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长沙晚报2022-12-03 刘向阳 周五傍晚,我和几个朋友在外面吃饭,相谈甚欢。一个陌生电话突然打进来,固执地响着,我按了免提键。 “刘先生吗?您的包裹到了,请查收。” “请放保安室吧。” “到付十八元,您看……” “那你周一再来咯。” “好的,周一给您送来。” 挂断电话,我暗自叹息,快递小哥起早贪黑,一天到晚在路上,真不容易啊。 周一上班,那个电话一直没响,快下班了,我忍不住回拨过去,在一阵忙乱杂音过后,才听到对方说话。“您哪里?”“师傅,我的包裹呢?”我报上名字。他立即发出一串笑声:“我大清早就来了,保安不让进,就送别处了,一直忙到现在……呵呵,您中午在吗?”“在,你中午来吧。” 我在食堂吃罢中餐,然后到值班室休息,刚合上眼,迷迷糊糊睡着了,突然被手机铃声吵醒。我走出大门,看见一个瘦小身影站在火辣辣的阳光下。他双手奉上包裹,我扫码签收付款。许是出汗过多,他一双细眼睛眯成了缝,黝黑的脸庞布满了汗印,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道谢之后,他开着车上路了,车壳贴着“全速快递王”的广告语,再看手机上的信息,落款为“王一剑”。 我继续躺下休息,却全无困意。这位快递小王,我有印象,感觉在哪里见过。仔细回忆,就想起来了,他在南正街出过“车祸”。 二个月前,作为交警的我,在南正街十字路口执勤,不远处传来了一阵争吵声。我迅速跑过去,经初步了解,原来是一台白色小车被一辆快递车追尾,白色小车车主是个黄头发女司机,正在大声指责快递员,也就是小王。 小王年约三十岁,瘦高个,四肢修长。他不停地道歉,说手头有特快急件,要抢时间送达,开车有点快……黄头发女子不依不饶,强调小车是进口车,价格昂贵,撞坏了国内不能维修云云。他吓坏了,苦着脸不知如何是好。 我查看了小车车尾,仅有芝麻大小灰印,损失极少。此时,围观者越来越多,被堵车辆一个劲地按喇叭。我首先批评小王:“咱们不管做什么,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请记住,安全就是财富。”然后对黄头发女子说:“你的车损失不大,原谅他这回算了。”小王点头哈腰跟进,不停地说“对不起”,黄头发女子瞥他一眼,脸色渐趋缓和,不太情愿地坐进了驾驶室。交通很快畅通了,街面井然有序。 “房子才交首付,对象也没处,我还得全速前进呢。谢谢你。”小王边说边上车,抬臂向我敬礼,我叮嘱他“开慢点”,也不知是否听进去,就消失在远方。 疫情几度侵扰,平静的生活时常被打乱。近日,从外地输入一确诊病例到本市,全市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召开后,我立即采购了一批口罩、手套、防护服。次日到货,下午上班,快递电话来了:“是刘先生吗?包裹送达门卫室了,请查收。”我说:“好的,谢谢。”来得太及时了!今晚六时起,单位派出几支小分队,分赴几处值守,防疫物资必须提前发放到位。 我兴冲冲地跑进保安室,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我订的货。又问保安,刚才是否有人送快递,保安摇了摇头。我马上拨电话过去:“喂,师傅,包裹放在哪里?” “保安室啊。” “没有啊。” “交警队、刘先生,对啊……” “你再看一下地址,是不是送错了?” “哎呀,我送高速交警队了,搞混了,对不起,忙起来就出错……” “麻烦你马上弄过来,耽误不得!” 我真服他了,暗地祈祷他能及时送过来。晚六时前,他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单位门口,还是那个黑瘦颀长的小王,总算没误事。 转眼到了腊月,天寒地冻,人们窝在家里取暖。这天清早,路面结了一层薄冰,街面行人稀少。我经过北门广场时,看见右侧路边停了一辆车,车顶上站着一个男子。靠边停车后,才发现路边有电杆歪斜,一根光缆线垂落地面,影响车辆行人通行,存在安全隐患。我立马打了抢修电话。 他直立车顶,双手托举光缆线,三轮车把上挂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烧饼和豆浆。抬眼望,他正是小王,标杆一样挺立在寒风中。 |
|