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洽”

 神经内科护理学 2022-12-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人之所以会焦虑,本质是因为“不够自洽”。

认知发展心理学有个说法:“世上并不存在客观自我,所谓自我、通常是人们对“自我模型的主观构建”。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觉得自己“美或丑,善或恶,强或弱”,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实”,而在于自己的主观意愿。

什么是“不自洽”?

就是一旦“预期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存在差异,人就会变得不自洽了。

典型的表现就是会出现自我否定和负面情绪,例如失望、消极、愤怒、怨恨、焦虑甚至恐惧。

请注意,不论是“预期模型”,还是“实际模型”,都来自于你对它的主观构建,而非客观存在。

我们在“自我模型”构建过程中的“过度预期”是人生痛苦的主要来源。

谈到过度预期,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位企业家一生都想成为“马云”,想要再造一个“阿里”,彼时他创办的企业已经是传统行业龙头,在外人看来,他是身家过亿的成功人士,而这些并非他所设定的“自我模型”。

对互联网的过度痴迷使他为自己构建了超乎实际的“自我模型”,与“成功企业家”相比,他更希望自己是类似马云这样的“成功的互联网领袖”,这两类人设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也未能如愿。

由此可见,人们在构建自我模型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度预期。当事态发展无法达成预期、不自洽便自然发生,由此引发的影响将是长期性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自我模型构建中保持客观性呢?

1、自洽之“自我模型”

改变叙事逻辑,提升可解释性

人们对于自我模型的构建包括三个方向:

- 我是谁?要成为谁?(角色定位)

- 拥有多大的能量?(能力矩阵)

- 如何定义人生?(叙事结构)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她之所以总是悲愤交加、怨气冲天,取决于她对于自我的叙事方式。

所以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成为“祥林嫂”,并不在于生活经历本身,更在于他们希望用“祥林嫂般的叙事结构”来定义人生。

我们使用上面自我模型构建逻辑试套“祥林嫂”:

我是谁? 是个loser、被生活抛弃的人

拥有多大能量?无能、无为、四处被压迫

如何定义人生?悲情、苦难和不公

很显然,这种极端的叙事方式并不能让人生自洽。

为什么相似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会采取完全不同的应对策略呢?实际上与人脑的特殊结构有关系。

人类大脑区别于普通动物的核心在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只乌龟可能无法回忆它的童年、不能预测两年后自己会遭遇什么。

而人类的想象力能帮助我们理解甚至创造本不存在的事物,想象力的核心是增加一种对自己更有利的叙事结构,以此来增加人生的“可解释性”,最终达到更好的自洽逻辑。

我们拿阿Q--你可以理解为祥林嫂的反面教材,来试套自我模型的构建过程:

我是谁? 是个普通人、可能很难有大作为

拥有多大能量?能力虽平平、但可以很努力

如何定义人生?虽有苦难相伴,却也可以创造别样的精彩

“阿Q”和“祥林嫂”的模型设定有着天壤之别,阿Q精神与我们谈及的“心力”、“松弛感”、“正能量”其实一脉相承,背后都在寻求一种可解释性。

自洽的根本逻辑在于,你需要对你的人生经历(不论成功或失败)赋予很强的可解释性,以此来寻求内心的平衡。

但绝不在“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讨论范畴,而是超越了这两者,并将两者进行很好的融合。

比如恐婚症患者,通常会解释为“原生家庭”导致,不必苛求一定要结婚,而是最大限度让人生有条不紊。

比如吃斋念佛之人,通常会解释为“一切皆因果循环”,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体系作为行为准则,以此降低人生的不确定性。

一旦构建某种可解释性,自洽随之而来。

真相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自洽应对人生危机,寻求某种转机。

自洽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躺平”或“闲废”,而是追求一种更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模型结构,让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成为自我”。

2、自洽之“成为自我”

降低情绪内耗、动态看待成长

不可否认,人类自我模型的构建过程应该是动态的,也就是说我们始终要采取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我成长。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不断经历和不断做选择。

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经历成功和失败。每一次成功或失败之后,我们需要赋予它独特的定义,并做出相应的选择。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认为所有的成功都是需要有无数次失败作为铺垫,未免夸大失败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真相真是如此吗?成功和失败其实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甚至毫无关系;它们充满着随机性和偶然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确定性。

你基本上不能指望一个人因为失败的次数多了、就一定能获得成长、并更快取得成功;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一个人之前比较成功,就一定会抑制他进一步的成长。

我们更加明确的是,与失败的事件本身相比、经历失败之后的情绪内耗带给你的伤害更大,甚至会阻碍你的成长。

什么意思呢?例如当你对着孩子发火,反而让情形更糟时;当你付出很多心血完成了一个重要方案,但客户反馈却很糟糕时;当你参加某次公开演讲,但台下反响平平时...这些经历都很容易让人陷入“失败情绪”当中,无法自拔。

如果一味沉浸在失败情绪中,只会增加精神内耗产生熵增,却无益于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

如果说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成功”,不在你定义范围之内的成功,便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那么失败与否则取决于我们“如何掌控情绪”,若你能够掌控失败带来的情绪,就不能称之为“失败”。

应对失败,不仅要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在于降低失败带来的情绪内耗,让自己始终处于能量制高点。

所有的成功与失败经历,都将不断影响我们对于自我模型的构建和预期。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成为自我”的过程。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真正认识自我,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我。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邓布利多之谜》影片的最后,尚且年轻的邓布利多说过一段话:

Where one was before,there will now be after。

所有曾经的未来

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往

所有那些曾经让我们

憧憬、雀跃、焦虑

甚至是恐惧的不确定的将来

都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过往

成为记忆

成为大脑用来构建自我模型的素材

发达的前额叶

使得人类能够冲破当下的禁锢

而真正拥有了将来

同时却也使得大脑构建的关于现实的模型

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是未来最令人着迷之处

恰恰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在于它无限的可能性

大脑不仅给了我们将来

还给了我们选择未来的能力

所以未来不再是虚无缥缈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

实现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成为一个更好的自我

决定我们真正是谁的

并不是我们的能力

而是我们的选择

无论我们的能力如何

在通往未来的路上

我们所做的一个又一个选择

最终会使每一个人

真正成为自己

3、自洽之“融入生活”

小确幸源自热爱

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内基在《人性的优点》中提到: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是'活在当下’。

他说:“我希望你把生活想象成沙漏。你知道沙漏中有成千上万粒细沙,它们有条不紊地依次通过沙漏中狭窄的瓶颈。除非损坏沙漏,否则谁也没法让几粒沙同时通过瓶颈。你和我,还有其他所有人,就像这个沙漏一样;一次一粒沙,一次一件事”。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便是这沙漏中的细沙,它们恰恰是生活中的美妙之处。

2021年元旦期间,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气温也达到极值。

某天下班回家,我看到父亲在后阳台用什么物品认真地擦着玻璃,便问:“爸爸这么晚还在擦玻璃吗?”

父亲笑道:“我第一次看到玻璃结冰,很激动、所以刻字纪念下北京最冷的冬天”。

图片

父亲眼里写满了喜悦,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从小生活在南方,对冰雪充满好奇和向往,但更大的因素在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愿意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在于构建自洽性。

- 调整叙事、构建可解释的“自我模型”

- 降低内耗、逐渐“成为自己”

- 充满热爱、寻找“小确幸”

生活的本质在于,当你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