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广顺谈天地识人生:中医科学篇

 走进易经徐广顺 2022-12-08 发布于山东

徐广顺谈天地识人生:中医科学篇

 

  


中医药事业是否科学的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当然,中医药科学如否的问题,既不是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专家学者说了算,也更不是反对中医药事业的有识之士说了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某一些民间土单方中成药物的神奇疗效,人们有目共睹。这一现实,能否作为证明中医药事业科学的依据,这里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土单方与某一疾病的治疗关系成立。但是,施治的药师有时并不知道这一关系成立的深层次科学道理。针对同样一种疾病,同样的相同土单药方,很可能用在其他人员的身上,就会让你目瞪口呆失去疗效。这是所有中医大师们都不可避免的遇到过的尴尬。网上盛传的神医倪海厦先生,用五十九岁享年这一铁的事实,回答了这一问题的存在。究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并没有搞明白支撑《皇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阴阳五行。这才是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空的区块振动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即将到来的2023为癸区块与卯区块的振动,所以2023年我们俗称癸卯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癸区块与卯区块的振动,对有的人而言会锦上添花,而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可能就会雪上加霜。所以,网络间化解太岁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人类生命的生老病死无不与时空的区块振动有关,区块振动的本质,就是阴阳五行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由于这一时空区块振动现象所反映在人体生理上的变化现象实用于全人类,所以就为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药事业是科学的,但是必须从科学认知时空区块的振动现象开始。病从哪里来,就要从哪里去。即便是同一种疾病,由于病理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对疾病的施治手段,必须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希望中国的中医药事业早日走向正轨科学的发展道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