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乡拾荒】老乡老同事你还好吧

 俗夫 2022-12-08 发布于浙江

       江南这大雪节气,老天阴沉沉,一副有气无力样子,寒夜显得格外静悄,室外气温也是冷冰冰,让人思绪一筹莫展。独自心如止水的发呆,脑子里的搜索引擎,漫无边际的在深处里搜寻,似乎有些人有些事忽隐忽现。
       因忙于事务,平时很少主动联系,久而久之习惯了,喜欢独自这样发呆,独自发呆有一定好处,可以静静思考问题。没有环境干扰的时候,思维会格外的活跃,不受约束的到处窜来窜去,寻找记忆中那值得回味之处。
       边锻炼边走神,地下室走来走去,各种花色的走法,已留下数万个脚印,脚步声催着岁月老去,走了不少腰身还粗。假如停下来老是坐着,那一定会大腹便便,幸好自己一直不喜欢干坐,也不喜欢凑热闹场面上应酬。
       当下这个现实世界,动不动发愁,口袋鼓鼓愁太薄,老公低头愁没出息,孩子高中愁难上清华,自己愁衣服没得换。静下心来思考却是难,着急心情日夜滚烫,一个人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然间手机屏幕开始闪着光。
       山盆女同学,晚上微信电话来了,小姑娘那个时候,为什么不理采男生,为人之妇了经常电话,幸亏老公是老熟悉。电话中提到了一个人,也是老乡同事向明,一位诚恳实在话不多的人,已经是好几年没有碰到过了。
       实实在在的好人,工作兢兢业业,二十多年前的事,市区合暑办公相聚,从老婺城区走到一起,按着个头默默上班。单位一下子增加同事,那时他是其中一位,性格不是属于活跃的那种,为人处世却是相当实实在在。

       如果没记错的话,义乌石宕老乡,碰到讲义乌方言,不需要太多客套话,带着义亭那边的口音,平时交流不算太多。当时督查室事无巨细,具体工作是他顶着,什么抄抄写写都出自他手,他们的直接领导一直较超脱。
       虽然同事加老乡,下班后联系少,义乌人单打独斗,一个个做事还可以,不像其他地方人抱团,遇事会群起而攻之。义乌人喜欢自己实干,扯来扯去的事很少,平时没什么事也不会碰头,甚至是没有搞过什么老乡群。
       开放包容的地方,在外打拚同样,不喜欢搞小圈子,不会相互包庇瞎搞,一个地方的区域民风,决定大多数的为人。个性都是刻在骨子里,后天想改也是很难,一路上走来我们是平行线,平常日子里交会点实在太少。
       一起相处好几年,后来升迁调离,与美娟丈夫共事,不在一个单位上班,吃食堂偶尔会见个面,记得地下室碰到过。那也是好几年前的事,岁月在催着人离去,美娟说向明妻子不幸走了,已经是发生在前几年的事了。
       女儿在天津工作,做上外公几年,本该当外婆的人,年纪轻轻没了福气,过去春节前慰问家属,单位聚餐还见过面。世事无常如此的难料,一不小心阴阳两隔,庆幸能够好好的活在当下,社会上争来争去完全没必要。
       今天通了个电话,互相寒喧几句,已改成兄弟相称,原来的短号打不通,打长号两次差点陌生,短号改成公安虚拟。希望老乡老同事向明,向着天亮后的光明,寒冬阴雨连绵那怕是暴雪,之后一定又是个艳阳高照日。

                俗夫 2022年12月7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