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珠|| 星星点亮一家灯火

 西宁的表情 2022-12-08 发布于青海

星星点亮一家灯火
Table qing in Xining
|赵明珠(青海)

张开双臂,准备着拥抱一个美好的十月。十月的太阳,十月的憧憬,十月的期待,十月的收获;十月是奋斗者的足迹,十月是季节的答案;十月是春天播种下的诗,十月是希望到达的远方!

这一年,十月的到来意义非凡。

十月二十一日上午9:38分,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划破了西宁的迷雾,儿媳妇历经艰辛的十月怀胎,终于等到了瓜熟蒂落,一个新生命在亲朋好友的翘首盼望中顺利降生。当我们把目光齐刷刷看向从产房窗户递过来的那个小面孔,空气里一下子弥漫着彩色的泡泡,这一刻被幸运之神砸得云里雾里,幸福从天而降,母子平安,皆大欢喜!承蒙上天厚爱,今天我们一家人都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我顺理成章荣升奶奶的宝座。走过千山万水,冥冥之中一辈子的准备,我的长途跋涉在这一刻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疫情肆虐下的西宁,从八月份开始封城后,处处受阻,步步紧逼,防疫抗疫成了今年最敏感也最坚持的一道防线,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动荡突变,每时每刻威胁着每个人的安全。

医院再也不是三年前的医院,所有的规章制度都逃不开防疫为前提。医生生硬的口气容不得一点点商量余地,除陪护人以外的家人必须马上离开住院部。还有很多必需品放在家里还没来及带过来,匆匆的只看了那么一眼,来不及和宝宝有更多的亲密接触,即使医生不反对,我也得赶紧回家去收拾。

计划没有变化快,短暂的两个小时,朋友圈另一个消息爆炸了,权威发布两点全市进入静默管理,西宁城上演了一场非常壮观的神剧,赶着回家的车辆纷纷冲上公路,高速低速被堵得水泄不通,下午两点,一座城彻底空了。

目睹这样的紧急状态,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也就是说我再不能去医院了,家住城中区,医院在城西区,严格封控断了跨区域的路线,西宁四区的界线划分的清清楚楚。

我在家静静地坐了一下午,让混乱的心情稍作调整。然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无论无何也要想办法去一趟医院。疫情无情人有情,即使再严格的制度也有人性化管控的一面。晚上我开始整理该拿的东西,检查检查做到万无一失。

10月22日,小区照常放行。

早上起来先给小区物业打电话咨询,再打110求助,最后确定去社区开通行证明。提起大包小包,我和老公鼓足勇气,出门见机行事。

到了社区严格审核再按程序填通行证,写得清清楚楚两个人速去原路速回。

也许空着手走过去这段路没有一点问题。我明白我的力气都是来自那一头的牵挂,心里憋着一股劲,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俩的行动。终于在医院门口和儿子会合交接,没有过多的话语,匆忙转过身,分不清口罩下滴滴答答的哈气水还是眼泪水。

宽广的大马路上看不见一辆车,也很少有人走过。只有落叶在脚下匍匐着翻卷着,一片狼藉,秋天的荒凉无处不在。偌大个城市安静的令人窒息。路过那片美丽的红叶林,我只做了短暂的驻足,五味杂陈,前几天还在这里恋恋不舍拍下很多漂亮的照片,今天也许是我今年最后看见的风景,别了,红叶黄叶。惦记着信誓旦旦保证去社区补送身份证,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回家。

中午小区通知只让进不让出,庆幸自己赶得及时,但是身份证至始至终再也没来及送过去。

一家四口,不,现在是一家五口了。儿子媳妇宝宝三个人在医院,我和老公在家。本该第四天出院拖延到第五天,我们在家静候佳音。

第五天早晨,儿子发来信息,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医院的救护车送过来。提前预订的月子中心就在我们小区外斜对面,离家很近。换在平时很正常的事情,我还是担心跨区节外生枝出现差池,提前做足了功课,联系小区物业,社区,医院,月子中心一条链子环环紧扣,全程都是从未遇面的陌生人,所有的流程按部就班。

我和老公因为小区封控无法参与,隔墙如隔山。到了下午三点多,当儿子发来三口人顺利入住月子中心的视频,我和关心我们一家人的亲人们终于放下心来。月子中心设施齐全,宝贝全程有专业月嫂陪护,每天有儿子亲力亲为为母子俩保驾护航,再也不用担心吃喝拉撒。

那一晚,我踏踏实实睡了个囫囵觉。

开始几天虽然各自做核酸,风平浪静。儿子趁着下楼做核酸的机会,可以到大门口拿去一些我做好的熟食,再从外面卖东西补充给我。一箱牛奶,一箱酸奶,一堆饮料,几包方便面,几盒蛋糕,从来都不觉得这些日常见惯的饮料食品这么珍贵,今天都变成了难得的稀罕物,我一样一样小心翼翼放进冰箱。以至于到了后来管控更加严厉,儿子不能再到大门口的几天里,眼不跳,心不慌。除了遥控视频看看“小老虎”,指导指导年轻的宝爸宝妈,我安心宅家,该吃吃该喝喝。

眼巴巴等着这场疫情风暴快点过去。

“民以食为天”,没啥也不能闹“饥荒”。当冰箱里的储存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数着少得可怜的几根菜,也数着眼看混不下去的日子,再也没有做饭的心情。下午四点多鼓起勇气去大门口撞撞运气。碰巧遇到一辆车上拉来蔬菜包,不用排队轻松买到一大包,有点喜出望外。后来听说是没有消杀手续的过路车,一会会就让值班人员撵走了,鱼目混珠,这背后的太多猫腻谁都说不清,管不了啦。拎回家倒出来,按别人提示凉在地板上,50元的菜份量很足。可遇不可求啊,庞大的小区买菜确实很难,这只是疫情下城市里的冰山一角。

过了两天,住在城西区的妹妹提前解封,她想尽办法给我送来一袋子洋芋。雪中送炭呐,一锅我心心念念的炕洋芋,堪比山珍海味,填平我馋了半年多的坑。才感觉吃了一顿四平八稳的饱肚子,多么难得,这是来自亲人间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患难见真情,大恩不言谢。

没有心情去照顾别人过得怎么样,也没有精力再去操心周围的风吹草动。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把日子过得这么狼狈不堪,这糟糕透顶的一个月,忍住万箭穿心的疼痛,无法呻吟。庆幸当初明智之举,如果不去月子中心,真想不出一家人的生活怎么去安排。我的宝贝就像黑暗里挂起的一盏明灯,一束阳光,一颗发到爷爷奶奶手上的定心丸。

11月15日晚上,小宝出生第26天,西宁静默第26天。城中区发布通告开始解除部分封控区。小区里除了被封的单元,都可以走出大门了,仿佛黑暗中透进来的一丝亮光,紧绷的神经轻松了许多。那一夜辗转反侧,又是一夜睡不着觉。爷爷奶奶最惦记着天亮赶紧去看看宝贝孙子。

时间过得好快,真切地听听宝宝均匀的呼吸声,闻闻他身上散发的奶香味,忍不住百感交集潸然泪下,感谢这次帮助过我们的每个人,生在这样特殊的疫情管控期,因为有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才有小宝安然无恙,只有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是我们家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虽然小区可以自由出入,但周围铺门紧闭。看看瘪下去的面袋子,再也不敢随便霍霍了,省着点吧。水电卡刷没了,纸巾仅剩最后一卷了,厨房里油盐酱醋都露底子了…这日子扛得心力交瘁,诚惶诚恐。等到可以跨区了,冒着风险开车从城中过城西,只为买到一袋新疆面。今天的困境与尴尬大概终身难忘。

一个月当中,很幸运排队抢到过两次蔬菜包,加上碰巧大门口物业发送的一次,每次都有两三个菜瓜,两三个平时我连看都不看的那种大茄子,一个茄子差不多能吃两三顿。素炒凉拌肉炒茄子,上顿下顿顿顿不离茄子,两次蔬菜包中有两把蒜苔,还有一次一把,一共五把。儿子去城西区超市采购,不知情又加了两个菜瓜三个半大不小茄子,平时最不挑食的我叫苦不迭。

这场疫情过后,菜瓜,茄子,蒜苔最好离我远点,都是三年都不想再碰的菜。

离月子中心签订的日期还剩三天时间。那天早上正在蒸馍馍的我突然收到儿子发来的短消息,同一栋楼上好像出现了阳性。没有犹豫的余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接他们回家,万一封在月子中心那就麻烦。

几经周折,小宝贝提前回家了。远离病毒将风险拒之门外,原来家才是最安全的港湾,东躲西藏的日子告一段落。宝宝满月的那天,儿子想办法从外面订来了蛋糕,我们的仪式虽然简简单单,但家里却溢满着从未有过的温馨气息。

有了孙子的参与,多了一份牵绊,奶奶原来有规律的生活完全被打乱,开启演练带娃模式,新的任务,奶奶也需要成长。

形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每天都有店铺陆陆续续开门营业。

宝宝安全度过了至关重要的40天,一直居高不下的黄疸,回家第三天退的干干净净。吊着线头的脐带直到35天才完成脱落,皆大欢喜,我的担忧一点点减下去。小宝睡醒啦,小宝饿啦,小宝已经咿咿呀呀咧着嘴巴笑啦,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是对生命最强大的宣誓!避开外面噪杂的声音,哄他睡觉觉,看他拉臭臭,围着小生命忙得不亦乐乎,那虎头虎脑的模样时不时逗得我心花怒放哈哈大笑,吵吵闹闹中时间过得好快。

我说:宝宝生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时候,一定有神灵的在庇佑,将来必成大器!

人间不寂寞,岁月且又长。

孩子是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的宝。

孙子是爷爷从今往后的精神依靠。

孙子是奶奶生命波澜壮阔的延伸。

宇宙很大,而我的天空只有一小块,常常的把一双儿女比成我生命中的太阳和月亮,一个外孙,一个孙子像两颗耀眼的小星星。太阳,月亮,星星,我的吉祥三宝,今生今世和你们相聚相亲相爱,开启幸福密码,共享盛世年华!

一声奶奶,我好像老了一大截,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思,老就老呗!

航航,寓意小家庭杨帆起航了,奶奶还是那个劈风斩浪的定海神针!

天亮了,阳光爬上窗户暖暖地照进我的小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

12月2日,西宁市社会面实现清零,四区解封,宣告这长达43天的静默结束。

12月5日,全城解封。久违了感觉,人头攒动正是人间烟火,万家灯火才是岁月静好,车水马龙就是国泰民安!

    作者:赵明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