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称帝后的朱元璋与明朝开国第一元帅徐达关系为何发生巨大转变?

 静逸阅读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徐达生于元朝至顺三年(1332年),濠州钟离永丰乡人,出身农家,性情刚毅,自幼习武,遇事善用脑筋。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回乡募兵,年仅二十二岁的徐达欣然应召。从此一生跟随朱元璋,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徐达在朱元璋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屡立奇功,是淮西二十四将之首,明军的首个大元帅。明朝开国前,徐达任征虏大将军。明朝开国后,徐达担任右丞相,但是很短时间就退下来了。

为何开国后徐达再不被重用?这要从朱元璋对徐达态度的变化说起。

程万军在《大明帝局》一书中说,“在打天下阶段,朱元璋对包括徐达在内的兄弟们充分展示了带头大哥的最优秀品质——仗义。”

朱元璋起事较晚,他成气候时,已是群雄并起。加上朱元璋出身贫寒,一没文化,二没钱,想要在乱世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他对兄弟的信义。

元至正十四年,朱元璋感觉在濠州难成大事,带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位兄弟离开濠州。这二十四位濠州兄弟是朱元璋的全部本钱,为首者就是徐达。

《大明帝局》中说,朱元璋“与这些兄弟们同甘共苦,表现出了一个好大哥的优良品质。他慷慨大方,兄弟们缺什么他就送什么。而且他平易近人,与兄弟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些兄弟跟他也不用讲究什么名分,只不过以他为首而已。”

朱元璋尤其对徐达关怀备至,待如亲弟。许达严于律己,不贪女色,所以婚配较晚。朱元璋亲自选了一位美女谢翠娥许配给许达。后来朱元璋又把徐达的长女钦点嫁给了自己的四子朱棣,与他结成了儿女亲家。

朱元璋还以身作则,向兄弟们显示如何对待自己的大哥。当时郭子兴因与诸将领不和,被绑架困在濠州。朱元璋挺身而出,要去解救,兄弟们力劝他不要自投罗网,朱元璋说,郭公有大恩于我,他今有难,我若不去搭救,还能算个人吗?最终他平息了派系斗争,救出郭子兴,在兄弟们面前树立了榜样。

徐达同样为朱元璋出生入死,肝胆相照。朱元璋攻打和州后,孙德崖前来投靠。郭子兴听说后,赶来反对。孙德崖担忧自身安危,想要离去。朱元璋挽留不住,只好出城为其部队送行。这时郭子兴在城中与孙德崖打了起来,把孙德崖捉住,扣在城里。孙德崖部下以为这是朱元璋的阴谋,便将他绑下,并扬言要杀掉朱元璋为其主帅报仇。徐达毅然请求代替朱元璋作为人质,以平息事端。危机平息后,徐达的舍身相救深得朱元璋的称赞,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

大明开国后,二十四兄弟中三人封公,二十一人封侯。其中徐达地位最高,封魏国公、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太子少傅。

成为洪武大帝后的朱元璋,不久便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屠杀开国功臣,他不再是那个情深意重的好大哥。作为朱元璋的第一战友,徐达也明显感觉到了大哥的变化,行事极为小心。

称帝后的朱元璋经常召见徐达,设宴欢饮,徐达总是谦虚谨慎,小心应对,不越君臣之尊卑秩序。

朱元璋有一次试探徐达,要将自己住过的房子送给徐达,徐达坚辞不受。因为徐达知道,朱元璋所说的房子,是他称吴王时的吴王府。朱元璋从这里开始走上成为天子的道路,徐达怎敢接受这所房子呢?

一次朱元璋特意把好酒量的徐达灌醉,趁徐达睡倒时,把自己的被子盖在他身上。徐达醒来后大惊失色,“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朱元璋看到徐达的表现后非常高兴,“表其坊曰'大功’”。

徐达是个围棋高手,朱元璋与徐达下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徐达突然不再落子。朱元璋问“将军为何迟疑不前?”徐达跪倒在地,答曰:“请皇上细看全局。”原来棋盘上的黑子已被摆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为高兴,将他们下棋的楼命名为“胜棋楼”,将此楼与莫愁湖花园一并赐予徐达。

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对诸多功臣怀有强烈的戒心。朱元璋的接班人——太子朱标生性柔弱,朱元璋担心朱标将来镇不住这些叔叔伯伯,自从坐上皇位,便暗下杀心,要清理门户。

徐达谨小慎微,在朱元璋面前,他已到了“恭谨如不能言”的地步,使朱元璋找不到他的毛病。

朱元璋曾评价徐达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徐达战无不胜,不骄不躁,不好色,不贪财,光明磊落。

胡惟庸曾经想与徐达拉拢关系,结为友好,但徐达看不起胡惟庸的品行作为,没有理会他。

《明史》记载,胡惟庸“欲结好于达”,徐达不加理睬,胡惟庸便“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买通徐达家人福寿,刺探徐达的生活起居,想投毒杀他。结果福寿向徐达告发了胡惟庸。徐达非常气愤,向朱元璋状告胡惟庸。朱元璋听了没有反应,胡惟庸也未遭处罚。这说明胡惟庸背后有朱元璋的支持,否则他也不敢对开国第一元帅下手。

民间还有“赐蒸鹅”的传说。相传徐达生了毒疮,忌食发物,而朱元璋偏偏赐蒸鹅给徐达吃,徐达含泪吃下,结果毒发而死。这个传说不一定真实,但也反映了百姓对朱元璋滥杀无辜的反感和对徐达的同情。

《明史》记载“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可见徐达死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洪武十七年徐达患患背疽,朱元璋听说后,特意把当时在驻守北平的他召回南方养病,但背疽这种病在古代是非常可怕难治好的,徐达第二年病情加重,因此去世。

朱元璋在得到徐达的死讯之后,“辍朝”、“悲恸不已”。也许在朱元璋的心中,对徐达的猜忌是真实的,对徐达的感情也是真实的,徐达去世,朱元璋的悲痛也是真实的。朱元璋下令在徐达墓树立了高达8.95米的“御制中山王神道碑”,记录徐达生前的功劳。

也许只有徐达的死亡,才是这对君臣关系的完美结局。

《大明帝局》通过明朝开国后徐达的命运说明朱元璋为了巩固其子孙后代的统治,如何将开国功臣们一个个扫除殆尽,并且最终把丞相这一职位废除。

《大明帝局》讲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通过对整个朝廷的布局,实现了给大明官场立规矩的目的。明朝“君尊臣卑”的政治格局,奇异士大夫之形成,以及近代中国士人之不堪,都与大明二祖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解开“奇异的明朝士大夫”成因的谜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