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往熟悉的,可能是个「假哪吒」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哪吒,

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子。

从肉球出生,

迅速长成一个十来岁的儿童模样。

图源:哪吒之魔童降世

闹过东海,

杀过龙王三太子,

然后被迫自杀。

师父太乙真人

用莲花做身体将他救活,

又给了他众多法宝。

最后他做了姜子牙的先行官,

为武王伐纣事业立了大功。

图源: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

主要来自《封神演义》。

但是,你真的了解哪吒吗?

01

哪吒他爹到底是谁?

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哪吒是李靖的小儿子。那么,陈塘关的这个李靖,和唐朝开国大将李靖同名同姓,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如果是,唐朝的李靖怎么跑到商朝去了呢?

这实在是民间传说酿成的一系列误会。

摄影/朱子浩

在明朝小说《西游记》里,哪吒出场时战袍、腰带、护甲、战靴一个不落。而同时代的《南游记》写哪吒,也是“戴红花紫金圈,身披八宝绣盔甲,脚穿绿线皂皮靴”的战将打扮。然而这身装备不知何时被换成了肚兜加超短裙的清凉组合,以致后人在看到下图展示的那些“硬朗”的哪吒时,竟然陌生起来。

哪吒是从佛教里来的,

佛经记载,

他是毗沙门天王之子。

然而中国本土的道教

教义里并没有“天王”。

供图/柳叶氘

世人熟知的四大天王,

原本是佛教中负责镇守四方的护法神

其中守卫北方的叫毗沙门天王,

他家老三,名唤“哪吒”。

这位三太子平时捧着宝塔,

跟在天王左右值班。

这便是托塔天王和哪吒最早的来历。

在唐代,中国民间对毗沙门天王的信仰颇为兴盛。“毗沙门”是梵语的音译,但老百姓不知道,还以为天上真有一扇门叫“毗沙”——毗沙门天王可不就是镇守“毗沙”门的天王么。大伙儿一合计,既然北方有门,东西南三面自然也有门,你们四个天王,就看四个门去吧。于是乎,堂堂四大护法神被彻底搞成了门卫!元末明初的《西游记》杂剧有一段写道:“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擎镇北方。四海尽知名与姓,毗沙门下李天王。”瞧,这里已经明确地把“毗沙门天王”放在“毗沙门”的门下了。

在佛经里,四大天王当然也是有名字的: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多闻便是毗沙门的意译。可能有人会问:按刚才的说法,托塔李天王的原型就是毗沙门天王,但《西游记》里另有个看北门的多闻天王,他和李天王显然不是一个人。那么天宫里岂不是有五个天王了?

其实,《西游记》里的天宫,既不是佛教的“天”,也不是道教的“天”,而是民间自编自创的一套体系。这里面加入了一些俗神以及老百姓的想象,比如把王母娘娘配给玉皇大帝当老婆,就属民间发明。

再来说李靖。李靖是唐朝开国元老,功勋彪炳,受人崇拜,香火旺得很,不是神,却享受了神的待遇。百姓很喜欢李靖,就不断往他身上编故事。一个有名的故事叫“李靖代龙行雨”,说他到某地借宿,恰巧龙王要在那儿下雨,正缺人手,就请他补个缺。李靖自作主张,多下了二十滴,结果平地水深猛增二十丈。

哪吒的“一家”

这个故事本来讲讲就完了,谁知佛经中西方广目天王恰恰是龙王的顶头上司,名曰“毗留博叉”。毗留博叉是管行雨的,李靖也管行雨,人们就想当然的把李靖编排到这位毗留博叉身上去了。奈何毗留博叉实在不如毗沙门有名,两个天王又都“姓毗”,老百姓分不清,只觉得这四个字的毗氏说起来太绕嘴,得了,就算你李靖是那个托宝塔的毗沙门天王吧!

终于,毗沙门天王与李靖完成了合体,成为托塔李天王。

但这个笑话还没完。托塔李天王与公众见面后,不知怎的,毗沙门天王的别名——“多闻天王”又被人惦记上了。在不大懂佛典的老百姓心里,毗沙门天王与多闻天王自然是两个人。于是在大家的编排下,李靖身着毗沙门天王的装备,走马上任,不仅成功谋得了毗沙门的实际名分,还把其部下也一并篡夺过来。所以我们看到,李天王出征花果山时,有“药叉将催兵、鱼肚将掠后”。“药叉”即夜叉,“鱼肚”即伊荼,原本皆是佛教中毗沙门天王的跟班。

图源: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一边,托塔李天王雄姿英发;那一边,曾经的毗沙门天王却成了光杆司令。只能顶着“多闻天王”的名号,穿一身门卫服,二十四小时盯在“毗沙”门口。名分没了,部下没了,名字里这个“门”字,反倒交我看护着了。

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憋屈的事么?

还真有!

如此一来,哪吒就有了两个老爸,

到底跟哪个?

当然谁势力大就跟谁。

这不,跑去跟了李靖。

需要说明的是,哪吒在进李家门之前,原本不是孩童模样。唐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记载,他长着一对“恶眼”,时常“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看到和尚不守戒律,还会用金刚棍敲打训斥。如此火爆的脾气,同后来抓髻小儿的角色设定,真是判然有别。至于唐代人李靖为什么会出现在商代?这就要归功于《封神演义》无奈的设定——此书要让李靖父子参与伐纣大业,只能让他们穿越到两千年前去了。

02

纣王的儿子也叫哪吒?

据说哪吒出生前,在母亲殷夫人肚子里待了三年六个月,好不容易生下来,竟然是个肉球。众人惊疑不止,有的干脆要把它扔到野外去,幸亏爹爹李靖挥剑一剖,这才有了小哪吒的问世。

其实,《封神演义》的这个故事也许应该属于太岁神殷郊

哪吒闹海

绘画/吕不问

在元代的封神故事《武王伐纣平话》里,还没有哪吒这个角色。

伐纣的先行官是殷交,也就是后来的殷郊。殷交被其父纣王迫害,逃出王宫,躲过追兵,在庙里遇到了浪子神。浪子神授予他百斤大斧和一身神力,命他破纣时做先行官。后来武王起兵,殷交来奔,一路上以先锋的身份过关斩将,最后用大斧砍掉了纣王的头。

在早期的封神故事里,殷交的地位非常高,堪称“西岐第一战将”。然而也许是出于遵循“孝道”之故,不能让儿子反老子,后来《封神演义》在写到殷郊时,便刻意将之处理成了反面角色,给西岐制造了诸多麻烦。而伐纣先行官的身份,也转移到哪吒的身上。在书中还屡屡提及,如第十三回,哪吒说:“师父说我后来做先行官,破成汤天下。”从死而复生的那一刻起,哪吒就注定了先行官的宿命。这个身份,分明是从殷郊那里生生夺过来的!

不但身份重叠,就连故事都是重叠的。我们来看看在明代人写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殷郊是如何诞生的:

帅者,纣王之子也。母皇后姜氏,一日,后游宫园,见地巨人足迹。后以足践之而孕,降生帅也。肉球包裹,其时生下,被王宠爱妃名妲己冒奏王曰:'正宫产怪。’王命弃之狭巷,牛马见而不敢践其体。王又命投之于郊,乌鸦蔽日,白鹿供乳。适金鼎化身申真人经过,但见祥云霭霭,紫气腾腾,毫光四起,真人近而视之,乃一肉球,曰:'此仙胎也。’将剑剖球,得一婴儿,即抱归水帘洞,求乳母贺仙姑哺而育之,法名金叮呶,正名金哪吒,又缘其弃郊之故,而乳名殷郊。

肉球出身的桥段,与《封神演义》里的哪吒何其相似!而且,殷郊居然“正名金哪吒”,道教经书里说他是“孩儿面”,他与哪吒的关系岂是“非同寻常”可以概括?分明是不可分割、不分彼此啊。而反观佛教原典,哪吒故事却并没有诸如此类的情节。换句话说,以上种种都是从殷郊那里抄来的。

03

连风火轮都是借的?

元代道教雷法中重要的神仙华光马元帅,也同样诞自一枚诡异的肉球。陈宏先生在《封神演义之殷郊形象渊源考》中,梳理了雷法典籍《灵官陈马朱三帅考召大法》对法师“存思”(即想象)的要求:道士需想象体内二气交合,先化为宝珠,次发雷击破宝珠,珠内有一婴儿,逐渐长大,化作“丹元君,顶上清冠,绛衣朱履,长裙玉珮”,乘红白二气上转泥丸,复堕地化为枯木,再运心火烧木成灰,“灰内见一肉团,兆以剑诀剖开,见一婴儿跌坐金盘之内,双手捧一燎字”,这就是马元帅幼年的相貌。而作为著名火神,有些南方民间小庙甚至将马元帅和火德真君混为一谈。

图源:哪吒之魔童降世

回过头来考察哪吒在《封神演义》里的法宝:火尖枪、风火轮、九龙神火罩……可能有人会疑惑,哪吒生在海边,后来又现出莲花化身,原本和“水”有莫大的关系,为何拿的都是一些“火”器?

要说哪吒最经典的形象,莫过于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封神演义》里叫风火轮,《西游记》里叫“火轮儿”)。然而这两件决定了他战力指数的宝贝,却都是从华光马元帅手里“借”来的。

图源:哪吒之魔童降世

“火轮儿”在《西游记》里只是拿在手里的家伙什儿,而到了《封神演义》,就变成了用脚踩,很像今天的轮滑、平衡车或者暴走鞋。这个轮子状的东西,历来就是道教水陆画里华光马元帅的标配。有时画两个轮子,有时画一个,也就是郭德纲相声《大保镖》里所说的“独轮王八拱”。马元帅踩着它畅通无阻,简直像从吴桥杂技团跑出来的。

踩轮子的马元帅,在元末明初的杂剧《西游记》里就已出现——“火丹袖五百,火轮踏一双。火葫芦紧缚师旷,使离娄拖定金枪”。瞧,他的兵器可不止有火轮儿,还有金枪,也就是哪吒所谓的火尖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在为马元帅作传时,也一定要提到他的“风轮火轮”。而以他为主角的《南游记》,则更是讲明了这风火二轮的来历——华光降服了风火二判官所得。因此,无论怎么说,火轮儿和火尖枪的主人,都是华光马元帅,而不是哪吒三太子。

哪吒兵器图解

绘图/肆壹叁

《封神演义》有一处耐人寻味的细节。伐西岐的张桂芳,善于呼名落马。见人骑马,只需叫喊“某某还不下马,更待何时”,对方便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但哪吒不怕,因为他是莲花化身,没有魂魄。张桂芳不知实情,他冲哪吒叫嚷,原话是:“哪吒还不下车,更待何时!”后来的版本都改成“下轮”了。其实“下车”这个细节,正反映了当时的作者和读者都认同哪吒踩的风火轮,其实就相当于火神或雷神脚下的“火车”。

国人对哪吒形象的塑造,吸取了无数种文化元素,完成了一个从佛教到道教或民间信仰的变化过程。一开始,他只是毗沙门天王的护法,但他桀骜不驯,在肃穆端庄的万神殿中,是一个异数。这样的性格,其实很受中国老百姓喜爱,因为在他们被忠孝之道约束的潜意识里,总有一种试图突破和反叛的因素。哪吒是这样,孙悟空也是这样。所以在一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把与之相似的文化符号,从别的神祇那里夺过来,加诸于哪吒的身上,使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大,最终成了明清时期的文学里,仅次于孙悟空的神话英雄。

……  END  ……

本文选自中华遗产

2017年04期

撰文/李天飞 

微信编辑/w.h.y.

扫码解锁更多“诗经里的植物”↓

有历史、有文化、有趣味,很想要你关注我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