难忘的过往;枯草依然昂首挺立,在凄雨中顽强坚守,好像也在苦苦等待,直到一场大雪将自己完全覆盖。

傍晚时刻,夕阳渲染出璀璨的晚霞,在湖水的倒映下,显得美轮美奂,却很快就被浓浓的暮色吞没,眼前顿时显得黯淡和迷茫,更能感受到晚秋的凄凉。秋意深浓,让很多诗人也感怀不已,下面介绍两首描写晚秋的诗作,第一首情感凄凉,第二首以乐景抒写悲愁。

晚秋有感

北宋·韩琦

倦鹊穿林趁独栖,此情唯有老鳏知。

西风日紧重阳近,忍对黄花把酒卮。

韩琦是北宋大臣、诗人,他为人耿直,堪当大任,曾与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在宋仁宗执政时担任过宰相,也是北宋时期的三朝元老。韩琦的文学作品清新自然,格调高雅,还曾得到过欧阳修的高度评价。这首诗抒写了晚秋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诗人晚年丧偶,子女又经常不在身边,白天还能与邻居们在一起聊天,晚上只能独自一人与孤灯为伴。由于老眼昏花,他也无法长时间地看书、写作,只好早早地上床睡觉,可是还没等到天亮,诗人就已经睁开眼睛,等着鸡鸣。

一只孤单的鹊鸟,勾起了作者的万千思绪。倦鸟归林、独自栖息,本来是寻常景象,可是在这位“老鳏”眼里,忽然就变得无比悲戚。

唯有”二字,突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主要是因为作者形单影只的状态,所以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只鹊鸟的孤独,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往事的深情追忆。

西风正盛,草木凋零,秋意正显得越来越浓。一个“”字,表现出晚秋正步步紧逼,似乎非要让所有的枯叶都缴械投降,所有的衰草也都染上寒霜,它才肯作罢。

重阳临近,可是身边的很多故友却都撒手人寰,再也无法像往年那样携手登高、共吟诗篇了。他只好强忍悲痛,凄凉地面对黄花,独自斟满一杯浊酒,然后又在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故友和亡妻的音容笑貌,心中却万分感慨、倍感凄凉。

秋晚即事

南宋·李弥逊

霜树今无一叶留,日边云暗使人愁。

独怜扬子湾头岸,犹有黄花恋晚秋。

李弥逊,自号筠溪居士,出生于苏州。他曾在宋高宗朝代担任过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晚年过着隐居生活。作者有一天在傍晚时外出散步,他一边走一边看,不知不觉就来到江边,看见周围一片萧瑟景象,心中惆怅,于是便赋诗抒怀。

诗人闲来无事,又不想一直闷在家中,于是便趁着夜幕尚未降临,独自一人出来散心。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萧索场景,不远处一片小树林,不仅枝叶稀疏,而且尽染白霜。

夕阳逐渐坠落,几片阴云正慢慢飘来,大有吞没残阳的态势。作者描绘了“霜树、暗云”等意象,又用一个“愁”字,为下文打下了铺垫。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是情语,作者在此明确地表达出悲秋之意。

后两句就承接这种悲愁的情感,展现出作者对人生俯仰的感慨。诗人来到“扬子湾头岸”,看见夕阳晚景无比美妙,心里不自觉地涌起一丝怜爱之意。而那些江畔的野菊正傲然盛开,它们仿佛不愿辜负晚秋的情谊,也希望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读者可能认为诗人一定转悲为喜了,可是“独怜”二字,又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其实作者是以乐景抒写悲愁。而“恋晚秋”三字,也让人感觉有一种依恋和不舍之意,更委婉地传达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无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